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航天军工拜师俄罗斯

2014-08-27孔军

军工文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飞船火箭导弹

孔军

2013年12月15日,中国“嫦娥”3号飞船顺利着陆月球,宣告继美俄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具备软着陆月球和月面巡视勘查能力的国家。

中国的成就似乎让一向民族自豪感过分强烈的近邻韩国有些坐不住了。韩国政府原本计划在2023年发射月球轨道飞船,2025年发射月球登陆飞船。然而韩总统朴槿惠却在日前突然宣布“将在2020年让太极旗在月球上飘扬”。韩国为此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国际组织合作,在2017年发射试验用轨道飞船,并以此为基础在2020年发射自主研发的载人飞船以及无人月球登陆飞船。这一时间表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5年。

面对朴槿惠政府如此激进的太空计划,韩国国内却有不少人对探月表示反对,认为“连自主火箭都还没开发出来,就把探测月球的日程往前提,太心急了”。太空政策专家、韩国汉阳大学政治外交学系金庆敏教授表示:“我们需要制定出探测月球等大的蓝图,但现在,探月的必要性尚无法得到国民的认可”。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太空政策课长高西坤解释说:“中国在2013年6月11日成功发射第五艘载人太空飞船,国家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月球探测活动也是如此,各国的探月计划都集中在2020年前后,我们如果不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就会落后”。

据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宇宙原子能政策官文海周透漏,韩国科研机构将与NASA艾姆斯太空探索中心共同展开试验飞船设计工作,探月工程预算为5000亿韩元左右。探月飞船由计划在2019年前完成研发的KSLV-2火箭发射,此前的试验飞船将不可避免使用外国火箭发射。NASA方面则表示,如果试验飞船用美国火箭发射的话,美国愿意负担部分费用。

安加拉的金主与试验场

无论是探月还是载人航天,韩国太空计划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火箭。从1995年起将韩国实用卫星送入太空的发射都是在外国土地上、由外国企业来完成的。韩国早就深深体会到了就算斥巨资也学不到一点技术的“宇宙弱小国”悲哀。为此,金大中政府曾制定了一项耗资8500亿韩元(“罗老”号5205亿韩元+太空中心3314亿韩元)的太空科研计划。2004年9月,时任总统卢武铉访问俄罗斯,与普京总统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韩俄宇宙技术合作协定》。一个月后,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和俄罗斯的克鲁尼契夫公司又签署了《韩俄火箭系统合作协定》,俄罗斯正式开始帮助韩国研发KSLV-1运载火箭。

克鲁尼契夫公司的前身是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23号工厂,这家工厂本来一直生产轰炸机。1951年,苏联还在23号工厂成立了研发大型轰炸机的设计1局。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设计1局开始参与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研发,其最有代表性的产品为UR-500运载器,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质子”火箭。美苏(俄)达成一揽子核裁军协议,以及苏联解体让23号工厂的洲际导弹订货锐减,工厂不得不另寻出路,转向卫星等航天产品开发,工厂也变更为克鲁尼契夫公司。

为了能从外国引进大型火箭技术。2001年3月韩国加入了“导弹技术控制体系(MCTR)”,成为了该组织的第33个会员国。MCTR严禁洲际弹道导弹等用于军事的导弹及相关技术出口,但允许民用火箭技术在会员国间自由交易。韩国当时的目标是用自主运载火箭将静地轨道卫星送入太空,但在其刚加入MCTR时,具有发射静地轨道卫星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和法国。日本、中国和印度还都处于技术开发阶段。因此,韩国的选择其实很少。当时的美国担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明确表明不会向韩国转移航天技术。法国则要价太高,剩下的就只有“物美价廉”的俄罗斯了。

韩俄最终商定使用液体燃料的KSLV-1(即“罗老”号)火箭第1级由克鲁尼契夫公司研发,使用固体燃料的第2级则由韩国负责。为此,韩国支付给克鲁尼契夫公司2亿美元(约2400亿韩元)。之所以采取这种合作方式,一是因为韩国未掌握大推力液体燃料推进器技术;二是韩国曾研发过KSR-1/2/3固体探空火箭,以及使用固体发动机的“玄武”巡航导弹,因此从节约预算的角度决定独立研发第2级。

