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培训中心在护士培训中的效果分析

2014-08-29任红刘兰祥王霜

河北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培训中心全院学历

任红 刘兰祥 王霜

·护理研究·

护理培训中心在护士培训中的效果分析

任红 刘兰祥 王霜

护理培训中心;护士培训;护理管理;方法

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给护理事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这就更加呼唤护理专业价值、专业内涵的展现。护理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能力来承担相应的责任[1]。所以,培养建设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人才队伍,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2]。自2009年以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护理部根据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要求,结合我院护理队伍现状,围绕“年有计划、月有讲座、周有培训”的目标,加强和改进护士在职培训方式方法,成立了护士培训中心,逐步完善护士培训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优化实施方案,开拓创新,务求实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所有护士为研究对象,全院护理人员836人,平均年龄(34±8)岁,其中男护士41人。

1.2 方法 护理培训中心对全院护士进行护理三基培训、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等护士培训工作,针对不同的培训目标,采取了相应的方式方法和举措。

1.2.1 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是规范化护士培训的有效保障:自2009年以来,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护士培训管理体系和相关规章制度,为了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推进护理培训工作上一新台阶,我院还专门成立护理培训中心,设一名护士长,由具有丰富管理培训经验、业务水平高的护士长担任,护理部主管科研教学工作的副主任主抓,护理部干事、科护士长和病区教学骨干护士长为成员,专门负责护士培训、指导、考核、质量监督等工作。并在执行过程中利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各项培训方案,严格考试考核及激励机制等,形成一个长效管理机制。

1.2.2 护理三基培训:将护理教学的几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如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对全院护士进行定时分层次培训。培训前后采取理论+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分,评分方法采用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授课形式:①增加师资力量每月每项培训内容由原来一位授课老师承担,变为由现在的两位老师承担,既一名授课老师、一名操作指导老师,两者配合完成授课任务,其目的是避免知识点和操作步骤的遗漏,使操作动作更加规范、标准,操作程序更加连贯。②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现场教学,结合现场示范演练,体现直观真实效果。首先利用多媒体幻灯形式进行理论部分的讲解,三基理论知识部分要求授课老师制作课件、内容全面、拓展相关知识面、知识点新颖科学、图文并茂、生动易懂,这样可以巩固和丰富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增加其理解与认识、便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同时技能操作部分要求操作指导老师按照授课老师的讲解,遵循省及卫生部下发的操作标准手册,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现场演示,并分解讲解演示每个步骤、每个动作,并将健康宣教知识自然、贴切的融入到整个护理操作过程中,变无声操作为有声操作,让患者真正感受到优质护理的人性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③充分利用我院信息化办公系统,将培训的各项操作录制下来,课后发到我院OA网上,影像资料便于广大护士课后正确学习和规范自我训练,改变了过去上课听讲明明白白、课后学习训练不清不楚的现象。护理部每月或年底对参加培训的各级人员进行统计并通报,凡对参加护理三基培训并完成所要求项目的人员,由护理部颁发“培训证书”。每半年结合护理三基培训的项目进行1次考试考核,每年举办1次全院护理技能大赛,验证培训效果,并将考试考核成绩,录入护理技术档案。改革后的培训模式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内容上更加系统、流程上更加合理化、管理更加科学、凸显了护理培训中心的管理效果。

针对继续教育培训,以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护理继续教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自我培训的方式,以多媒体授课、提问、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讲座。如:举办多种形式的院内学术讲座,针对临床护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护理工作的需求、护理学科新进展、进行专项讲座;参加各种形式的护理学术活动及短期培训班;每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派专科优秀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鉴于护理人员学历水平基本偏低的现象,鼓励护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历提升教育,不断提高学历层次; 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总结护理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了解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新动态等。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2009至2012年各年操作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之间操作成绩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理论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2010年与201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理论的平均成绩2010年与2011年高于2009年,2012年高于前三年。2009至2012年各年理论与操作成绩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年份操作成绩合格率(%)理论成绩合格率(%)2009年(n=503)85±657.8574±1334.002010年(n=615)89±496.9186±498.052011年(n=633)90±398.7386±598.742012年(n=703)93±399.4391±599.29F(χ2)值300.52739.78573.411347.96P值0.000.000.000.00

