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2014-08-30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肺栓塞状态心理

杨 丽

由于肺栓塞危害性较大,老年肺栓塞患者常出现抑郁状态,影响生活质量,造成患者出现不配合治疗的现象[1]。患者对疾病的愈后不抱有积极心理,并且意志消沉,不能配合治疗,严重影响了自身的生活工作等等,且老年患者单独的药物治疗已无法达到治疗效果[2]。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老年肺栓塞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常规护理方式,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06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接收了160例老年肺栓塞患者,同时符合抑郁症的诊断要求。其中男89例,女71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为66.9岁。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观察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为66.8±2.3岁。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为67.1±1.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与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不仅仅接受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心理护理。①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认知性心理护理:将患者及家属聚集在一起,让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医生与之一起讨论和谈心,找出彼此不正确的观念和思想,互相帮助,让每一位患者主动纠正自己不恰当的消极观念并且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达到增加自信心,调节、控制情绪和行为的目的。对于个别心理严重的患者,进行单独的、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患者聚在一起讨论时,医护人员要努力调节气氛,加强患者间的关系,鼓励患者休息时一起进行下棋、散步、打太极拳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让患者感受到自己仍然充满活力,达到积极对待生活的目的[3];②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经常到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把患者当做自己的家人对待,搞好关系,让患者信任和喜欢自己。当患者出现抑郁情绪时,要耐心的听患者的想法,通过倾诉让患者发泄自己内心不健康的想法,同时还可以给患者讲一些身边幽默趣事或者小故事,通过故事道理鼓励患者建立信心,帮助其解除消极心理[4];③医护人员不仅要常与患者沟通,还应该常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5]。及时对患者家属进行护理知识教育,纠正护理时出现的问题,并将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及应对措施告知家属。同时让患者家属帮助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以及常做身体锻炼,多与患者进行谈心,给予家的温暖,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与支持。患者入院时以及第2、4、6周填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SF-36评分对比,出院前进行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调查。

三、疗效评价

优: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质量十分满意;良: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可: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质量改善不大,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一般;差: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质量变差,患者对护理质量不满。优良率为优占比率与良占比率之和。

四、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χ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定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刚入院时抑郁状态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周、第4周、第6周HAMD量表评定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相对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使抑郁状况显著减轻,见表1。

二、两组患者SF-36评分对比

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见表2。

三、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对比

观察组十分满意占73.75%(59/80),较满意占15.00%(12/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0%(42/80),12.50%(10/80),满意率高出23.75%。观察组一般占7.50%(6/80),不满意占3.75%(3/80),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相对于传统护理方法,患者更加喜欢心理护理干预,见表3。

表1 两组HAMD量表评定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表2 两组SF-36评分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PF:生理机能;RP:生理职能;BP:躯体疼痛;GH:一般健康状况;VT:精力;MH:精神健康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讨 论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为呼吸内科急症之一,病情凶险易复发,临床漏诊病例较多,检出率偏低,严重影响患者预后[6]。正确护理和与恰当的心理干预对患者预后起着积极作用,在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后,患者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医院在及时对患者实施救治的同时加强护理工作,其病死率可明显减少。反之,如果不能积极抢救,肺栓塞的病死率很高,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使病死率降至2%~8%,急性肺栓塞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0.5%,美国每年急性肺栓塞发病数约为65~70 万例[7]。在我国,此病处于逐年增长趋势,且尤其以老年人发病最多[8]。老年肺栓塞临床上表现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心动超过正常值以及呼吸比较急促,临床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花销大[9]。同时有些患者行动不便,有些患者甚至长期卧床,导致患者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担,是家人的包袱,引起患者出现自卑、睡眠质量差和内疚感的抑郁情况[10]。这些情况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十分明显,需要从心理上进行开导与干预,所以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护理要求,应该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从药物以及心理上双重治疗,互相配合,治疗患者身体的同时治疗患者心理疾病,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以及生活质量[11]。

