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X线与多层螺旋CT影像分析

2014-08-30王丽华宋庆花刘英慧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片状胸片高密度

王丽华 宋庆花 刘英慧 刘 凯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生儿肺损伤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肺泡和肺内血管发育受阻的一种慢性肺部疾病,主要见于早产儿,特别是小早产儿。近几年,随着围生医学的进步,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也明显提高,BPD的发病率也有所升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0年至2013年诊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5例患者的X线与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以期尽早地发现和诊断BPD。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35例BPD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最小胎龄26周,最大胎龄35周,平均胎龄31.5周。最低出生体重0.83 kg,最高出生体重2.8 kg,中位出生体重1.9 kg。主要症状为生后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阳性,血氧分压低。入院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21例,吸入性肺炎6例,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MAS)2例,新生儿窒息3例,超未成熟儿2例,足月小样儿1例。23例持续约2~16 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之后改用正压通气和面罩给氧,其中5例拔管后1~2 d再次气管插管,6例出院后7~20 d再次入院治疗。8例面罩或鼻导管吸氧,4例轻度呼吸困难,吸低浓度氧或不需吸氧,治疗期间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不能离氧。35例患儿均治疗28 d或胎龄矫正至36周后仍不能离氧,见表1。

二、研究方法

BPD的诊断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主办的研讨会上制定的BPD统一诊断标准为根据[1]。

使用设备X线片为GE公司CR床边机,DR摄片机,CT为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参数: 120 kV, 180 mA,FOV 196 mm, 层厚3 mm,层间距1.5 mm,自肺尖扫至肺下叶消失层面。所有X线片、CT片均由三名主治以上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阅片并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表1 一般人口学资料

结 果

临床诊断BPD的35例,患儿都在出生后1~2 d内行第一次胸片检查,7例仅见两肺纹理增多、模糊,6例双肺透光度略减低,5例双下肺野见斑片影,15例NRDS(Ⅱ-Ⅳ级),2例MAS。经临床治疗28 d后,35例患儿仍不能离氧。2~14 d复查胸片2~4次,24例患儿胸片较前有所好转后肺部又出现斑片影或透光度减低,6例患儿一直好转不明显,5例患儿双肺纹理模糊,未出现斑片影及肺透光度减低或增高。14 d~18个月复查(其中3例患儿出院后反复入院治疗,1例至4个月,1例至13个月,1例至18个月),3例胸片仅见两肺纹理增多、模糊,两肺透光度尚可,9例双肺透光度略减低, 肺野内中带模糊斑片影(图1),8例见片状高密度影,肺透光度不均匀(图2),3例见网格影、线状高密度影,肺膨胀度略增高,12例见纤维条索影及条片状高密度影,肺大泡,肺膨胀度增高(图3、4)。26例行CT检查,其中24例CT检查在出生后10 d至4个月间进行,2例分别在13个月、18个月时又因第三次患肺炎再次入院检查。26例中5例表现为肺透光度均匀减低(图1),其中2例见支气管充气征,3例见片状实变影,(图2)。6例见网格影、索条影、小斑片影,间伴少量透亮小囊腔,肺膨胀度略增高,(图3、4)。7例见多发大小不一囊泡状透亮影,成蜂窝状,并见斑片状实变及肺不张,肺膨胀度增高(图5)。5例见纤维索条、肺大泡,条片影,肺膨胀度增高。CT对观察网格影、线状高密度影及大小状透亮影的范围及大小明显优于X线片,见表2。

表2 X线、CT影像(例)

