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生的熟悉感

2014-09-02王海刘海强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论据陌生考场

王海 刘海强

不管是平时教学中批阅学生作文还是参加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总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了,思维太僵滞了,说理文的论据几乎千篇一律。苏轼、李白、杜甫、庄子、霍金、史铁生、居里夫人,鲜有与众不同的;偶然有篇叙事文,情节也幼稚老套,像2004年“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的高考作文,写父亲或母亲出车祸或病故的竟不在少数。

造成这种局面,固然与学生封闭的学习环境有关,也与高考指挥棒的导向有关,更与学生平时的惰性、教师的日常作文教学有关。考场作文的特点决定了单一的作文结构模式,学生的灵性在长期的应试训练中被扼杀,只能模仿满分作文写些中规中矩的应试作文,议论文成为考场的主打文体,而论据的选择和运用就成为让学生头疼的首要问题。平时作文训练中,很多学生几乎是几个论据“一用到老”,不管证明什么观点,也不管恰当不恰当,总是那几个论据,学生用得不胜其烦,教师也看得索然寡味。到了高考考场上,更是时间紧迫,心情紧张,什么都顾不得了,赶紧把老套子搬出来吧,在规定时间内写够字数要紧,哪还顾得了新鲜不新鲜。所以高考阅卷,总感觉在人为地拔高学生的作文分数,否则与数理化相比,得那么点可怜的分数,实在太对不起十几年的语文学习了。

也有一种与之相反的情况:有的学生力避雷同,并且遵循教师的教导,从自己熟悉的领域选材,于是球迷同学以NBA球星作论据,追星族把偶像的八卦新闻罗列文中,动漫一族大谈忍者的奋斗历程,玄幻迷们则在文中虚虚实实,唬得你一愣一愣的。可怜我等凡夫俗子,固然受过古今中外名著的熏陶,也时刻关注国内外新闻、阅读报刊杂志,但竟至不知学生所说为何,有时要反复看几遍才知道是一个人的名字,悲哉!这样的作文,材料的确新鲜,绝非人云亦云,甚至可以说完全陌生,但效果怎么样呢?读起来实在费劲,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弄清楚意思,才知道论据对观点来说是不是恰当,要是在高考阅卷中碰上这样的作文,在阅卷任务的压力下,阅卷教师给出的分数可能高吗?

看来,材料的新鲜也要有一个度,像儒家的中庸之道,既不能太新鲜,也不能太熟悉,要追求一种“陌生的熟悉感”。陌生是相对其他考生而言,很少有人想到用到,只有你用了,与众不同;熟悉是对阅卷者来说,在他的知识范围之内,是他接触过的能准确把握的,不至于陌生到有理解的困难以致产生排斥心理。这样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中,有很多是以文采取胜,但其知识的丰富、材料的新鲜也绝不逊色,其运用的素材,有让人闻所未闻的吗?很少,大都是你也知道的,只不过在考场上,人家想起来了用上了,你没想起来没用上。你为什么想不起来?除去紧张的因素,大概是因为平时就很少想到用它,就没用过它。看起来,这个功夫还得下在平时的训练中。如果刻意地要求自己,别人可能用的我坚决不用,力求新鲜准确,做个有心人,努力充实丰富自己的素材库,并且不断地翻检这些素材,做到了然于胸,随取随用,作文材料就如流动的清泉,鲜亮明艳。做这个工作,又好比一个将军在招兵买马,他得不断充实新的兵力才能长胜不败,尤其重要的,他要对自己的部下非常熟悉,谁有什么特长,谁适合干什么,一清二楚,才能做出最好的部署。平时的一点一滴努力就体现在高考一字一句的作答中,你怎么能姑息平时的惰性?

除了议论文的论据选用要遵循这个原则,叙事类文章里编写故事时更要如此。很多学生热衷于编写小张、小王大学毕业了工作了之类的现实版故事,而如果不是对世态人情有较深的了解,这类故事是很难编好的,总脱不了幼稚的学生腔。而一些超现实版的科幻、魔兽故事,应该属于非主流,喜欢的人不多。比较而言,“故事新编”对考场作文来说就合适得多。很多年前那篇受到广泛赞誉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是典型的例子,作者以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与伯喜对话、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情节,表达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主旨,其精彩固然与作者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分不开,但其巧妙的选材和构思也绝非一般人能比。基于名著又不同于原著,人物都是熟悉的,故事却是新鲜的,读来不仅亲切而且新颖,这正是故事新编的魅力所在。2009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中的九斤老太、七斤本是鲁迅《风波》中的人物,作者让她们置身现代大都市,用老眼光看待现在的时尚,真是别开生面。

这样的成功作文不胜枚举。把平时的阅读用到考场中去,展现你丰富的积累,展示你不凡的构思,陌生而又熟悉,不管旧瓶装新酒还是新瓶装旧酒,好就好在有新有旧,“旧”显得熟悉亲切,“新”引发兴趣欲望,师生都好驾驭。何妨一试?

猜你喜欢

论据陌生考场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熟悉的陌生词(四)
熟悉的陌生词(三)
恰当使用论据
熟悉又陌生的“”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