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一体二维三性

2014-09-02崔余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偏颇工具性本体

摘 要 语文可以理解为“一体二维三性”,语文的本体即语言,它有两个意义指向,有民族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三个属性。从语文课程的角度讲,语文具有民族性和工具性的特性,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在,但是对应于语文教育,人文性却不能不提,这是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语文要树立以本色语文为基础,以诗意语文为追求和以素养提高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观,反对绝对化的人文性或工具性偏颇。

关键词 语文语言民族性工具性人文性

“语文是什么”是一直以来困扰很多人的大难题,叶圣陶先生虽确立了语文的本体是语言,但是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偏误,语文的性质之争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语文”概念和性质的厘清与重申显得非常必要。

一、从语文教育教学的两种偏颇谈起

当今的语文教育和教学有两种偏颇,一是明确了语文的本体是语言,但是对语言的崇尚到达迷失于语言文字训练中不可自拔的地步,另一种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潮流,高举人文大旗,无视语言本体的存在或者置语言本体于不顾,自顾自地表演或者带着学生唱戏。

1.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偏颇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在《课程知识论》序言中强调:“技术理性对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宰制是极具破坏性的。”“技术理性强化了课程与教学的工具价值,漠视其内在价值。”[1]这种“工具性”偏颇倾向的产生,本质上是因为对语文实质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陷入了这样一种叙事模式:自叶圣陶就确定了语文是语言,所以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以语文的方式上出“语文味”,这种语文味突出表现在对文本的崇尚,尤其是对语文知识的迷恋。这种叙事模式导致了语文教学重视对文本的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训练,重视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能力的养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之标准化考试的助推,语文就不自觉地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这种偏向的课堂是人文性失落的课堂,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马拉松式的识字教学,‘只见教材不见人的阅读教学和‘画地为牢、重抑轻扬的作文教学”[2]。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极力反对这种见文不见人的课堂,她认为这样的课堂“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进行肢解,枝枝节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闪光的启迪智慧的思想不见了,吸引人、凝聚人、感人肺腑的情感被肢解得无踪影了,留下的只是鸡零狗碎的符号”[3]。

2.语文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偏颇

“人文性”偏颇倾向则是对语文本体的悖离,把“人”提到了前所未有高度,认为语文工具论是学生精神发展的桎梏,这种对工具性的消解是语文本身的裂变和异化。所以语文课堂中有不少解放手脚甩开书本的所谓体现新课程的人文课,或架空分析,或思想教育,或游戏表演。笔者就观摩过一个讲课大赛,讲课篇目是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师大谈爱国主义,播放爱国歌曲《五星红旗》,放映反映中国自信力提升的图片,最后让学生振臂大声呼喊“中国人具有自信力”三遍,课下不少人疾呼:“这是语文课吗?”这俨然是传递中国正能量的思想教育课,在这种华丽的包装下是语文本体的失落。

二、语文:一体二维三性

语文教学的偏颇在根本上是对“语文”本质理解的不到位。笔者对“语文”的理解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体二维三性”。

1.语文的一个本体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工作,将“国语”和“国文”统称为“语文”,自此“语文”作为课程教材名称确立。那么什么叫语文?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4]由此可见语文的本体即语言。徐林祥教授肯定了这一观点,在多篇论文中强调“语文就是语言”[5],并论证了这里的“语文”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的意思。实际上,当今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偏颇或多或少地将语文窄化理解为语言文字或文章,而人文性偏颇则更多地将语文泛化理解为语言文学和文化,其操作失误缘于对语文的语言本体认识上的不足。

2.语文的两个维度

语文本体(语言)有两个意义指向,一是索绪尔所谓的整体语言和个体语言,前者是被动和集体固有的社会符码,其本质是“概念和符号的联想结合”[6],即所谓的狭义的语言,主要是一些语法规则;而后者是主动和个体的“依照个体观点的整体语言符码的个体运用”[6],即所谓的言语。另一个指向是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以一定的形式传达一定的信息,如特定的思想和文化内容。第一个指向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读写训练,还要重视听说发表,第二个指向要求语文教学双管齐下,文道合一。

3.语文的三个属性

关于语文的性质之争由来已久,历史上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受到了不少论者的质疑,因为没有揭示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实际上,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的属性,除此之外还有民族性,因为语文本体中的语言主要是指中华民族通用语,但是这三个属性并不在一个层面上,语文性质之争主要是集中在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的争论上。确定一个事物的本质关键在于揭示出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所以语文课程性质应该在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中来探讨。语文和政治、历史、数学同属于课程,但是之所以不同于政治、历史和数学,是因为语文是学习数学等学科的工具,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更侧重于对语言形式的把握。语文和英语、法语等都是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课程,英语和法语可看作“外国语文”,而且这些课程的学习也侧重于形式,但语文又不同于外国的英语和法语等课程,因为语文是中国的语文,它是学习中华民族通用语的一门课程,具有民族性,有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有特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所以笔者认为,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其根本特性在于民族性(本土性)和工具性(形式性),前者是中华民族赋予语文学科的独特个性,而后者则是语文学科内在的规定性。那么如何理解语文的人文性呢?数学、政治和历史等学科同样具有人文性,所以这个属性不能将语文和其他课程区别开来,不能作为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用屠锦红的话说:“人文性是工具性进行中的‘副产品。”“人文性不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育的‘独生子。”[7]

