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位分级管理模式下护士分层培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2014-08-29李春英

河北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护理部层级专科

李春英

·护理研究·

岗位分级管理模式下护士分层培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李春英

岗位分级管理;护士;分层培训;培训体系

护士培训目的是促使护士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四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护理学的对象、范畴、目标和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护理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如何培养实用型的、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才将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2]。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开放床位831张,承担本科及专科护理教学和实习任务,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改革创新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我院护理队伍迅速壮大,护理人员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和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护理队伍,我院于2010年以来针对现有护理人力资源状况,结合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的分级管理进行护士分层培训,培训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护理人员588名,男17名,女571名;年龄:20~25岁243名,26~35岁281名,36~45岁40名,46~55岁24名,平均年龄28.26岁;学历:中专16名,大专453名,本科119名;职称: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11名,主管护师57名,护师195名,护士323名;层级:N0 74名,N1190名,N2 162名,N3 111名,其他非临床岗位51名。

1.2 方法 (1)分级管理办法。首先根据护士的学历、年资、职称及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对护士进行全面评价,并按各层级能力要求、职责及晋级条件将护理人员分为N0、N1、N2、N3、N4(专科护士)五级。(2)分层培训及考核方法。首先建立由护理部-科-病区组成的三级护理培训体系,并搭建由岗前培训、三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分层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专科护士培训及护理管理人员培训的护理培训框架。在分层培训中,不同层级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考试考核方式,护理部-科-病区依据上述内容制定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办法和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各层级按理论和技能进行考试考核:科室培训小组根据培训计划对N0、N1护士每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考核,对N2护士每两月进行一次理论和技能考试考核,对N3护士每季度考试考核1次。护理部根据三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对N0、N1护士每季度进行考试考核一次,成绩记入个人档案;根据培训内容及指定教材对N2、N3护士每半年组织考试考核一次,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专科护士培训内容按《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积极参加专科学术小组讲座,院外进修学习或专科护士培训,达专业(科)护士要求,每两年由护理部进行理论、操作及科研水平考核,对其专科护士能力进行复核。

1.3 效果评价 对我院2010至2012年分层培训的588名护士,分层培训前(2007至2009年)与分层培训后(2010至2012年)的理论和技能考试考核成绩、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理论和技能考核以100分为满分,理论 85分为合格,90分以上为良好;技能90分为合格,95分以上为良好。对分层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科室每月进行问卷调查,护理部对全院所有病区每季度进行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年度不同层级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各层次护士2010至2012年理论和技能考试考核成绩均值逐年上升。见表1。

表1 各年度不同层级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分

2.2 各年度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各层次护士2010至2012年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逐年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年度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3.1 岗位分级管理模式下的护士分层培训使护理培训更加科学、完善和规范。护理部的基础培训,各大科及病区的专业培训搭建了全方位的培训框架。护理部通过每月一次的理论讲座和技能操作完成基础培训;大科由科护士长组织完成本科/片区的专科知识培训;通过在N3护士中选拔总带教,由病区护士长和总带教完成病区的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上述分层培训体系的建立,强化了岗前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角色转换能力和适应能力;巩固了青年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分层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专科护士培训,使护理专业更突出专科特色,提高了护士专业技能。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层次培训发挥了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使护理“三基”考试考核成绩逐年提高,提高了培训效果。

3.2 护士分层培训的实施及培训方式方法的创新,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专科护理水平。我院护理部依据护理人员层次结构和各层级特点以及医院护理专业发展水平,调整培训重点。结合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岗位需求,制定培训目标,根据培训目标设置培训内容。N0护士以岗前培训的职业教育、沟通礼仪、制度职责、流程预案、基本技能为重点; N1护士以“三基”规范化培训为重点,强化基础护理;N2、N3护士以专科护理为重点,强化分级护理、危重症护理、专业护理和护理教学;专科护士以专科/专业领域护理,指导临床护理、护理研究、护理教学和进行护理行政管理实践为重点。结合临床实践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更适应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学习需求,增加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性,在临床实践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临床科室在病区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护理质量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合格率逐年提高。专科护士通过护理学术小组活动,组织护理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提升了专科护理水平,使我院在护理科研、论著、论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系统的护士分层培训,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3.3 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建立,深化了以“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的综合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对护理工作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而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关系到对病人的护理效果[3]。在加强护士专业化培训的同时,注重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始终,突出强调人性化服务的特色,将护士礼仪、文明规范言行和沟通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各个环节,使病人真正感受到护士的体贴和关怀,融洽了护患关系。从表2可以看出,分层培训体系的建立,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3.4 岗位分级管理模式下的护士分层培训是护士队伍自身建设和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护士队伍的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通过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建立,使各层次护士取长补短,提高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N0、N1护士的三年规范化培训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了沟通交流技巧,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N2、N3护士的培训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加强了危重症病人的护理,保证了护理安全;通过对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多渠道学习,使其拥有深厚的专科知识,果断的决策能力和扩展临床实务的能力[4],提高了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促进了护理专业的发展。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护理人员的考试考核成绩、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逐年上升,说明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培训中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分层级管理模式下的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护理工作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是护理改革和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需要。以不同层级岗位职责和岗位需求的护士分层培训,满足了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提高了培训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虽然我们在护士分层培训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专科护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以及专科护士的培养方向和培训上仍有待完善,因此,为适应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探讨培训内容与方法的对应性和适应性以及护理专科发展的必要性,是每个护理管理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1 林菊英主编.医院管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8.

2 陈善泽,林征.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护理能力评估的实施与评价.江苏医药,2010,36:988-989.

3 田玉凤,李茶香.三级教学医院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法及效果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2,2:211.

4 黄金月主编.高级护理实践导论.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3.063

072750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护理部

R195

A

1002-7386(2014)03-0457-02

2013-09-12)

猜你喜欢

护理部层级专科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