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穴针刺法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2014-08-31区颖仪张东淑

河北中医 2014年5期
关键词:缺血性针刺神经功能

区颖仪 张东淑 黄 泳

(南方医科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515)

针灸按摩

透穴针刺法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区颖仪 张东淑1黄 泳△

(南方医科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515)

目的观察透穴针刺法对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透穴针刺法干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FIM量表评分均有明显增加(P<0.01),且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及FIM量表评分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及FIM量表评分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对神经功能缺损及功能独立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透穴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肯定而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期肢体神经功能恢复及功能独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卒中;脑缺血;针刺疗法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全部卒中患者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发病后预后较差,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给患者的家庭生活及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压力。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处理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及早期预防再发[1]。如何利用我国特有中医疗法,特别是通过早期干预,为卒中患者寻求更有效的诊疗模式,尽可能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点探索课题[2]。2011-12—2013-03,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透穴针刺法干预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53例,并与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5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5例均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53例,男38例,女15例,年龄37~76岁,平均(55.60±10.46)岁;病程1~13 d,平均(2.58±2.53)d。对照组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21~73岁,平均(57.62±12.25)岁;病程1~10 d,平均(3.10±2.44)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4]中卒中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证实为缺血性卒中。

1.2.2 纳入标准 选择发病在2周以内,生命体征平稳;年龄<80岁;首次发病或既往虽有卒中病史但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能坚持完成疗程者。

1.2.3 排除标准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合并严重糖尿病、高血压或严重心、肝、肺、肾、造血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意识及智力障碍而不能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西医常规治疗。以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循环、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稳定斑块为主,具体方案为:依达拉奉注射液(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342)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2次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516)4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3)20 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20 mg,每日1次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90]75 mg,每日1次口服。

1.3.2 针刺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透穴针刺法干预治疗。头针透刺:百会透曲鬓(双侧)、前神聪透悬厘(大脑病灶侧)。体针透刺:肩髃透极泉、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劳宫、环跳透风市、阳陵泉透阴陵泉、丘墟透申脉、腋缝透胛缝、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膝阳关透曲泉、绝谷透三阴交、太冲透涌泉,均取患侧肢体。肝阳暴亢者加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痰热腑实者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血海、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操作手法:头针透刺,常规消毒后,用28号2寸毫针,按上述穴区分三段透刺,针体与皮肤呈15 °角,至帽状腱膜下,深约40 mm,针下捻转,频率200次/min,每根针捻转2 min,留针30 min,每间隔10 min捻转1次,重复3次[5];体针透刺,常规消毒后,用28号2寸毫针,刺入腧穴,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针尖朝向另一穴位透刺,再行提插捻转手法,务求所透刺两穴均能得气为度,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重复3次[6];配穴均取患侧,常规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每日1次。

1.3.3 疗程 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变化。

1.4.1 神经功能缺损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越低,生活自理能力越强[7]。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1.4.2 FIM量表 FIM量表评分包含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2个维度,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多的一种功能评价量表,FIM的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依赖程度越高;反之分值越高,独立程度越高[8]。完全独立:126分;基本独立:108~125分;有条件独立:90~107分;轻度依赖:72~89分;中度依赖:54~71分;重度依赖:36~53分;极重度依赖:19~35分;完全依赖:18分。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FIM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FIM量表评分比较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FIM量表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FIM量表评分均有明显增加,且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及FIM量表评分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

2.2 2组FIM量表评分评价比较 见表2。

表2 2组FIM量表评分评价比较 例

由表2可见,2组FIM量表评价上的等级变化采用有序分类变量秩和检验对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12,P<0.01),且针刺组的平均秩次(39.49)小于对照组(66.77),说明针刺组对患者功能独立性改善优于对照组。

2.3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比较 见表3。

表3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比较 例

由表3可见,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的等级变化采用有序分类变量秩和检验对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48,P<0.01),且针刺组的平均秩次(42.92)小于对照组(63.27),说明针刺组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急性脑缺血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由于半暗带存在侧支循环,尚有大量存活的神经元,若在超早期或早期能使血流恢复则损伤仍然可逆。因而,及时采用各种积极抢救缺血半暗带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键[9]。一旦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应积极开展康复治疗。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卒中偏瘫康复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脑组织及脑血管病变的恢复,如侧支循环的建立、脑循环改善等;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变化,即脑神经元的相互联系在内外刺激干预下发生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功能上进行自身修改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脑组织的可塑性越强,神经康复的潜能则越大。有相关研究证实,卒中早期是大脑可塑性变化的敏感期[10],在大脑损伤早期给予必要的康复治疗,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数量,促进新血管生成,使突触的链接及轴突树突的分支增多,最终实现脑功能的重组与代偿。而针刺疗法作为一种特殊外周感应刺激,它通过感觉的信号传导与反馈,不断输入和强化应答信息,从而引发脑组织的可塑性变化,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针刺在卒中急性期的干预治疗,不但能改善患者的神志情况和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脑梗死早期的针刺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痊愈率,降低死亡率,且介入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在偏瘫肢体的主动肌没有出现痉挛之前,积极给予必要的针刺可有效减轻脑梗死后肢体痉挛的发生[11]。

