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司库环境集中采购的价值增长机会探析

2014-08-27雷虹

会计之友 2014年24期
关键词:集中采购

雷虹

【摘 要】 文章立足于司库这种新型的资金管理模式,通过对跨国企业集团集中采购业务进行分析,探讨大司库环境集中采购为集团公司带来的潜在价值增长机会,提出通过司库驱动企业变革的思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大司库; 集中采购; 价值增长; 跨国企业集团

中图分类号:F232;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4-0113-02

司库(Treasury)源于中国古代负责财务的文官官职名,当前已经成为企业集团公司热衷采用的一种资金管理模式。大司库的理念主要体现在跨国企业集团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依托集团内部独立的财务公司,建立大“资金池”概念,对集团公司资金、资源、风险进行全面集中管控,以期实现财务成本最小化,盈余回报最大化。其核心是集中管控资源、集中管控风险、提升公司整体价值。目前,国内一些大型集团公司,如中石油、中海油等已经开展了司库的研究和探索,中石油于2013年率先实施了大司库上线。

采购业务是集团公司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集中采购模式是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获取竞争优势、提高供应链效率的有效手段。而大司库理念下的集中采购聚焦于采购渠道中资金、资本的有效运作,提升采购资金的集中控制水平,为集团公司获取更多的价值增长机会,是一种资金流管理与采购物流管理的完美结合。

一、大司库环境集中采购引领采购管理创新

当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在进行集中采购时,仍停留在对物流过程的管控,没有更多地开发该过程中资金运作所能给企业带来的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优化、整合采购过程,提高资金运作能力,降本增效已经成为各个跨国公司的主要博弈项目之一。

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集团,在其跨越国家、地区和企业的价值链上,要建立起国际供应商和客户基础。这就驱使企业要实施一定水平的战略采购决策,采取低成本采购策略,在供应链上进行集中控制。同时要平衡供给弹性需求和管理持续供给风险,满足运输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这对企业集团集中采购提出了现实挑战,促使集团公司司库人员积极优化集中采购流程,优化集中控制下采购业务的财务管理和资金、资本运作。例如,更有效的税收结构,集中的外汇对冲、支付,第三方融资安排,现金池和反向保理等,这些无疑会促进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创新和业务的深度拓展,多层面寻求价值增长机会。

二、集中采购管理的核心和模式选择

(一)采购管理的核心

传统采购部门的核心是为企业集团谋求更大的利益,这就需要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实现最低的购买价格,以获得高于市场的回报率。但这个过程往往花费很多时间,显然无法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而供应商也要求一个更优的销售价格,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们更希望供应给低于市场回报率的企业。如果不能达成一个公平(公允)合理的价格,供应商将会停止与客户的交易,并且有可能退出这个行业。因此,采购管理人员必须从战略角度深入考虑,寻求一条改善与供应商关系的途径,实现共赢,谋求可持续利益的发展。

集中采购业务的核心主要有需求管理、供应商管理、总购买成本管理、支付管理四个方面。需求管理主要解决“买什么”的问题。通过优化和协调供应链和客户,决定产品的购买、减少购买量。此外还可以创新采购策略,通过与客户提前签订的购买协议进行采购。供应商管理主要解决“向谁买”的问题。选择最优的供应商或供应商组合,和他们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关系,还可以与之进行联合开发新产品或协同计划、预测和补给。总购买成本管理主要解决“购买成本”的问题。要优化获取产品的总成本,不仅包括前期的购买价格,而且包括在拥有产品期间所产生的全部相关成本。支付管理则是在以上三个核心基础上,顺理成章地解决“付款”问题。

实现大司库集中采购管理四个核心的关键是集团公司的规模和实力,这将实现全球有采购能力和消费能力群体的完美结合。

(二)集中采购模式选择

公司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集中采购模式时,要考虑如何在消费类别、地理区域和业务单元之上进行战略思考和部署,为企业集团寻求更优化、更广阔的供应链及发展前景。

企业首先要考虑集中化水平问题,有些公司甚至通过搬迁形成围绕特定消费群体的产业布局。集中采购一般有三种模式选择:第一种是采购主导消费模式,是指消费群体处于被动,由采购来决定消费的种类与层次;第二种是采购配合消费模式,是以消费群体的需求为导向进行采购;第三种是采购支持过程模式,这种模式相对来说采购种类繁杂,需要大量采购来支持。

