APP下载

语文课堂新技巧

2014-09-02高红霞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关注学生理念

高红霞

摘 要:以前的教材有“说话”课,新课改后没有了。“说话”真不应该成为独立的课,因为没有理解就不会说话,没有说话就不能理解,语言和思维是密切相关,水乳交融的。在名师的眼里,语文课就是交流课,交流课就是说话课。“上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关键词:理念;关注学生;新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15-01

最近听了几次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教授的做课和讲座,从理念到教法上都经受了一番洗礼。做了二十多年小学语文教师,现在才茅塞顿开,原来语文课应该这么上。下面把自己的感受做一简单整理,与大家交流。

一、理念的引领

1、语文课不仅仅是书本语言,不是一篇课文的学习,而是一个大语文,是语文知识的积累、生活阅历的积累、课外阅读的积累和交流的积累之综合。

语文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语文教学不可能只是上好语文课本就能完成的,而要建立在广泛的阅读、充分的交流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很多老师只是就课文教课文,生字、新词、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一切都按部就班,摘果子一样。虽然引导学生摘果子比老师把果子摘下来放在学生的口袋里前进了一大步,但与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还是相差甚远。只有把每一堂课都放在大语文环境中,才可以奢谈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这是语文教学的宏旨所在,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2、老师的讲解是帮助,不是越俎代庖

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或与材料有出入,老师说:“你说的很好,但有些内容还没看出来,我来帮助你一下行吗?”在说课时她说:“学生的回答只要是他自己的合理的认识和感悟就都是正确的。如果不完整或与材料有出入,老师就要帮助他理解得更恰当、更完整、更充分。如果帮助了还不能完整的理解,你也不能把你的理解强加给他要他记下来。越俎代庖啥作用都没有,反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反作用。”她把引导讲解叫“帮助”,把让学生回答问题叫“交流”,从情感上消除了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距离,也就更容易选择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法和语言,也更能增强学生交流的信心和确保交流的质量。

3、任何一篇课文的学习不是内容的传授,固定的思维、程式化的学习就把学生教“死”了

名师的授课像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他们事先都会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但上课一般不按这些文本内容亦步亦趋。他们的教学过程随时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他们反对单纯的内容传授、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程式化的学习。语文课堂要活而不乱,不能按部就班、一板一眼。

4、教材不是让我们来“教”的正确的做法是“用”教材

“教”教材是只把教材上的内容交给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而“用”教材旨在训练学生、提升学生、发展学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用每篇教材完成这么几件事:(1)帮助学生自己掌握语文知识。(2)培养学生语文能力。(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4)教给学生可用的方法。(5)培养学生相应的习惯。(6)陶冶学生情感。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例子就要起到例子的作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语文教学的成果主要在无形的成就人的那部分,而不仅仅是几个字会写,几个词会解释或者课后的问题能答出。在这里,“教”教材和“用”教材是有本质区别的。

5、关注学生,课前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一遍

对于这一点没必要多说,但要注意的是这看是带着微笑的,不是板着冷冰冰的脸。之所以把这一条作为感触写出来,是因为它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然而它的威力却是巨大的。好老师是一个好演员,好老师亲切、风趣、幽默的势态语言可以牢牢吸引住每一个学生,好老师会用极其丰富与温馨的表情时时关注每一个学生。“老师很重视我”是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动力。

6、尽可能把课堂变成一个故事环境,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有意思

有经验的老师会利用课前谈话,鼓动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比如让学生介绍自己,老师鼓励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自由添加介绍的项目,使说的话越来越具体、越丰富,在学生都兴高采烈的时候,老师说:“这就是说话,把你们说的记在纸上就是作文了。语文就是学会说话和写话,不难吧?”学生一下子觉得语文还真有意思。让学生体会成功,只要是合理的想法就予以肯定,给予鼓励,学生也会觉得学习语文有意思。尽可能把课堂变成一个故事环境,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学生更会觉得学习语文有意思。

二、方法的启示

1、字的认读、词的理解要在读中进行

生字虽然在第一学段中要单独提出来教,但仍然要在读中巩固,在读中识记。第二、第三学段就不用单独教了,在读中解决就行,不能下大力气去教。中文是表意文字,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正确理解和识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多数教师是按照先教生字、再教词语、然后学习段落这样的程序教语文的,把字的认读、词的理解和阅读割裂开来,读课文就只读课文,学字、词就只学字、词,常常是事倍功半。

2、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训练要落在词语上。词语带给我们什么感受,就可以做出什么理解

3、语言和思维是密切相关的,语文课要让学生有话说、爱说话和会说话。不要把说话只看成是说话

以前的教材有“说话”课,新课改后没有了。“说话”真不应该成为独立的课,因为没有理解就不会说话,没有说话就不能理解,语言和思维是密切相关,水乳交融的。在名师的眼里,语文课就是交流课,交流课就是说话课。“上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看到一个现象可以有很多想法,只要合理就是对的。咱们就这样上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好吗?”看吧,名师就是这样上课的。

当然语文课可以怎么上,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命题。上述感悟,是我教学中所忽视的,因此感到颇为珍贵,辑录出来,与大家分享。

猜你喜欢

关注学生理念
凸显理念,学也张扬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提高西藏农牧区乡镇小学汉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关注学生生活学习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