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4-09-01鞠艳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学知识技能

鞠艳芳

(山东省威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山东 威海 264200)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鞠艳芳

(山东省威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山东 威海 26420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开拓其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本文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创新教育,并就如何营造创新氛围,开展创新教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数学教学;教育;创新;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数学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块阵地,通过各个环节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接受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一、正确认识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中的新方法、新思想、新发现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竭力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应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的氛围。结合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本人现概括如下。

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自身的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师的主导引领下,学生方能获取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教师的创新精神会更好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营造轻松活泼、民主活跃的教学环境。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在以往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被动的接受之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竭力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数学课堂要民主、活跃、热烈,教师可设计一些无统一答案的问题,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老师的“一言堂”,变成“群英会”,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勇敢地去想象,淋漓尽致地把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同时,教师要慎重对待不同意见、错误意见,鼓励他们重新思考,支持他们大胆探索。课堂民主的目的是让学生大胆提问,多方质疑,活跃思维,哪怕有的提问幼稚可笑或教师也无法回答,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始。

三、积极开展创新教育

1.重视学生数学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授数学知识时,通过古今中外关于数学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意义,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充分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的浓厚兴趣,都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实践中多思考数学问题。一个人涉猎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其创造性思维越活跃,创造能力就越强。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数学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2.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安排,对问题巧妙引导,创设好的思维环境,对数学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积极发表各自的观点、看法和体会,充分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是引导者、策划人,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体现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数学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而知新、归类鉴别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总之,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教材,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通过数学第一课堂教学,数学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让初中学生受到良好的创新教育。在开展数学实践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1]刘道玉.创新教育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建军.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9).

G632.0

A

1674-9324(2014)17-0049-01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数学知识技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