本研究通过对比心理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改善老年肺栓塞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结果发现,HAMD量表评定对比观察组第2周、第4周、第6周均低于对照组,与史振春等[11]报道结果相一致,提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抑郁状况显著减轻。这可能是因为医护人员常去患者病房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患者谈心,发现患者有抑郁状态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开导解决有关[12-13]。同时医护人员鼓励患者经常在一起举办娱乐活动,有共同的话题与经历,聚在一起时时光是美好的,患者心情自然愉快起来。还有家人的关心与陪护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己家的温暖,幸福的感觉也能降低抑郁状态[14]。来自家庭成员的关爱,对患者于无形中形成鼓励和信念支持,增强了与病魔战斗的勇气及意志,使老年患者发自心底的希望健康生活从而减轻疾病对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家庭成员的鼓励对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念起到了正能量的作用。

老年肺栓塞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15]。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而对老年患者的关爱及生活质量的关注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家庭的重视,作为救死扶伤富有神圣责任的医护工作者,更应该关注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16]。本研究通过SF-36评分对比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均高于对照组,与李强等[14]的报道一致,提示对老年肺栓塞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这可能是因为通过医护人员的干预,老年患者了解到了肺栓塞的基本健康知识,学会保健、饮食、用药以及应急突发状况的能力。同时心理护理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的病情保持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生活幸福,一切都在向着良性发展,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7-18]。另外,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高出23.75%。全小冬等[18]也有过类似报道,说明相对于传统护理方法,患者更加喜欢心理护理干预[19-21]。这可能是因为医护人员用心的护理,对待患者就像对待家人一样,让患者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真心与诚意,医患关系良好,彼此信任喜欢,患者对护理质量自然很满意[22]。

老年肺栓塞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龙 梅, 蒋援非, 马灵灵, 等. 心理干预对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 中国康复, 2011, 26(1): 69-70.

2 于 晨, 刘欣娟, 黄 菊, 等.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6):670-680.

3 缪 燕. 胃肠镜检查中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27): 153-155.

4 李淑芬, 胡炜君, 钱秀娟. 妇科病房中实施家庭式沟通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3, 16(5): 539-540.

5 叶兰英. 浅谈护士与住院患者家属沟通的必要性与对策[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 25(3): 321-322.

6 任爱凤. 急性肺栓塞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 (10): 1644-1645.

7 陆再英, 钟南山. 内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62-98.

8 汪家坤, 吴 艳, 惠复新. 老年肺栓塞69例诊治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19): 3823-3824.

9 杨 坚, 张维录. 老年肺栓塞实验诊断研究现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1): 176-178.

10 季 虹.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8): 1429-1430.

11 史振春, 刘丽霞. 心理护理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 2012, 25(5): 343-345.

12 赵素敏.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3): 233-235.

13 Fassett RG. Current and emerging treatment options for the elderly patient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Clin Interv Aging, 2014, 9: 191-199.

14 李 强. 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 四川医学, 2013, 34(5): 781-782.

15 龙 梅, 蒋援非, 马灵灵, 等. 心理干预对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 中国康复, 2011, 26(1): 69-70.

16 周海旺, 高 慧, 杨晓萍. 上海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J]. 人口与发展, 2009, 15(1): 87-94.

17 董银梅.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 安徽医学, 2013, 34(7): 1020-1022.

18 全小冬, 伍艳靖, 邓若清. 积极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7): 783-785.

19 钟 勤, 黄颖健, 柳宏林, 等. 膀胱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护理研究现状[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16): 102-104.

20 李 阳.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13, 12: 1880-1882.

21 Leye MM, Diongue M, Faye A, et al. Analysis of free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the context of the "Plan Sésame" in Senegal [J]. Santé Publique, 2013, 25(1): 101-106.

22 褚玲玲, 谢刚敏. 心理护理的概念及成分研究进展[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0, 3(1): 59-61.

猜你喜欢

肺栓塞状态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状态联想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