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习贴近生活

2014-09-01张世龙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饼干生活化数学知识

张世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其实,就是强调教师要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不妨从课堂的小细节入手,用生活知识装饰课堂,让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

一、知识导入生活化,让学生能入“脑”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好奇心,从而让他们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比如在讲授分数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述《西游记》中唐僧分饼的故事:“三块同样大小的饼干,每个徒弟只能吃一块饼干的四分之三或八分之六或十二分之九。贪吃的猪八戒说要吃十二分之九,孙悟空说要吃八分之六,沙僧就只好拿四分之三的饼了。”然后,请学生思考讨论这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谁吃到的饼干最多。学生们马上争论着四分之三、八分之六、十二分之九这三个分数哪个最大,如此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完成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创设了情境。

二、课堂语言生活化 ,让学生听得“懂”

数学知识的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修饰”,使其更适合儿童,更富有情趣,更易学易记。如,在教学认识“<”“>”时,我引导学生背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本来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可爱的顺口溜立刻就让他们笑呵呵地记住了。教师还可以把小数点位置移动方法编成通俗易记的儿歌:“小数点,真奇妙,张开翅膀两头跑。往右跑,数变大;往左跑,数就小。右跑一位大十倍,要小十倍往左跳。”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数学知识感到非常好奇,就会觉得学习数学很有趣。

三、练习设计生活化,让学生学得“会”

教师如果能将枯燥的数学练习和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有机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不会觉得学数学困难。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一课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两道题:

1.妈妈买了一盒西饼,小红吃了十二分之三, 小东吃了十二分之二,余下几分之几?

2.妈妈买了12个西饼,小红吃了3个, 小东吃了2个,余下几分之几?

通过这种生活化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而且增强了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在学习“千克和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各种物品的质量,如一个书包、一支笔、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一个电饭煲等,要求学生根据千克、克的知识,来说明轻重情况。教师这样教学,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还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让他们真正理解了数学,明白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同时生活中也充满着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际出发思考解决问题,以让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

责任编辑 严 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饼干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挤眉弄眼吃饼干
送饼干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饼干喂鸟
《饼干拼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