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014-09-01毛丽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科学课主体作用科学

毛丽萍

(新疆农八师石河子市152团中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科学课》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毛丽萍

(新疆农八师石河子市152团中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合作;学习;探究;科学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培养出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求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我认为作为教师科学课的主体应该为学生。

一、努力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

科学课中有目的地借助各种直观手段辅助教学,通过演示实物、图片、手势、动作、游戏、表演等,创设一个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课堂艺术境界中,既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又能为简单会话作铺垫,以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充分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

《科学》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表达了这方面的教育内容。

1.选择核心内容让学生探究。科学课教学中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科学课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性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科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2.科学探究:改变学习方式的突破口。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这样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

3.教师应当是“向导”而不是“看守”。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就应该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探究性科学教学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是向导而不是看守。

三、加强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科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学习。

1.定位教学活动是一种复合活动。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一是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二是双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三是多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四是成员型,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唯一的信息源。

2.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合作学习把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强调师生互动的前导地位。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合作是很重要的。在教学《我们先看到了根》一课中,通过小组辨认植物的根的特征,讨论分类,同桌、小组间的合作讨论交流,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有所发现、有所讨论、有所创新。在合作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探索、能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合作活动中,我们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活动、去讨论、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交流,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合作中相互纠正,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时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科学课教学中,要发扬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不应居高临下地看学生,而是应该蹲着看学生。只有蹲下来看学生,才能走近学生,才能尊重学生的地位,才能发现学生长大了,才能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从而为学生创建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积极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

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求知若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点燃他们探求知识的心灵之火,激励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教学的轴心,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努力为他们创造参与的条件,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展示他们的才华。日久天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体意识将更加明显。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1]朱江,李玉玲.浅谈提问设计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教学与管理,2006,(21).

[2]范苏春.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考试(教研),2010,(8).

[3]和学新.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1997,(11).

G632.0

A

1674-9324(2014)17-0176-02

猜你喜欢

科学课主体作用科学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科学课教学反思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科学拔牙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