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教学情境 活跃高中化学课堂

2014-09-01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设化学

姚 磊

(贵州省遵义县第一中学,贵州 遵义 563000)

创设教学情境 活跃高中化学课堂

姚 磊

(贵州省遵义县第一中学,贵州 遵义 563000)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对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积极性,实现高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教学;情境;课堂

一、引言

在以往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使得本应生动有趣的化学课堂沉闷压抑,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就难以形成对事物变化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意识了。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对生活情境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好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能力。那么,如何科学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本文就对此作初略的探讨。

二、结合学习的目标,有的放矢

1.创设教学情境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学习主题和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内容应指向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情境内容与教学主题之间搭建平台,让新的教学知识与情境有机融合,注意避免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原则。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更形象生动地传授知识而服务的,这一点不能有曲解。

3.引发思考原则。在教学堂课中,情境的创设并不是多多益善,而应该保持一个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度,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就会冲淡教学要达成的目标,那又造成了舍本逐末。因此,要适时适度的运用情境教学法,既保持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又要保持教学进态稳定性。

三、联系实际生活,教学情境生活化

化学寓于生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化学的因子,因而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活素材。新课程标也倡导化学教学要回归生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社会、人类、生产的密切关系。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较为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运用化学知识解释这些生活现象,利用化学知识更高效地服务生活生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深化对所学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讲氯气的性质时,就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关于氯气泄漏后造成的危险事件。情境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接着,笔者以此情境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事故现场,你该如何自我保护和逃生?于是就引发了对氯气化学性质的学习。再如,在讲金属有色燃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想逢年过节时放过的烟花爆竹,为什么有些烟花燃放后会呈现五颜六色的火花?这里面到底蕴藏着什么物质?其实,是跟几种特殊的金属燃烧有关。于是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化学教学课堂绘声绘色。

四、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创设实验活动情境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完整的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辅助。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的直观性和奇特性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生动奇妙的实验现象让学生体验实验操作的全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的化学原因,既能达到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和解决,也符合新课标下探究性学习的要求,通过实验的情境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科学的探究意识。例如,在讲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的时候,金属钠与水接触后会出现火在水中燃烧的现象,那么是传统中水火不相容有错吗?于是,这样的实验情境在使学生惊讶的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使得课堂气氛高昂。又如,在讲原电池一章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橘子、苹果、梨等也是可以做成原电池的。可以叫学生自己在家里实验一下水果电池。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加其学习积极性。

五、通过联想来创设情境

高中化学教学目标不仅只是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还应进行总结与归纳、想象与联想,找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内在规律。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除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之外,还要利用迁移思维重视掌握化学基本规律。并通过想象与联想创设情境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方法。模拟的情境不仅与真实事物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可融入丰富的情感,它比真实的事物更具有启发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充分联想。例如,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能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学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同理,我们知道可以根据元素周期律的排列,原子电子的数量类推物质的化学性质。同时我们还可以抓住学习对象的主要特征,运用拟人化的手段模拟出特定的情境理解知识。

六、让学生面对选择。引导学生学会选择

化学知识是丰富的,但又有其内在的有机联系。课本上每一节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新事物必然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发生作用,否则就是孤立的、僵死的、没有生命力的、不可提取的。当学生面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时,必然面临多种选择,代替学生选择的做法尽管能够节省课堂时间,但是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无益。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讲的都明白,课本的知识也能够理解,可一到做习题和考试时就不会。不排除某些考试题目的怪、偏、奇、刁,但也存在教师剥夺学生选择权后,学生面对众多选择无所适从的因素。

七、结语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情境教学,挖掘学习内容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奇感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课堂学习氛围。

[1]曹磊.创设有效情境激活化学课堂[J].读与写,2012,(04).

[2]王金芳.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初探 [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

[3]陈治国.试论中学化学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

G632.0

A

1674-9324(2014)17-0057-02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创设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