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产妇围生期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2014-08-31任秀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史者生期初产妇

任秀琼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妇产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初产妇因缺乏相关的分娩及围生期知识与经验,因此其围生期的心理波动也表现得较为明显[1], 而这对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控制均十分不利。本研究探讨初产妇围生期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初产妇148例,年龄20~35岁,平均(27.6±2.4)岁;<25岁者49例,25~30岁者70例,>30岁者29例;孕周35.0~42.0周,平均(39.3±1.5)周;文化层次初中51例,中专和高中65例,大专和以上32例;伴发妊娠期疾病者20例,无妊娠期疾病者128例;有自然流产史者18例,无自然流产史者130例。所有产妇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积极配合问卷调查填写。

1.2 研究方法

采用HAD量表对148例初产妇进行评估,然后将其中不同年龄段(<25岁、25~30岁及>30岁)、文化层次(初中、中专和高中、大专和以上)及妊娠期疾病、自然流产史者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HAD量表中共包括14个评估问题,其分属于两个分量表,分别为焦虑分量表和抑郁分量表,每个分量表中的评估问题均为7个,每个分量表均以7分以上表示焦虑、抑郁为阳性状态,7分及以下为焦虑、抑郁阴性状态[2]。

2 结 果

2.1 不同年龄及文化层次初产妇HAD量表评估结果比较

148例初产妇HAD量表评估结果中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8.45±1.16)分和(8.24±1.19)分,例数分别为99例和97例,焦虑和抑郁率分别为66.89%和65.54%, 且低文化层次者评分与阳性率均高于高文化层次,差异显著(P均<0.05); 而不同年龄段者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均>0.05)。见表1。

2.2 不同妊娠期疾病、自然流产史者HAD量表评估结果比较

有妊娠期疾病、有自然流产史者评分与阳性率均高于高文化层次及无妊娠期疾病、自然流产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及文化层次初产妇HAD量表评估结果比较[n(%)]

表2 不同妊娠期疾病、自然流产史者HAD量表评估结果比较[n(%)]

3 讨 论

初产妇是临床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产妇,其不同于经产妇,对生产及围生期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对较差,相关经验也相对匮乏[3-4],而这种认知度较低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心理与情绪状态,其中焦虑与抑郁是由对预后的担忧而导致的最为突出的不良心理情绪状态。较多研究[5-6]显示,围生期的心理情绪状态,尤其是焦虑、抑郁等与其生产过程中及产后的较多指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心理情绪方面的异常波动是导致产后出血及其他不良情况的重要原因,并且妊娠期间的这些指标的存在也会引起机体的异常应激,从而导致血液中的应激指标处于异常的状态,最终影响到胎儿生长发育状态等。因此,对于初产妇尤其应重视心理方面的干预,而要达到有效的干预,对于初产妇围生期心理波动的详细了解是必要前提,而对其影响因素的全面细致研究也是必要条件。本研究中作者就初产妇围生期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初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表现较为突出,其中HAD量表中的焦虑和抑郁两个分量表的评估分值与阳性率均明显较高;而对不同年龄段、文化层次及妊娠期疾病、自然流产史者的评估结果则显示,低文化层次及伴发妊娠期疾病、有自然流产史者评分与阳性率均高于高文化层次及无妊娠期疾病、自然流产史者,说明文化层次、是否伴发妊娠期疾病

及有无自然流产史均是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影响较大的方面,而不同年龄者之间则无明显差异,究其原因为低文化层次者对于分娩的认知度较低,因此担忧程度较为明显,而心理即随之波动,而伴发妊娠期疾病及有自然流产史者则对分娩的重视程度相对更高[7-8], 考虑点也更多,自身的分娩效能感相对更低,因此其焦虑及抑郁表现也更为明显。因此,对于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及伴发妊娠期疾病、有自然流产史者应给予更为细致全面的围生期心理干预,以提升其自身的分娩效能感,达到改善相关分娩指标的目标。

[1] 吴胡英. 产妇心理状况与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意义及护理干预对降低其发生率的作用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 21(5): 169.

[2] 罗雁冰. 围产门诊系统化管理对初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6): 111.

[3] 郭宗艳, 赵伟, 景琦. 高危妊娠产妇产前负性情绪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分娩结果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6): 345.

[4] 罗小杏, 高延. 孕期应对方式与产妇心身健康的相关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 24(3): 316.

[5] 佘翠萍, 李汉群. 产妇心理状态对分娩质量的影响程度与护理干预[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14): 1330.

[6] Gürber S, Bielinski-Blattmann D, Lemola S, et al. Maternal mental health in the first 3-week postpartum: the impact of caregiver support and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childbirth - a longitudinal path model[J]. J Psychosom Obstet Gynaecol, 2012, 33(4): 176.

[7] McConnell K J, Ridgely M S, McCarty D. What Oregon′s parity law can tell us about the federal Mental Health Parity and Addiction Equity Act and spending on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services[J]. Drug Alcohol Depend, 2012, 124(3): 340.

[8] 张佑清. 初产妇分娩期心理护理对产程的影响[J]. 现代医院, 2013, 13(6): 106.

猜你喜欢

史者生期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子宫内膜息肉刮宫术后复发及对再孕的影响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在肥胖孕产妇围生期的应用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有流产史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女性健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