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必上的死亡课程

2014-08-28界文

公务员文萃 2014年8期
关键词:佛陀恐惧意义

界文

美国1973年就有600所大学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其受欢迎程度仅次于性教育

一位伤心至极的母亲,在几近疯狂的情形下来哀求佛陀,希望他能现大神通,把她死去没多久的孩子救活,她说出很多原因来说明她的小孩为何尚不当死。

佛陀当时可怜这位母亲,并没有拒绝她的要求,也没有去和她讨论其子到底该不该死。佛陀答应了这位母亲的要求,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她必须在太阳下山以前带三粒芝麻来见佛陀,而这三粒芝麻需来自三个从未死过亲人的家庭。

这位母亲闻佛所言大喜,觉得佛陀真是好人,于是,就开始到村落中挨家挨户地去乞求芝麻了。

太阳下山的时候,这位母亲拖着疲倦的身子来见佛陀。她虽仍很哀伤,但她的眸子里有了另一种光芒。她已不再要佛陀替她把儿子救活了。因为她跑遍全村,却求不到一粒没有死过人的家产的芝麻,谁家没死过人呢?她看清了一个事实,就是死亡只是生命与人间的真相。而且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每一个母亲都一样,死神并没有对她格外不公。佛陀用了一种无言的方式,使她认识了生命,接受了死亡。她了解到了不只是她的儿子,就连她本人,就连佛陀也都一样,有一天是会离开这个世间的。于是,这个母亲见了佛陀,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谢了佛陀就离开了。

死亡面前的众生相

鲁迅曾经有一篇文章,说有一家生了儿子,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能升官,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能发财,于是皆大欢喜。这时有一个人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结果,他被打了出去。

中国人对于死亡的话题总是回避,并且在社交中设置了种种禁忌来回避它。这实际上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不接纳。据说,很多癌症病人最后并不是死于病症,而是死于恐惧。生命无常只是一个事实,但真正给人带来痛苦的,恰恰正是对这个事实的焦虑、恐惧。

还有一种对死亡的心态,很常见,就是断灭论。断灭论者认为既然一切无常,人生必死,则一切皆无意义。由此产生两种后果:一些人会变得意志消沉,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与热情;而另外一些人则变成及时行乐,沉溺于纵欲之中。

从表面上看,二者似乎是相反的两种表现,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念及死亡的幻灭感,而放弃了人生应有的努力,丧失了彰显生命价值与意义的热情。

这种偏差实际上是过于执著于死亡带来的虚幻感,却忘了生命虽然是无常迁变的,但也有其本身存在的意义。正如电光虽然短暂,但也有照亮世间那一刹那的存在,由此不能说它没有意义。

而另一些对生命意义缺乏理解的人,常常会以为追求欲望的满足即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其实,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欲望,欲望只能越刺激越大,它永远没办法得到完全的满足,所以,古语说“欲壑难平”。纵欲者往往会一直处在渴求—短暂满足—厌倦—又产生新渴求的无止尽循环之中,却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与满意。

以下思维死亡的方式并无益处:想到自己喜爱者的死亡,而生起悲伤;想到自己怨敌的死亡,而生起欢喜;想到自己的死亡,生起恐惧;思维无关者的死亡,而感觉漠不关己。

这四种对死亡的思维方式,其实并未真正去思考死亡本身,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把关注的重点集中在自我得失上,由此产生各种或悲或喜的情绪跌宕。

《清净道论》中强调要正确修习“死随念”,简单地说,就是不计算、不考量死亡给自己带来什么或失去什么,而是要通过人生必死的事实,去领悟生命短暂流变的真相,生起智慧,由此能够理性地放下该放下的东西,而充分地去把握应该把握的东西。

死亡课程

在西方有一种课程叫死亡教育。Herman Feifel 1959年发表第一部死亡教育的代表著作《死亡的意义》; 1963年,Robert 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首次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1970年,第一次死亡教育的研讨会在明尼苏达州的哈姆莱恩大学举行,之后死亡教育渐受重视。美国1973年就有600所大学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其受欢迎程度仅次于性教育;而发展至1976年,除了有1500所中小学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外,还成立了“死亡教育与谘商协会”,这是美国最重要的死亡教育专业组织,也是国际间最大的“教育的—专业的—科学的”死亡学领域的组织。

美国的儿童死亡教育材料同时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服务,材料编写十分重视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比如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诙谐幽默的漫画等手段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努力提高儿童死亡教育的效果。其中代表作是《谈论死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该书成为畅销书,发行超过14万册。

Dickinson在1986年对184名学生参加死亡教育课程前后进行了态度测试,大部分被试在课程的最后都认为自己对死亡和与死亡有关事件的恐惧较学习这门课程前有所减少。

有资料显示,从1970年到1994年,开设自杀预防课程之后,加州的自杀率降低了39%,而同一时期全美的自杀率则增加了一倍。Rutgers大学J.Kalafat教授的研究也发现,在新泽西州的Bergen郡,广泛开设预防自杀课程使该地区的自杀率在过去的10年比以前降低了50%。

直视骄阳

沈阳有一家心理咨询中心早在两年前就采用“死亡体验”的方式来做心理治疗,通过模拟死亡的方式,采用死前感言、宣读墓志铭、婴儿新生,新生感言等方式治疗来访者。目前已有1000多人体验过这种减压方法。

辽宁省辽阳市一家国有企业女高管进行了死亡体验。以前的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经常斥责自己的员工。当她看到“死亡体验”时很好奇,就试了一次。回到辽阳后,丈夫和手下的员工都发现她性格变了,随和、宽容了。后来,她在自己的QQ签名上写了这样的话:“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沈阳市一家企业的执行总经理只有35岁,但因为工作的高压,使他看起来像55岁。这位总经理曾经四次试图自杀,都被家人、同事发现救活。在充分体验了“假死一次”后,这位年轻总经理的人生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主动提出降职,还经常到慈善机构去做义工。这名执行总经理写的“新生感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过去的35年,我以为自己追求的东西是我必须要得到的。可是,我现在才知道,我以为我需要一片海洋,其实我只需要一杯水;我以为我需要一栋别墅,其实我只需要一个温暖的家。”

只有能够正确理解与看待生命的人,才能最终获得内心的安宁和高品质的生命存在方式,他们在面对与思考死亡的过程中受益良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他的《直视骄阳》一书中写道:

“我曾与濒临死亡的晚期癌症患者密切接触,长达十余年,我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非但没有陷入麻木的绝望,反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改变。这些人放弃了生活中无关重要的琐屑之事,重新安排了人生的重心;他们主动选择不做违背心意的事情;他们花时间与至亲至爱者更深地交流;他们对生命中原本平常的事物,比如变幻的四季、美丽的大自然以及节日或是新年的来临等等充满感恩。许多研究还表明,这些晚期癌症患者不再对其他人感到恐惧,他们有勇气去冒险,而很少担心被拒绝。我的一个病人幽默地说‘癌症治好了神经症。”

(摘自《书摘》)

猜你喜欢

佛陀恐惧意义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有意义的一天
春·遇见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最后的说法
留学的意义
养身与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