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率性教语文

2014-09-01汪玮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戴望舒白墙雨巷

汪玮

怎样才能将语文课上得生动灵活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绝不能只做知识的传声筒,而应该超越文本,率性自然,用自己独到的感悟、体验,在文本与现实生活间架起一座虹桥,这样才能收获不期而遇的美丽。

当然,率性不是天马行空的任意发挥,不是海阔天空的胡乱解读。

率性基于厚重的生活积累。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久负盛名。此诗内容晦涩难解,历来众说纷纭。尤其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学生赏析起来,都只能照本宣科。让他们结合自己的领悟自由发挥时,都一脸茫然,语言贫乏,辞不达意。

学生困惑不解之时,正是教师率性展开课堂活动的最佳时机。面对学生迷茫的眼神,笔者的灵感瞬间被点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已故的老祖父。

那天,祖父静静地躺在那里。我伸手牵他的衣袖,轻轻地摇他、叫他,他一动不动。周围哭声一片,我却一滴泪也没有。我只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渺远的世界,四周空无一人。十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一次又一次在我脑海里呈现。他渐渐老去的这一生,多少次送我上学,陪我在灯下读书,笑容满面地接过我递过去的零花钱……每次想起,我总是心潮起伏,泪水涟涟。可当时我置身于生离死别的重大变故中,却是惘然、迷茫的。直到很久之后,我在无数次的追忆中,才深切地感悟到生命的珍贵,亲情的价值。

经过笔者深情的讲述,学生的思路很快被打开,纷纷回忆自己类似的情感体验,教室里洋溢着激情与活力。大家走进李商隐营造的凄美、迷离的文学意境中,放声诵读千古佳作。

率性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一进入高中,就要面对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的名作《雨巷》。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凄清,但是极富象征性,含蓄委婉,朦胧恍惚,不易理解。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建构探究的脚手架呢?笔者经过文本研读,决定首先从情境设置入手。课堂伊始,诵读诗歌得到初步感知之后,笔者抛给学生一个问题:江南雨巷令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给出了这样一些词语:白墙、水印、青石板、苔藓……笔者顺势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描绘江南雨巷。学生兴趣被激发,纷纷动笔描写江南雨巷,与作者达到心灵契合。

有一名学生写道:“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落在青石板上,落在我的心里。撑着一把油纸伞,我独自一人在雨中漫步,没有目的,没有方向。远处的白墙,隐隐约约,斑驳不堪,那是雨水经年的印记,仿佛在涂抹岁月。一丛一丛的苔藓,从石板缝中冒出来,爬上高低错落的白墙,品尝着雨水的滋味。我突然感到,那墙脚隐藏着陈年的秘密。”

那么作者戴望舒在这种意境之中感受到了什么呢?在笔者的引领下,学生一步一步接近戴望舒内心隐秘的创作意图,最终体会到了《雨巷》这首诗优美的语言、飘渺的意境和深沉的思考所形成的天然浑融之境。

率性开启深入的文本探究。在学习《囚绿记》一文时,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在紧张的战争形势下,窗前的那一抹绿色对陆蠡内心压抑情绪的释放,和对未来希望的唤醒,笔者冥思苦想,最终确定了教学方案,让学生分小组自由抒写“我”和“绿”的对话。

“今天天气真坏,阴沉沉的。绿,你见过沙漠吗?漫天的黄沙,无边无际,吹得人脸生疼。睁眼所见,昏黄黯淡。天地仿佛一下子变小了,人的心都像被缚住,越锁越紧。就像沙漠中的人渴望绿洲,见到你真好。”

“绿,你为什么无精打采的?你看你的叶子,都发黄了;还有你的身躯,都瘦了。你病了吗?告诉我……你难道是想离开我吗?为什么不愿理我,还把脸朝着窗外?”

“绿,我要走了。我知道你的心一直向着外面,那里有广阔的天地。我就要离开这里,祝你好运!”

……

师生一起聆听这精彩的心灵对话,仿佛在欣赏一场话剧。课堂结束了,但是文章在他们心中停留下来,产生了悠长的意蕴。

责任编辑 林云志endprint

猜你喜欢

戴望舒白墙雨巷
哪儿错了
戴望舒《雨巷》(节选)
卓阳“白墙”
在天晴了的时候
擦脚印
白墙
雨巷,你可曾记得我
论戴望舒诗歌的忧郁感伤之美
初恋是条幽深的雨巷
梦中的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