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大染色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014-08-31王文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浅表性微血管胃炎

王文波

(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湖北 应城, 432400)

有资料[1-2]报道,胃癌是全球发病率居第4位的恶性肿瘤,位居所有肿瘤死亡率第2。中国为胃癌高发国,每年新增胃癌病例占全球总胃癌病例的40%左右,且中国早期胃癌确诊率较低,给胃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带来较大影响。胃癌患者早期确诊并接受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内镜为消化内科广泛使用的诊断方法之一,但普通内镜对早期胃癌细微的病理变化分辨率较低,往往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放大染色内镜是在普通内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诊断技术,其结合组织染色和内镜放大技术,能以更大的分辨率显示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从而大大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治率[2-4]。本院自2011年7月开始对胃部疾病患者行放大染色内镜检查,大大提高了胃癌的早期确诊率,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更多的时间,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消化道门诊行内镜检查的4 530例患者中选取200例有胃黏膜粗糙、糜烂等病理改变的患者资料进行进一步研究。病例排除标准:早期胃癌者,胃癌未见淋巴转移者,无并发严重感染性疾病者,无全身代谢性疾病者。其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30~70岁,平均(49.8±19.8)岁。患者临床表现均为早饱、腹胀、上腹部不适、胃灼热、嗳气、反酸,病程3个月~1年。对病变区域进行组织染色,并使用放大内镜均对每个病例2~3个病变部位进行放大染色内镜检查,共获得病变组织500处。

1.2 检查方法

由同一技师使用FUJINON EG-590ZW放大型电子胃镜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先行常规检查,待找到可疑病变后,对病灶进行充分冲洗,使用0.5%亚甲蓝染色。完成后使用变焦放大电子胃镜对病灶部位黏膜胃小凸、血管形态、结构、颜色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可疑部位随时取组织活检。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生化及异型增生进行分级[5],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轻、中、重3个级别。其中,轻度分类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较轻,通过调节饮食和作息规律可改善症状;中度患者需服用一定的抑酸药等继续治疗;重度患者需住院观察,胃镜检查明显可见胃萎缩等症状。

1.3 组织形态分类标准

参照刘国焰[5]分类方法对胃黏膜微血管病变进行分类。Ⅰ型:未见黏膜微血管; Ⅱ型:呈海星型; Ⅲ: 螺旋形或细网状结构; Ⅳ: 粗大新生血管或分布不规则。将黏膜胃小凸分为6类: A类: 圆点状小凸; B类: 线形; C类: 粗线状; D类: 网格状; E类: 绒毛状指头样突起; F类: 模糊不规则。

2 结 果

2.1 胃黏膜微血管病变与形态分布

200例受检患者中, 94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83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3例确诊为早期胃癌(11.5%), 均为腺癌(其中15例为黏膜癌,8例为黏膜下癌)。微血管病变: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Ⅰ型(未见黏膜微血管)和Ⅱ型(呈海星型);早期胃癌患者主要表现为Ⅲ型(9/23,39.1%)和IV型(7/23, 30.4%)。早期胃癌组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胃萎缩组比较, χ2=11.001,P=0.039,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胃小凸组织形态分类

A类胃小凸组织形态均表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B类胃小凸分别表现为胃炎(92.8%)和胃萎缩(7.2%); C类胃小凸以胃炎、胃萎缩及肠上皮生化为主,分别为14.7%、68.4%、14.7%; D类胃小凸组织形态在各类疾病均有分布;E类胃小凸以肠上皮生化为主(40.2%); F类胃小凸主要表现为早期胃癌,未见于其他疾病。早期胃癌组E和F类胃小凸的检出比例与其他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胃黏膜微血管病变与形态的分布

表2 胃小凸组织形态分类

3 讨 论

胃癌为消化科常见疾病,早期胃癌多为黏膜癌和黏膜下癌。大多数早期胃癌通过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的预后均较好,而进展期胃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较低,治疗预后较差,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6-9]。放大染色内镜为近年来消化科广泛使用的诊疗技术,不仅可以通过电子胃镜的放大功能清晰地显示胃黏膜微血管的病理变化,还可对胃小凸组织形态进行准确分类[10-12]。与以往普通电子内镜比较,放大染色内镜技术对于胃部疾病的诊治具有更加科学和准确的优点,诸多学者对其在胃部疾病的诊治作用进行了研究[13-15]。申小花等[15]对比研究了放大染色内镜与常规电子内镜对胃部疾病的诊治价值,结果表明,结合组织活检结果,放大染色内镜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84.6%,远远高于常规内镜的检出率40.0%, 且2种检测方法比较(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表明,放大染色内镜对于胃部炎性病变及异型增生的检出准确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对200例普通内镜下见胃黏膜粗糙、糜烂等病理改变的患者采用放大染色内镜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94例患者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3例确诊为早期胃癌(11.5%)。早期胃癌患者胃黏膜微血管病变与形态主要表现为Ⅲ型(9/23, 39.1%)和IV型(7/23, 30.4%)。胃黏膜微血管病变与形态比较、早期胃癌组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胃萎缩组比较(P<0.05),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胃小凸组织形态分类研究表明,F类(模糊不规则状)胃小凸主要表现为早期胃癌,未见于其他疾病。

[1] 王婕敏, 林三仁. 胃癌研究及诊治新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 21(1): 3.

[2] Jahng J, Youn Y H, Kim K H, et al. Endoscopic and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with hig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2, 18(27): 3571.

[3] 所剑, 王大广, 何亮, 等. 胃癌的诊断进展[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 17(9): 641.

[4] Shiyamala D, Mads S B, Wei Z, et al. Real-time Raman spectroscopy for in vivo,online gastric cancer diagnosis during clinical endoscopic examination[J]. 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2012, 17(8): 1.

[5] 刘国焰, 邱荣锋. 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J]. 广东医学, 2010, 31(12): 1555.

[6] 刘素丽, 张建生, 王鼎鑫, 等. 早期胃癌52例内镜诊治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 2012, 18(2): 160.

[7] 余世界, 沈磊, 罗和生, 等. 智能染色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探讨[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1, 28(9): 502.

[8] 连滨静, 唐少波, 张平, 等. 放大染色内镜在胃溃疡恶变诊断中的应用[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5(4): 30.

[9] 樊锦河, 钱俊波, 臧宏, 等. 放大染色胃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内镜杂志, 2011, 17(4): 351.

[10] 陈巍峰, 李全林, 周平红, 等. 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方法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临床价值的前瞻性评估[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7): 662.

[11] 周以瑞, 李玉明, 钱丽佳, 等. 胃蛋白酶原联合放大染色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0, 23(6): 667.

[12] Choi J H, Han H S, Lee H C, et al. Positive response to trastuzumab in a case of HER2-overexpressing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 that presented as severe thrombocytopenia[J]. Onkologie, 2011, 34(11): 621.

[13] 孙克文, 陈建平, 陈炳芳, 等. 放大染色内镜联合微探头超声在内镜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术前诊断中的作用[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1, 28(12): 697.

[14] Fujiwara S, Noguchi T, Aizawa T, et al. Radical endoscopic resection is unsuitable for most synchronous, multiple and early gastric cancers[J]. Hepato gastroenterology, 2012, 59(115): 951.

[15] 申小花, 员淑玲. 放大染色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吉林医学, 2013, 34(17): 3331.

猜你喜欢

浅表性微血管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