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招”改革背景下的中职色彩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4-09-02王玉银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色彩教学实践探索改革

王玉银

【摘 要】江苏省“单招”色彩专业测试从2010年开始进行改革,在传统默写的大框架内做了改变,风格由传统的写实色彩变为更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的创意色彩。紧随其后,中职色彩开始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改革,既重视自身的意识转变,也强调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既确立了教学目标,也制定了具体的训练步骤。边教学边改革,边改革边反思,边反思边教学,探索中职色彩新课堂。

【关键词】“单招”改革 色彩教学 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全省“单招”色彩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桥中专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在主干课程——色彩的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实施过程中,既重视自身的意识转变,也强调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既确立总的教学目标,又围绕精选的知识点制定具体的训练步骤。边教学边改革,边改革边反思,边反思边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中职色彩新课堂。

一、构建色彩学科新认知的主要途径——博采众长,凝聚智慧

(一)途径一:向大师经典学习

凡·高、毕加索、马蒂斯、布拉克等西方现代大师作品的精髓为创意色彩的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艺术作品风格典雅,意蕴悠长,国画、景泰蓝、脸谱、漆器、刺绣……都是色彩作品创作时的灵感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首先应该对这些作品深入研究,引导学生将其审美核心因素融于绘画中。

(二)途径二:向其他学校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学校的色彩学科教学也会形成一些成功经验和优秀作品,在改革过程中多与其他学校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可以实现共同进步“双赢”的局面。例如,和桥中专常与宜兴市其他同类学校举行教研活动、联合考试、观摩课展示等,旨在让任课教师的教学思想火花在碰撞中闪光。

(三)途径三:团队成员互动交流

团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生群体,二是指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共同体。这两个团体成员在课堂教学的合作探究中,通过互动交流求得相互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相互提醒、借鉴;教师与学生间也同样如此,创新思维可双向激发,并不是由师到生的单向灌输。

二、达成色彩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精选内容,分步训练

色彩,是美术领域一个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高度结合的统一体。它的知识点非常丰富,既有客观性的(色彩产生、色彩三要素等),也有主观性的(色彩联想、色彩对比调和等)。新背景下创意色彩的学习,既需要客观性知识打基础,更离不开主观性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教学过程中,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易走入追求“面面俱到”的误区,过量的信息反而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透彻,一知半解。

和桥中专在创意色彩阶段的教学思路是:确定整体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分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创作训练。整体教学目标是,挖掘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精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形的塑造、色彩对比调和、创意表现。围绕这三个核心,分步展开专项练习,精练精讲,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练习中积累知识,由量变走向质变,达成创意色彩的教学目标。

(一)强调“形”的塑造

1.物体的造型

色彩借助于光而呈现,依附于物体而存在,在自然界中,色彩和物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创意色彩中,为表现纯粹的色彩效果,在恰当之处放弃了形的塑造,只是颜色的堆积,但这也只能是局部表现手法,不能应用于整体创作。优美的物体造型在画面中仍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借助素描、速写等手段进行物体形的强化。

2.画面的构图

创意色彩中的构图在写实色彩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改变,透视规律不是唯一的“真理”,画面氛围营造成为“王道”。因此,构图训练既可保留传统,又要有大胆突破,立足形式美法则,追求新奇变效果。实际操作中,可分类精选静物组合,例如文具类、器皿类、花卉类等,进行构图练习。

(二)培养“色”的感觉

“色”的感觉培养,这个命题很大很空,但创意色彩练习中却又无法回避,必须有个抓手才能落实。事实证明,每幅优秀的、成功的色彩画作,都会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对比,而在整体上看又是调和的,只是根据主题内容和画面效果的需要,有的侧重于对比,有的侧重于调和,调和与对比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研究讨论后,和桥中专美术专业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将“色彩调和对比”这一知识点作为突破口,以其为核心强化练习,再“由点到面”,实现整体色彩感觉的培养。教学中,强调“大调和小对比”,引导学生在努力经营画面色调氛围基础上,体现纯度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色块面积大小对比等,运用“整体调和下局部对比”的手法进行色彩画面表达,逐步提升学生色彩语言的驾驭能力。

(三)增强画面创意表现力

创意色彩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色彩表现力,强调物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对比调和关系。它在绘画的材质和表现技法上有了极大拓展,不再局限于水粉,可以使用蜡笔、彩铅、丙烯等绘画材料,表现技法上有刮、涂、拼贴、喷洒等。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鼓励引导学生在材质和表现技法上不断突破,大胆创新,增强色彩艺术表现力。但是必须要把握好“尺度”,切不可为了表现而滥用技法,喧宾夺主,必须围绕画面整体效果塑造进行正确的选择与取舍。

“单招”改革背景下创意色彩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色彩修养,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和分析习惯,感悟色彩与人心智发展的关系。具体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课堂中精讲精练,勤总结,多积累,紧抓色彩的基本规律,围绕既定的教学重点有条不紊地进行系统训练。引领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练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其掌握不同的色彩表达方法,为他们今后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色彩运用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永宽.学科认知结构要素及提高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5):79-80.

[2]王贤培,李白丁.设计色彩[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3]郑春泉,金捷.色彩测试教学辅导[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4]王晓明,李杰.色彩静物创意表现[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色彩教学实践探索改革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教学实践与体会
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改革措施探讨
试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