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前白蛋白在评估创伤性休克病情中的价值

2014-08-31陈怡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性休克降钙素休克

陈怡发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 普外科, 湖北 鄂州, 436000)

创伤性休克因病情严重、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是急诊科和外科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创伤性休克早期,及时准确地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对创伤患者的正确处理及预后极为重要。降钙素原(PCT)是近10多年来研究较多的生物学标记物,对创伤后感染、脓毒症等并发症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好。C反应蛋白(CRP)为临床常用的炎症指标。前白蛋白(PA)不仅是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对提示急性炎症的发展和预后有指导作用。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012年重症监护室6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PCT、CRP、PA检测情况,结合患者预后,探讨PCT、CRP、PA在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浓度的升高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53~67岁,平均(56.8±3.3)岁,受伤至送入急诊室时间为0.5~4.5 h, 平均(.6±1.1) h。受伤原因:交通意外伤38例,坠落伤15例,刀刺伤8例,打击伤3例。治疗结果: 64例患者死亡11例,入院3 d内死亡3例, 3~7 d死亡9例。根据患者预后将研究对象分为预后不良组18例及预后良好组46例,预后良好组入选条件:患者出院病情呈显著改善;预后不良组入选条件:患者死亡或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4、7天PCT、CRP及前白蛋白浓度变化趋势。

1.2 方法

患者入院治疗后第1、4、7天清晨空腹取血分别检测PCT、CRP及前白蛋白浓度,PCT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为罗氏Cobas6000,试剂由厂家配套提供,CRP及PA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仪器为日立HITACHI7600,试剂由宁波美康生物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分析处理, 2组均值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方差不齐采用改良t检验分析比较, 2组均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预后不良组第1、4、7天PCT、CRP浓度明显高于同期预后良好组,第1、4、7天PA血清浓度均低于同期预后良好组血清浓度,经t检验分析,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纵向比较,经方差分析,预后良好组PCT(F=123.99,P<0.05)、PA(F=127.55,P<0.05)呈上升趋势,CRP(F=13.08,P<0.05)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预后不良组PCT(F=142.96,P<0.05)呈上升趋势,PA(F=7.51,P<0.05)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RP(F=1.78,P=0.17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均维持在高浓度水平。见表1。

3 讨 论

创伤后休克常伴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病情严重,变化快,及时准确地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及创伤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对指导正确处理及评估预后极为重要。炎症生物学标记物一直是近年研究的热点。PCT、CRP及P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好,在临床应用日渐广泛。CRP是正性急性时相蛋白,当机体处于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等状态时,急性期浓度可迅速上升,而炎症或创伤等过急性期时,CRP水平则迅速下降,因此CRP是反映机体组织损伤及其敏感的指标[1]。CRP在健康正常人群中浓度很低,血清CRP持续较高水平则提示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因此动态观察血清CRP变化有助于及时判断病情危重程度[2]。PCT为降钙素的前肽物质。在炎症或创伤等病理状态下PCT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大量产生。有研究[3-4]报道,PCT为导致内毒素休克的主要介质,其浓度升高程度与休克发生预后不佳密切相关[5]。还有研究[6]认为,PCT也可作为判断创伤后并发症的指标,其血清浓度与创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早期动态监测血清 PCT 水平有助于判断创伤后感染及脓毒症等的发生,可作为早期采取积极临床治疗策略的依据[7-10]。血清PA是一种负性急性时相蛋白。由于其半衰期为12 h~1.9 d, 因此测定在血浆中浓度对了解机体代谢状态、肝功能不全,比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11-13], 同时PA可随着炎症的加重而逐渐降低[14]。本文回顾性研究6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预后不良组(18例)及预后良好组(46例)的患者在治疗后第1、4、7天PCT、CRP及PA浓度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治疗后PCT、PA呈现上升趋势,CRP呈现下降趋势,预后不良组PCT呈现上升趋势,PA呈现下降趋势,CRP均维持在高浓度水平,且2组同期比较预后不良组PCT、CRP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A在预后不良组呈进行性下降,预后良好组出现上升。综上所述, PCT、CRP、PA作为临床实验室常检指标,对判断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准确、灵敏等特性,尤其适于基层医院的临床推广。

表1 2组PCT、CRP及PA比较

[1] 马玉东, 孟凡鑫, 宋岩. 血清IL-6、CRP和PCT水平对严重多发伤后MODS的预测价值[J]. 解剖学进展, 2013, 19(1): 32.

[2] 吴健, 李澎, 陈卫民.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预测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36(3): 358.

[3] 李翠萍, 钱素云. 降钙素原在危重症监护中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4, 31(2): 84.

[4] 王凯飞, 沈定霞, 刘朝军, 等. 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结果的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5(3): 243.

[5] 鲁君艳, 姜志刚, 周维新.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意义[J].检验医学, 2013, 28(1): 40.

[6] 吴健, 王玉, 陈双叶. 降钙素原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7, 12(7): 77.

[7] 胡畔, 李涛, 丁晓莉, 等. GRP8和CHOP蛋白表达增加与脓毒性休克大鼠肺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关系[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9): 854.

[8] 何双双, 林春水, 古妙宁, 等. 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3(5): 899.

[9] 刘良明. 战创伤休克的研究进展与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19): 2001.

[10] 刘磊, 王振杰. 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1): 114.

[11] 王丽, 谢镒鞠, 唐小唪, 等. 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腹腔高压对心肺基础监测指标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20): 2159.

[12] 梁成, 晏红, 施鑫鹤, 等. 缺血再灌注期实施亚低温与再建血运治疗时间窗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3(18): 1956.

[13] Sakr Y, Krauss C, Amaral A C,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SAPSⅡ, SAPS 3,APACHEⅡ, and their customized prognostic models in a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 Br JAnaesth, 2008, 101(6): 798.

[14] Aguilar-Nascimento J E, Marra J G, Slhessarenko N, et al. Efficacy ofNa 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8com.Acute-phase proteins, and interleukin-6 for predicting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following majo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J]. Sao Paulo Med J, 2007, 125(1): 34.

猜你喜欢

性休克降钙素休克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