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解剖学记忆力提高的途径

2014-08-30薛亚忠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1期
关键词:记忆力解剖学阑尾

薛亚忠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试论解剖学记忆力提高的途径

薛亚忠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本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笔者根据解剖学记忆内容繁多的学习状况,疏理总结出便于医学生具体实践的方法,既指向学习中认知及总结各个环节,又提示医学生注重科学学习方式的养成。

解剖学 记忆力 提高 途径

解剖学是运用记忆方法学习较多的一门学科,又是医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学生对新的专业知识学习方法还不适应,总会为众多的专业名词、概念而犯愁,教学反馈中听到最多且大致相同的一个声音就是:“记不住”。那么如何提高记忆力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困难,谈一点我的想法。

1 重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

实验证明:“视觉和听觉是吸取知识的主力军,据专家统计,在我们所记住的东西中,有大约85%是通过视觉记住的,11%是通过听觉记住的”。百闻不如一见,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直观的学习方法加以理解,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特别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形态就离不开直观,通过直观的学习,在头脑中有了形象,记忆就容易多了。

直观学习即在尸体、标本及活体上学习。并在学习中注意以下关系:(1)观察尸体标本时不但要注意观察单个器官,还要提醒学生注意人体的整体性,如观察胃的位置、形态时,要注意观察胃与贲门连接食管,以幽门连接十二指肠及胃的毗邻情况。(2)观察标本的一般情况时要指出特殊性。如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后,要知道区别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3)活体表面标志在解剖学的学习中非常重要,教师应在教学中提示和鼓励学生在身体上寻找、触摸一些重要的标志,如胸骨角、髂嵴,面动脉、颞浅动脉的止血部位等。在学习胸、腹部标志线时不访提示学生在身体上“描出”这些标志线和分区,将这些线条清晰的记在脑海里,从而扪及器官的位置,如阑尾麦氏点,可将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三等分,在中外1/3交点上辨认,并扪及阑尾根部位置等。还可提倡相互观察、辨认,如咽峡、舌粘膜、虹膜、瞳孔等可让学生相互观察或自己对着镜子观察。(4)同时应注意尸体、标本、活体三者的统一,如在标本上弄清胸骨角,在尸体上辨认肋弓,那么在活体上就应该能触摸辨认。

2 重视学习内容的规律性

解剖学名词、概念繁多,对于一个刚开始专业学习的医学生来说更是显得枯燥和零乱,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时时注意总结,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通过归纳总结,分析综合,得出一定规律,有助于记忆,并可保持较长时间不会遗忘。如学习完内脏学后,通过比较综合,可得出输尿管、男性尿道、食管都有三个狭窄,将其比较后记忆;还有,可压迫止血的动脉有哪些?位置在哪里?在身体上可触摸得到的重要骨性标志是哪些?等等这些具有归纳性的问题;另外,在每一次课后,每一章节和每一系统学习完毕,可写出课后小结、章节小结和系统小结,将相近或相关内容小结,学会运用线条、图表、箭头等形式归纳。

3 重视学习的联想性

记忆是以联想为基础的。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浦罗夫认为:“记忆要靠联想,记忆的一种主要机能就是在有关经验中建立联系,思维中联想越活跃,经验就越牢固,经常地形成和运用联想,可提高记忆效率”。因此,教师应该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广泛联系生活与原有知识,形成联想,帮助记忆。

解剖学教学中,可形成及运用很多联想,如讲到心脏时,就可以联想气筒的原理,理解瓣膜的开关,血流的方向。讲到循环系统,可将动脉视为一个供水系统,静脉回流的途径恰如滴水汇成小溪,汇成河流,汇成江、海的途径。讲到子宫位置的“艰难”就要联想到胰腺位置的“舒服”。

4 重视知识的趣味性

学习受一定动机支配,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往往就是兴趣,兴趣来源于知识的趣味性。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将深奥的道理简单化,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授胰腺的位置和毗邻时,可将胰腺看成是一个懒汉,它整天总是横躺着,拿十二指肠下部作枕头,拿胃来作屏蔽,将“脚”跷到脾门上,但他并非在睡大觉,而在不断地分泌胰液、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讲授子宫的前倾前屈位时,可拟为“低头哈腰”。讲授解剖学姿势时,学生可做一个标准姿势,边做边学,让学生记忆犹新。

5 适当联系临床

学习解剖学的目的就是要服务于临床,而联系临床又能更好地促进解剖学的学习,因此,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适当地结合临床知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使课堂变得活跃,增加学生的求知欲,还可满足学生对临床(疾病)的好奇心,教师在讲解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开展解剖学相关知识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理解、拓宽思路,同时能使学生加深记忆,例如以肾结石滞留易发生的部位的临床问题,引出对输尿管三狭窄的解剖学知识的学习;以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问题,引出阑尾麦氏点和阑尾根部体表投影的解剖学知识的学习;以胸膜腔积液引流部位的临床问题,引出肺和胸膜下界解剖学知识的学习等。这样把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有针对性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记忆。

总之,在解剖学教学中,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也多,诸如将所要记忆的知识编成简洁明快,顺口押韵的歌诀等;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学习中要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应该重视学习的直观性、内容的规律性、学习的联想性、知识的趣味性、适当联系一些临床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记忆力。

[1]张子明,张宇新.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初探[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4):529-530.

[2]林丽,任安经,袁文俊.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医学生素质与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20.

[3]于天夕.浅议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记忆方法[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7(4):68-69.

[4]张占栋.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J].考试周刊,2010,1:239-240.

薛亚忠(1965.3),男,高级讲师,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记忆力解剖学阑尾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你的记忆力好吗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超强记忆力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