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后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2014-09-01刘世德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平等尊重民主

刘世德

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这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羁绊。

关键词:平等;尊重;融洽;交流;民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10-02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这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羁绊。新课改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来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那么新型的师生关系又如何建立?

一、平等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师生关系平等,就是要求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依法执教,不能享受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不能居高临下,师道尊严,肆意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如不尊重学生人格,采取非法手段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等,就无从谈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育教学中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等谦和,可敬可亲,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否则,教师一旦把自己置于居高临下的地位,甚至置法律法规于不顾,肆意打骂侮辱学生,学生极易产生恐惧心理,身心受到压抑,怎能主动参与学习,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张?又怎会形成亲师好学的生动局面?因此新课改中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民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

教学民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缕艳阳春风。只有劲吹教学民主春风,普洒探索真理的阳光雨露,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干、敢做,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会有独创性的见解、主张,才能有独创性的发现、发明、创造。一句话,只有在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培养和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反之,教学专制,教师唯我独尊,搞一言堂,以真理拥有者自居,把自己看成是真理的化身,凡事都是老师说得对,长此以往,学生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在压抑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不仅师生关系不和谐,配合不默契,而且必将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是与新课改背道而驰的,也是与新世纪新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的。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民主、自由、舒松、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这既是建立良好和谐师生关系所必需,又是新课改、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和必需。

三、尊重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学中我们发现,师生关系有时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甚至会出现师生之间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固然与学生不遵守纪律有关,但很多情况下与老师不尊重学生有关,尤其是不尊重学生人格。由于不尊重学生,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对抗心理,轻则故意捣蛋扰乱课堂教学秩序,重则与师生拳脚相向,发生正面冲突,至此,师生关系恶化,教学环境恶劣,何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何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融洽、轻松的课堂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如果在教学中能建立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为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新课程改革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倡导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都深刻地体会到,和谐融洽轻松的课堂关系能激发教师的热情,使教师驾驭课堂游刃有余,同时更能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有无限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五、欣赏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动力

成年人需要欣赏,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欣赏。老师的肯定和欣赏,是学生无穷的动力。老师的批评,学生可以装作毫不在意,但老师的肯定和赏识,学生却不可能无动于衷。如果学生十分努力,却没有取得骄人的成绩,老师能够肯定和赏识,学生将认为你是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因为你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努力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固然值得老师的肯定和欣赏,但你不要忽略了大多数人的努力和刻苦,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同学。也许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的付出并不比成绩好的人少,所以你在欣赏成绩好的学生的同时,千万不要冷落了认真而没有取得好成绩的人,这些人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欣赏。正因为有你的肯定和欣赏,他们才会愿意付出更多的劳动,才会觉得你没有放弃他,你是在关心他,爱护他,你是客观、公正、公平的。

六、情感交流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

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否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可敬师长,更要做他们可亲可敬的朋友。大量事实表明:如果学生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因而肯下工夫学好这门课。甚至“爱屋及乌”,对与之相关的东西也格外关注。反之,如果不喜欢某位教师,他们就不愿意学或不愿意上这位老师的课。因此,教师要主动建立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比如:和学生共同协商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时间、场合等,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总之,在压抑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不仅师生关系不和谐,配合不默契,而且必将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是与新课改背道而驰的,也是与新世纪新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的。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民主、自由、舒松、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这既是构建良好和谐师生关系所必需,又是新课改、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和必需。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是突破口;调动学生积极因素,建立学生评价机制是关键;坚持理解和尊重原则是保障。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尊敬教师,师生之间关系才能协调,两者才会产生共鸣以及心理上的沟通,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余新梅.略论新课改条件下如何创建新型师生关系[J].昌吉学院学报,2007,(1).

[2]谢江阳.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与途径[J].教育艺术,2004,(3).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程改革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典型案例研究([2012]GSG505)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等尊重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