2.2 全院护理人员学历上升情况 本科学历比例由2009年的27.46%上升到2012年的38.04%,研究生由2009年的0.16%(1名)上升到2012年的0.48%(4名),而且报考在读研究生的人数由2009年的0.32%(2名)上升到2012年的2.51%(21名),成立护士培训中心后,全院护士的学历层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水平有所提高。见表2。

表2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09与2012年在职护士学历层次比较 人

2.3 科研能力提高情况 2009年我院护理院级课题立项仅有5项,2012年立项达18项;2009年在省级以上正规杂志发表的护理科研论文仅11篇,2012年达45篇,逐年增加。全院科研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护士的理论、技术水平改善情况 实施规范化护士培训后,2009至2012年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平均成绩呈整体上升趋势,理论平均成绩由2009年的73.78分提高到90.72分,技能操作考试平均成绩由2009年的85.39分提高到92.66分(P<0.05)。合格率逐年提高,由57.85%提高到99.43%(P<0.05),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从业水平。充分发挥护理培训中心管理组织的作用,改革了培训方法、加强了培训师资力量、本着以考促学的原则、以验证培训的效果,不断修改完善考试考核规章制度、严肃考场纪律、制定各种奖励机制,极大地转变和端正了护理人员对待培训与考试考核的态度,逐渐提升了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服务水平[3]。

表3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09与2012年在职护士科研能力比较 项

3.2 全员护士学历层次上升情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促使护理院校的转型与升级,以培养较高学历的护理人才为导向,近几年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的护生增多,我院也特别重视护理队伍人才建设,一方面,尽量招聘一些较高学历护理毕业生;另一方面,医院成立了护理培训中心,实施规范化在职护士培训,有计划、有目的、有导向的组织和带动全院护士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护士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弥补和提高了我院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4]。2009至2012年我院护理本科学历人数持续上升,研究生由2009年的1名上升到2012年的4名,而且报考在读研究生的人数由2009年的2名上升到2012年的21名,学历水平呈逐年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全员整体素质。规范化护士培训是继初始专业教育毕业之后,提升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的切实有效途径[5]。

3.3 科研能力提高情况 全员护理整体素质提高,为护理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护理培训中心针对我院护理科研论文水平薄弱现状,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科研领军作用,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举办各种形式的科研论文讲座,积极带动全院护士进行论文撰写,参加科研活动,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科研潜力,科研意识和水平逐年提高。2009年我院护理院级课题立项仅有5项,2012年立项达18项;2009年在省级以上正规杂志发表的护理科研论文仅11篇,2012年达45篇。

3.4 护理队伍人才成长情况 由于护理培训管理体系的完善与管理力度的加强,由于全面、系统、规范化的护士在职培训方法有效[6],近年来,培养训练出一批基础知识扎实、技能操作过硬、理论知识丰富、综合素质优良的护理人才,成为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在2012年河北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护理技能竞赛活动中》,我院14名选手在40家医院、7个专业组的560名选手角逐中,以团体总分第四名、3个专业组获奖、10名护士分获不同个人奖项的优异成绩。此外,培训还带动了护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锻炼和造就了一批护理教学型人才。为医院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护理人才队伍。

护理培训中心的成立,加大了规范化护士培训力度、保障了护士培训切实有效的落实,进而全面培养和提升了全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统一了护理操作标准、规范了护理操作程序、提高了护理技术水平、改善了护士的应急能力、加强了护理人员临床实践水平,促进了护理人员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保障了护理安全,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为护士向患者提供优质专业化的护理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职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培训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培训面较广,护士分层培训方面做的不够细、不够扎实,仍需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培训模式努力。

1 龚超,杨文秀,徐霁,等.我国城市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616-3619.

2 吴菊芬,华皎,谢晓颖,等.多元化培训路径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8-29.

3 李星梅,刘秀芝,郭建新.规范化培训对低年资护士职业能力的影响.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41-742.

4 朱清文,马智群,周立智.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全科护理,2010,8:2691-2692.

5 奚燕萍.在职继续护理教育对护士能力培养作用的比较.齐鲁护理杂志,2002,8:574-575.

6 刘丹,常虹,周海燕.职业韧性培养对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455-3457.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3.065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R192.6

A

1002-7386(2014)03-0461-03

2013-05-18)

猜你喜欢

培训中心全院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首都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简介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森浦上海展示培训中心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五行真经(9)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北京市劳保所培训中心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