中医学认为,卒中临床表现为痰浊瘀血阻滞经络,属本虚标实之病,病机可由于年老体弱,久病气血亏损,积损正衰,导致气虚则运血无力,脑脉瘀滞不通,或阴血亏虚,阴不制阳,内风动越,导致痰浊瘀血上扰清窍,而致病发。透穴针刺法作为一种特殊针法,是指将毫针刺入穴位后,按一定方向透达另外一穴(或几穴)或部位的针刺方法。此法古已有之,在历代医家中多有发挥,并与临床紧密联系。透穴刺法通过一针透多穴,可调节两经或多经之经气,或从阴引阳,或从阳引阴,通过益气血,清痰火,通经络,濡养筋骨的方法,使机体恢复平衡,从而达到壅滞泄、癥结破、阴阳调、气血和的目的。相关研究报道指出,透穴针刺法可通过调节卒中患者的血管舒张功能减轻脑水肿来保护神经细胞,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在使血管再通、改善脑血流、减轻再灌注损伤方面,均有较好效果,达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5]。

本研究中的透穴针刺法由头针透刺及体针透刺2组处方组合而成。头针透刺采用于致顺教授的“于氏头穴丛刺法”[5]:百会透曲鬓相当于标准头穴线中的“顶颞后斜线”,该线贯穿督脉、足少阳胆经以及足太阳膀胱经,对应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投影区,与感觉功能区基本重合,主治感觉功能障碍疾病,如头面部及上下肢的疼痛、麻木、瘙痒等。前神聪透悬厘相当于标准头穴线中的“顶颞前斜线”,该线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以及足少阳胆经,位于大脑中央前回的投影区,与运动功能区基本吻合,主治运动功能障碍疾病,如上下肢瘫痪、运动性失语、面瘫等。通过腧穴透刺更增强了针刺在醒脑开窍、通经活络、平衡阴阳、定志宁神的功效。体针透刺则采用王乐亭教授的“十二透穴方”[6],主治脑中风之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通过一针透两穴,调节两经之经气,且多是从阳经透向阴经,可使阴阳二经之气血得以调节,增强了阴阳二经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了疗效,该组方对气滞血瘀、经脉阻滞、筋骨失约致肢体废用效果尤彰。

本研究结果表明,透穴针刺法能显著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提升患者FIM量表评分,具有肯定而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期肢体神经功能恢复及功能独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针感强、刺激量大、取穴精简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探索应用。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2] 邓树荣,王贤明,李洪韬,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4):470-473,477.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5] 孙忠人,朱路文,于致顺.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C].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2011:567-571.

[6] 陈湘生.秉承王乐亭金针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6-101.

[7]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8] 龙纳,胡秀英.功能独立能力评估量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3):9-11.

[9]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4-135.

[10] 贾子善,吕佩源,闫彦宁.脑卒中康复[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6-110.

[11] 阳期望,欧阳群,张新斐.关于中风针刺介入时机的研究概述[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7):74-76.

(本文编辑:石 康)

Studyofclinicaleffectofcirculationneedlingmethodonischemicstrokeinacutestage

OUYingyi*,ZHANGDongshu,HUANGYong.

*2011Graduate,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Guangdong,Guangzhou510515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circulation needling method on ischemic stroke in acute stage.Methods105 acute ischemic stroke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3 cases in acupuncture group and 52 cases in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cupuncture group received circulation needling method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ent (FIM)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Results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after treatment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P<0.01),FIM score was increased (P<0.01). Descend rang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and ascensional range of FIM score in acupuncture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1). The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Circulation needling method has definite effect on ischemic stroke in acute stage,can promote early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and nerve function independently,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and is a simple,cost-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Stroke; Cerebral ischemia; Acupuncture therapy

※ 项目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 通讯作者: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针灸推拿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515

1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针灸推拿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515

区颖仪(1980—),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学士。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R246.1;R255.2

A

1002-2619(2014)05-0715-04

2013-08-15)

猜你喜欢

缺血性针刺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