图1 胸片及CT

图2 胸片及CT

图3 胸片及CT

图4 CT

图5 胸片及CT

讨 论

BPD是由196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影像科医师Northway等[2]首次报道并命名。BPD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Northway等[2]认为该病多数继发于NRDS,对NRDS的患儿进行高浓度的吸氧及机械通气治疗,与BPD的发生关系密切。现在大多数学者对BPD的发生、发展进行研究后认为,多种因素可导致BPD的发生,特别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高浓度氧吸入、机械通气气压伤或容量伤所致肺损伤,以及在NRDS的基础上肺部感染或单纯的早产儿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等各种因素对发育不成熟的肺所致的损伤,以及损伤后肺组织的异常修复,都可能导致BPD的发生。在各种因素中肺发育不成熟与BPD发生的相关性最大[3]。Northway等[2]将BPD分为四期,分别表现为:Ⅰ期,胸片肺野透亮度下降,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不清,CT可见两肺野成毛玻璃状透光度减低,广泛的网格影、条状密度增高影等;Ⅱ期,胸片可见大片状实变影,不按肺叶、肺段分布,CT检查部分实变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征;Ⅲ期,胸片及CT可见多发的大小不一囊泡状透亮影,两肺呈蜂窝状,肺膨状度增高,可有小面积的肺不张;Ⅳ期,胸片及CT可见两肺纤维条索影,广泛分布,并有数个或多个肺大泡,肺气肿明显。本组35例患儿,病程各阶段分期并不如Northway分期那样明确。9例双肺透光度略减低同时可见模糊斑片状实变影,6例见网格影同时伴有透亮小囊腔,肺膨胀度略增高,12例见纤维条索影及条片状实变影。本组分期不如Northway分期那样明确的原因可能与与近年来对可能早产的孕妇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胎儿肺成熟,早产儿出生后应用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需要机械通气的患儿采取保护性机械通气、对早产儿进行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有关。有报道CT影像最常见支气管壁的增厚[4],在我们26例CT检查中没有见到,是否与16排螺旋CT在观察小婴儿的支气管壁增厚方面有局限性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胸片和胸部螺旋CT对BPD的诊断各有优势。胸片检查患儿不需要镇静,可重复性好,费用低、辐射剂量少;胸部螺旋CT分辨率高,行<2 mm薄层扫描,在诊断早期病变和各种间质性病变方面优势明显,可协助临床诊断早期BPD[5-6]。通过本组35例胸片及CT影像所见可以看出CT对观察网格影、线状高密度影及大小囊状透亮影的范围及大小明显优于X线片。在35例患儿中有2例患儿18个月时因第三次患肺炎入院治疗,胸片仅见肺纹理粗乱,肺透光度略高,较6个月、1岁时的胸片表现明显好转,而CT仍可见双肺散在纤维条索影(以肺尖和双下肺野为主)和胸膜下的泡状透亮影及肺外周的条状透光度增高,可见CT不仅在发现早期BPD方面具有优势,在对BPD的长期预后的观察中也较胸片有较大的优势。

随着围生医学和NICU医学的进步,近年来经典、严重BPD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7-8],Jobe等[9-10]研究发现,BPD多发生在出生体重小于1 kg的早产儿,并且患儿出生后仅有轻度的肺部症状或没有肺部疾病, 不需要机械通气,只需要吸入低浓度氧或不需要吸氧,但患儿在住院期间逐渐出现不能离氧,并且需氧时间持续超过纠正胎龄36周,此类患儿所患BPD又被称为新型BPD(NewBPD)。我们搜集的35例中有3例这样的早产儿,还有1例是足月小样儿(体重1.5 kg)。NBPD病理改变以肺的微血管和肺泡发育不良为主要特征,肺微血管形态异常,肺泡结构简单化、肺泡体积增大、数目减少,而肺纤维化之纤维索条较少,肺泡及气道较轻,X线及CT主要表现为散在分布的透光度增高区、线状高密度影和胸膜下三角形高密度影[11-12]。

无论是经典BPD还是新型BPD,X线及CT影像都可见到较典型的异常征象,结合临床病史可做出早期诊断,对临床及时干预,预防减少严重BPD的发生可起到一定帮助[13]。

参 考 文 献

1 Jobe AH, Bancalari E.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NICHD-NHI.BI-ORD Workshop[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 163(7): 1723-1729.

2 Northway WH Jr, Rosan RC, Porter DY. Pulmonary disease following res-pirator therapy of hyalinemembrane disease: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J]. N Engl J Med, 1967, 276(7): 357-368.

3 廖玲洁, 罗小平.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研究的新进展[J]. 中华儿科杂志, 2004, 42(3): 231-233.

4 Mahut B, De Blic J, Emond S, et al.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 in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and correlation with lung function[J].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07, 92(6): F459-F464.

5 Sarria EE, Mattiello R, Rao L, et al.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chronic lung disease of infancy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J]. Eur Respir J, 2012,39(4): 992-999.

6 吕 勤, 蔡 成.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治现状[J]. 现代实用医学, 2011, 23(6): 610-612, 658.

7 黄秋妹, 游爱萍.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8例临床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 2013, 35(2): 59-60.

8 Jobe AJ. The new BDP: an arrest of lung development[J]. Pediatr Res, 1999, 46(6): 641-643.

9 Jobe AH, 吕 勇. 肺发育和肺损伤-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1, 3(4): 345-347.

10 Ochiai M, Hikino S, Yabuuchi H, et al.A new scoring system for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chest for assessing the clinical status of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J]. J Pediatr, 2008, 152(1): 90-95.

11 Greenough A, Long-term respiratory consequences of premature birth at less than 32 weeks of gestation[J]. Early HumDev, 2013, http://dx.doi.org/10.1016/j.earlhumdev.2013.07.004.

12 Tonson la Tour A, Spadola L, Savegh Y, et al. Chest CT in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correlations[J]. Pediatr Pulmonol, 2013, 48(7): 693-698.

13 张家云, 江魁明, 董天发.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X线表现[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25(12): 1807-1808.

猜你喜欢

片状胸片高密度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数值计算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片状电阻器开短路失效模式浅析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看X线胸片的六大要点你掌握了吗?
有机物凝胶—助熔剂法制备片状钡铁氧体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