此外,集中采购不一定必须依靠企业集团内部来完成,它可以借助第三方的采购能力。例如,团购群体、外包、供应商关系等,在优先考虑采购效率的前提下,公司有可能选择外包给购买支付共享服务中心,也许是一个跨国购买代理,也可能是本地购买代理合作伙伴。

三、大司库环境集中采购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增长机会

在大司库环境下,采购和财务联系得更加紧密。在一个集中采购模式中,跨境交易量日益增加,采购策略更加复杂,对整个司库管理都有一定的直接影响力,包括现金管理、外汇管理和商品风险管理等。由此可以看到,大司库环境集中采购管理为集团公司创造了更多价值增长的机会。

(一)税收套利机会

采购的集中化在直接和间接税收方面对企业都有重要意义,这是一种具有不同税率的不同纳税收入之间的税收套利形式。跨国企业集团通过在不同国家建立采购公司,其运营模式从组织的管理、流程、技术、税收和法律层面上进行全面统一。利用采购组织在不同区域税收待遇上的差异,获得税收套利机会。例如,如果采购公司位于一个低税收管辖区,这就可能提供一个相当大的税收套利机会。

(二)套期保值及货币敞口机会

当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波动性日益增加时,许多企业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方法来管理这个风险,有选择性地建立专门商品风险管理部门,利用套期保值工具,在交易活动中争取时间以应对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对企业集团来说,投入价格的稳定性和未来价格变化的可知性是衡量采购成功的关键。因为稳定的投入成本使企业集团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商业活动中的剩余资金对供应链、市场和销售资源进行计划和配置。像石油等能源类商品,其投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底层商品和服务,商品市场上的一个小波动都会对这类商品的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商品风险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挑战是管理和处理货币敞口数据。随着采购业务的全球化,采购交易的复杂性会增加。传统上,在本地采购商品通常是以流通货币而不是以功能性货币进行交易。这个过程会增加运营的复杂度,包括从子公司收集敞口数据,维持大量的内部套期保值合同,多种货币对换等。然而,在大司库集中采购环境中,通过收集和分析底层敞口和预测数据的强大平台,外汇风险在采购实体中被有效地集中化。这意味着司库只需要处理各个实际交易的货币敞口和套期保值,简化了交易过程并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运营风险,同时也对外汇风险管理运作具有潜在的积极意义。

(三)反向保理机会

许多跨国公司的资本成本低于他们的供应商,因此为反向保理方式提供了一个机会。利用这个财务优势,公司及其供应商都有利可图。反向保理也被称为供应商融资或供应链财务,通常要依托银行,集团公司、供应商、银行三方整合,在购买支付流程上高度统一,目的是以较少的财务支持来降低供应链融资总成本,同时大幅降低供应链风险。

综上所述,集团公司通过司库和集中采购的紧密合作,在应对挑战的同时,可以追求财务利益的最大化。集团公司在大司库环境下进行集中采购的过程中,高级管理层要在充分理解其战略意义、充分考虑其潜在风险的同时对集团公司的改变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并以新的方式投入工作,还要考虑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利用人才,考虑主要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及系统依赖性,考虑集中采购、司库和本地ERP系统的整合等众多问题。特别是对跨国企业集团,不断反思商业模式、区域化及全球化集中程度非常重要。大司库环境集中化采购是跨国企业集团采购业务发展的趋势,为企业价值增加创建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因此,可以说大司库环境的集中采购是一个财务运作效率的推动者,也是一个利用司库平台来驱动企业创新的机会。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瑞君,徐婷芳.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的职能构成浅析[J].财务与会计,2010(6):23.

[2] 殷建红,张瑞君.企业集团司库管理信息系统浅析[J].财务与会计,2010(11):32.

[3] 李琼.探讨如何通过采购降低成本——以集中采购为例[J].新财经(理论版),2012(3):105.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典型问题审计分析
强化电力企业物资计划集中采购的思考
提高基层央行集中采购效益的思考
项目物资管理与招标集采的探讨
基于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的思考
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的风险管理措施探讨
对药品集中采购相关问题的思考
论企业的集中采购管理
浅谈制造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
高校后勤集中采购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