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研究

2014-08-30潘爱丽朱昌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利凡诺孕酮胎盘

潘爱丽, 范 彬, 朱昌国

(湖北省鄂州市第三医院 药剂科, 湖北 鄂州, 436001)

中期引产是指妊娠14~27周终止妊娠,利凡诺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线药物,其成功率较高,使用方便,但也往往存在宫颈成熟度不好,患者疼痛时间长,产道撕裂伤发生率高等缺点[1-2]。而本研究中加用米非司酮促进宫颈成熟,加强宫缩,可有效改善上述缺点,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4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需要引产的患者100例,年龄18~40岁,平均(29.1±3.5)岁。妊娠时间13~27周,平均(21.5±3.0)周。入选患者均经腹部B超检查证实孕周并作胎盘定位;无引产禁忌证;无米非司酮、利凡诺禁忌证。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引产前常规查白带常规、肝功能、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胸片均正常,引产注药前行B超检查测定羊水池深度,选择最佳穿刺点。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利凡诺过敏试验无异常后,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凡诺75 mg羊膜腔内注射,实验组先给予利凡诺75 mg羊膜腔内注射,同时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 mg, 24 h后再空腹口服75 mg, 在引产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用药前后行宫颈Bishop评分,观察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排胎时间、总产程、流产效果、产后出血量、副作用。流产效果评定标准:完全流产,胎儿及胎盘完整娩出;不完全流产,胎儿娩出后胎盘滞留;无效,末次用药48 h后妊娠继续者视为无效。

2 结 果

2.1 2组宫颈Bishop评分及宫缩发动时间、排胎时间、总产程比较

用药前,2组宫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用药后实验组宫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用药后,实验组宫缩发动时间、排胎时间、总产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见表1。

表1 2组宫颈Bishop评分及宫缩发动时间、排胎时间、总产程比较

2.2 2组引产效果比较

实验组引产有效率为100%, 高于对照组引产有效率(92.0%), 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引产效果比较[n(%)]

2.3 2组流产后出血量比较

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 h内,实验组平均出血量为(128.5±12.4) mL, 对照组为(158.2±16.2) m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2组副作用比较

实验组50例患者中, 2例出现轻度恶心、眩晕,未经特殊治疗后自行恢复正常。对照组50例中,强直性宫缩伴呕吐2例,给予哌替啶100 mg肌注后症状缓解。

3 讨 论

中期妊娠引产与足月妊娠分泌均需要宫颈达到一定程度的成熟与软化,在强有力的宫缩下,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利凡诺能直接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令胎盘和蜕膜组织坏死,机体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宫颈软化,子宫收缩加强[3]。胎盘坏死后,血中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迅速发生变化(下降),妊娠维持机制遭到破坏,进而达到终止妊娠的作用[4]。

米非司酮为孕酮受体阻滞剂,为新型抗孕激素,并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及抗雌激素活性,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可以与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结合,且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较黄体酮强5倍),抑制孕酮与孕酮受体的结合,导致子宫兴奋性、宫颈软化程度发生改变,拮抗孕酮的抑制子宫肌的作用,进而导致子宫兴奋、收缩的作用[5-6]。沙秀玲[7]研究了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120例患者均引产成功,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产程短,胎盘胎膜残留率低,子宫出血量少。朱婷婷[8]将100例自愿要求中期妊娠引产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并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使用利凡诺羊膜内注入并口服乙烯雌酚,结果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所用引产时间和产后持续出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副反应例数也较对照组相对减少。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可以有效减少因中期妊娠引产的宫缩时间、排肽时间和产程,临床有效率较高,产后出血量少。作者认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中止中期妊娠,可更为有效地软化宫颈,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和相关并发症,改善产后恢复,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引产方法。

[1]薛淑萍.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 2008, 17(9): 793.

[2]刘群, 杨娟.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6, 9(4): 236.

[3]杨华. 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9): 1117.

[4]Hou S P, Fang A H, Chen Q F, et al. Termination of second-trimester pregnancy by mifepristone combined with misoprostol versus intra-amniotic injection of ethacridine lactate (Rivano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hinese trials[J]. Contraception, 2011, 84(3): 214.

[5]Zou LY, Fan L. Induced termination of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 pregnancy in women with scarred uterus[J]. Zhonghua Fu Chan Ke Za Zhi, 2010, 45(1): 17.

[6]陶爱群, 郑小云, 翁梅芬. 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114例临床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 7(81): 419.

[7]沙秀玲.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J]. 首都医药, 2008, 16: 37.

[8]朱婷婷.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50例[J]. 临床医药, 2011, 20(13): 59.

猜你喜欢

利凡诺孕酮胎盘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腹腔血与静脉血β-HCG与孕酮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替代利凡诺终止中晚期妊娠的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65例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