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2014-08-31朱昭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产儿空腹研究进展

朱昭颖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广西 梧州, 543002)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于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IGT), 是发生在妇女妊娠期间的主要并发症,GDM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病与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1]。GDM产妇可在孕26~28周时出现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异常结果。近年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使而高龄、超重孕妇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也使G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早在1979年,WHO就将GDM列为一种独立类型的糖尿病,随着临床医生对GDM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检出率也越来越高。GDM可对产妇和围产儿构成严重的威胁,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可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病风险[3]。在GDM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糖控制得好坏对于母儿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GDM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其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断收治的GDM患者82例和IGT孕妇58例,均依据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进行诊断,即以葡萄粉75 g溶于300 mL水中作为负荷,应用氧化酶法测定受试者空腹时及服糖后1、2、3 h的静脉血糖水平,分别将上述4个时点的血糖标准设定为5.8、10.6、9.2和8.1 mmol/L,当OGTT试验中有2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GDM,有1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诊断为IGT。纳入患者的平均确诊孕周为(30.3±3.6)周,诊断后患者均采用单纯饮食控制,每日能量摄入标准为30~35 kcal/(kg·bw),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供给能量占比分别为25%、50%~55%和20%, 对患者实行六餐制,早餐及上、下午、晚间加餐的供给能量占比均为10%,午餐和晚餐的供给能量占比均为30%。对于应用单纯饮食控制治疗后2周内血糖水平未达临床控制目标(空腹血糖<5.8 mmol/L, 餐后2h血糖<6.7 mmol/L)的患者,给予加用胰岛素治疗,方法为于三正餐前应用短效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给药剂量根据血糖水平逐渐增量。纳入患者的平均治疗孕周为(6.8±3.4)周,平均分娩孕周为(38.0±1.6)周。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是否达标(空腹血糖<5.8 mmol/L)对患者进行分组,达标者列为A组,共纳入91例患者,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5.6±0.9) mmol/L; 不达标者列为B组,共纳入49例患者,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6.8±1.2) mmol/L; 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结果呈阴性的孕妇100例作为健康对照,列为C组。A组和B组患者在确诊孕周和治疗孕周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3组产妇在分娩孕周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对3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2 结 果

B组产妇中发生重度妊高征、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 而A组与C组产妇发生上述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3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n(%)]

B组围产儿中发生巨大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和围产儿死亡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而A组与C组围产儿发生上述不良结局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 B组围产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血钙、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新生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P<0.05),A组围产儿发生新生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C组(P<0.05),见表2。

表2 3组围产儿结局的比较

3 讨 论

GDM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对产妇和围产儿均可产生近远期的不良影响[4],近年来,GDM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GDM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但是学术界普遍认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是GDM发病的重要环节。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自身免疫遗传基因异常、慢性炎症、脂质代谢异常等也是与GDM发生和发展具有相关性的因素[5]。总之,GDM的发生是遗传、环境、行为等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学术界已经开始探索筛选GDM遗传易感性确定高危人群和制定一级预防策略的新型方法[6]。有研究[7]结果显示,GDM孕妇及新生儿发生高脂血症、高血压、子痫前期、羊水异常、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畸形、死胎等的风险均较高,并可对子代的体格发育、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认知发育等方面均产生远期影响[8]。早期诊断、正确而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GDM孕母及胎儿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上针对GDM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首选的治疗药物是人胰岛素治疗,而较少应用胰岛素类似物和口服降糖药,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是治疗的关键,也是减少围产期并发症和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措施[9-10]。由于GDM主要发生在孕24周至分娩期,临床上主张GDM高危产妇要充分做好孕前及孕早期准备,对产妇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进行动态监测,对GDM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提倡均衡营养膳食,控制体质量以适宜的速度增长,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求最终达到纠正血糖异常的目标[11]。近年来,饮食治疗在GDM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因此,临床医生首选个性化的饮食干预方案作为GDM患者的治疗方案,在单纯饮食治疗未达目标的情况下才考虑应用胰岛素等药物[12]。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孕期血糖筛查的普及和孕期系统化管理的广泛实施,GDM导致的围产儿死亡率已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第四届国际妊娠糖尿病会议的与会专家认为,针对GDM的治疗不仅要达到确保母儿安全的目的,还要建立正常的母体/胎儿内环境,使母儿各类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得到降低。本次会议上提出,21世纪GDM治疗的目标是:预防巨大儿、畸形儿等胎儿并发症,改善新生儿并发症、出生后至青春期的肥胖和糖代谢异常等胎儿的远期不良预后,以及预防分娩后产妇糖尿病的发病。为了达到这一新目标,必须实施GDM患者孕期血糖水平的严格控制。本研究结果表明,将GDM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而对于新生儿病发生率的改善作用尚不显著,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予以证实。

[1] 张娅, 徐先明. 妊娠期糖尿病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29(4): 299.

[2] 吴金凤, 顾平, 张蕾.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0): 118.

[3] 宁华丽.妊娠期糖尿病256例临床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16): 46.

[4] 赵晓玲, 陈瑜, 梁正.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33): 155.

[5] 左婵, 隗伏冰.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11, 17(6): 912.

[6] 王明, 张力. 妊娠期糖尿病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3, 22(10): 851.

[7] 劳美琼.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0): 117.

[8] 蒋新液, 卫雅蓉, 陈雅芬.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7): 723.

[9] 倪娟, 马向华. 药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3, 9(1): 62.

[10] 姚瑞霞. 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结局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3, 19(11): 118.

[11] 郑鸿飞.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预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2): 43.

[12] 黄利兰, 邹清如, 蔡芬兰, 等. 个体化饮食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J]. 河北医药, 2013, 35(2): 311.

猜你喜欢

产儿空腹研究进展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空腹喝水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探索妊娠期糖尿病正规治疗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浅谈羊水过少与围产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