另外,“人文性”也不应该作为“工具性”的对等概念出现,因为“人文”对应的概念是“科学”,这里的人文性笔者倾向于理解为“思想性”和“诗性”。

从语文课程的角度讲,语文具有民族性和工具性的特性,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在,但是对应于语文教育,人文性却不能不提。语文课程是母语学习的课程,汉语言文字有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内蕴,中国传统文化有人文教育的传统,这要求语文教育应该提升学生的文化力、思维力和审美力,培养学生学习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但是“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8],“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文化心理特征……符号因意义而存在……”[9],所以语文教育不应该囿于形式训练而置思想文化内容于不顾,也不应该局限于对语言工具的掌握而无法自拔。总之,语文课程虽然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但是它具有人文教育的优势,语文教育要求语文课程负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人文教育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是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而不是语文学科的“本分”,所以反对给语文学科和课程以沉重的人文负荷,反对脱离语文本体的纯人文教学,但是提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人文教育。

endprint

同样,语文教育也具有民族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徐林祥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教育,其特殊性就在于语文教育要遵循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规律,此外语文教育还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民族性”将中国语文教育与外国语文教育区分开来,“工具性”将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区分开来,而“人文性”则是语文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共同属性。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人文性则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共同价值追求,语文教育首先应完成语文学科基本的教学任务,即以语言为本体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思想和涵育情感,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全面发展,此为处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度和层次所在,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以下两个困惑:

1997年《北京文学》发起语文教学大讨论将叶圣陶作为“纯工具论者”来批判,叶圣陶和张志公先生真的是“纯工具论者”吗?

笔者认为叶圣陶和张志公先生将语文本体确定为语言,同时突出语文的工具特性让语文学科有根有底,他们实际上确立了语文学科和课程的本质属性,同时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最基本的学科要求,但是并未否认语文的人文性。叶圣陶在《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的认识》里说:“就学习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10]另外,叶圣陶极力主张为人生的教育,可见他并非否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为何于漪、魏书生等语文教育家均将“育人”放在首位?

于漪强调“教文育人”,魏书生回忆自己的教改之路,最满意的是将“育人”放在首位,这些语文教育观并非无视语文学科的工具特性而走入人文性的偏颇,而是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对语文学科提出的价值要求,正如于漪所说:“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拓展、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11]从他们的语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于漪在品读文本语言的基础上注重情感熏陶,而魏书生在语文自学训练中渗透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三、基于“语文”理解的教育教学观

要规避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偏颇,必须正确理解语文的内涵和性质,把握好语文的“一体二维三性”,同时树立新的语文教育教学观。

1.以本色语文为基础

语文的本体是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所以本色语文就是回归语文本体的语文,是姓“语”的语文。这要求语文教育和教学以语言为本体,既注重语言规律的把握,又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既探究语言的形式,又关照语言的内容,要求语文教育和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教育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和要求,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

2.以诗意语文为追求

语文以语言为本体,可是语言不是枯燥无味的的符号,它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思想内涵,所以语文课应该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应该是富有民族风味的。不少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上的是本色语文,可是学生为何没有兴趣去听呢?因为课堂太沉闷,陷入语言文字符号的纠扯中无法自拔,而学生的心理被忽略。语文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恰当调控语文课堂的节奏,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诗意”,即思想性、人文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语文教育要以诗意语文为追求。

3.以素养提高为目标

本色语文也好,诗意语文也好,最终要为提高学生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服务。这里的“素养”含义很丰富,既包括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层面,也包括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层面。1912年《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其智德。”黎锦熙也阐释了国语要旨包括语文方面的理解发表和语意方面的扩充智识、启发想象和涵养德性,这些都很好地规定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

四、结语

语文可以理解为“一体二维三性”,语文的本体为语言,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其根本性质在于民族性和工具性,所以要上出本色语文;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教育的优势,语文教育有着更高的人文价值追求,所以要上出诗意语文;语文教学反对绝对化的人文性或工具性偏颇,其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

参考文献

[1] 李召存.课程知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黄晓赟.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的失落与回归.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9][11] 于漪.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8][10] 叶圣陶.语文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7.

[5] 徐林祥.语言·语文·语文教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6] 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7] 屠锦红.也谈“人文性”.语文教学之友,2004(1).

[作者:崔余辉(1991-),女,湖北宜昌人,扬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生。]

【责任编辑王颖】

endprint

猜你喜欢

偏颇工具性本体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
对年薪制的内涵理解不可偏颇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