实力雄厚的克鲁尼契夫公司很快制造出了KSLV-1的1级火箭,试验也获得成功,因其试验飞行时飞越了安加拉江,因此被命名为“安加拉”火箭。俄罗斯将火箭运送到了位于韩国全罗南道高兴郡外罗老岛的宇宙航天中心。完成组装后,KSLV-1又多了一个韩国名字——“罗老”号。

2亿美元的教训

然而,据韩国《新东亚》报报道,表面上一帆风顺的“罗老”号事实上早就节外生枝了。根据韩俄间达成的协议,韩国原计划是在2007年10月进行第1次发射,2008年6月进行第2次发射,但俄方的态度后来却急剧变化。克鲁尼契夫公司很早就完成了整个火箭的设计图,却迟迟不交给韩国,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对于第2级火箭的研发只好推迟。由俄罗斯负责设计的发射架系统设计图也没有按期交给韩国,致使外罗老岛宇宙航天中心未能如期完工。

后来韩国才了解,俄罗斯态度变化的“内幕”是来自于美国压力。在韩俄就航天领域合作刚刚接触时,美国国务院就致函俄罗斯外交部称“KSLV-1项目会帮助韩国提高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俄方在这一项目上务必要慎重……”获悉这一情况后,韩国通过外交渠道不止一次向美国阐明了将严格遵守导弹技术控制体系的立场。俄罗斯虽然不愿违约,但鉴于对朝鲜半岛军备竞赛升级的担忧,莫斯科开始对该合作项目设置各种障碍。

被拖延到2009年8月才进行第1次发射的“罗老”号未能进入预定轨道;2010年6月“罗老”号第2次发射后在空中爆炸。两次发射失败后,韩国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在被俄国人牵着鼻子走。在KSLV-1研发过程中,韩国为了学到火箭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放下“大韩民国”的架子,派人跟着俄罗斯科学家一对一的学习。但是每当遇有与核心技术相关的问题时,俄罗斯专家总要让韩国技术人员离场。1级火箭在进入外罗老岛宇宙航天中心后,韩国技术人员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组装作业。第2次发射失败后,俄罗斯为及时弄清1级火箭的状态,对火箭上安装的各种传感器数据及时进行了判读。但韩国火箭专家、延世大学机械专业教授尹雄燮却指出:“1级火箭传送的数据都被处理成暗号,只有俄罗斯技术人员能看懂。” 就连打捞坠毁在济州岛南侧公海上的“罗老”号残骸,韩国都不能自主进行。因为俄罗斯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必须在其主导下才能打捞残骸。韩国专家们集体向俄罗斯方面提出了抗议,要求俄方必须给出合理解释并承担发射失败的全部责任。俄方就坡下驴,直接提出不再与韩国合作进行第3次发射。韩国前教育科学技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俄罗斯如果真的彻底拒绝合作,韩方唯一的反制手段就只有拒付剩余的区区1050万美元合同款。

正当韩俄两国闹得不可开交之际,NASA官员访问了韩国,双方就韩美之间进行宇宙技术合作的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美国人刚一离开,《俄罗斯报》就援引俄官方人士的话报道称,俄罗斯和韩国就第3次发射“罗老”号达成了协议。这恐怕不是巧合。

韩国山寨S-400

抱怨归抱怨,虽然近年来俄罗斯空军频繁出现在韩国周边空域,韩国防空识别区几乎成了俄罗斯战机的“前院”,但韩国军工部门“拜师”俄罗斯的热情却一直未熄,这在美国的铁杆盟国中恐怕也算奇葩了。韩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以抵偿苏联贷款的形式购买过一批T-80U主战坦克和BMP-3步兵战车,这批武器装备了两个俄式旅,目前被部署在三八线最前沿担当重任。

韩国与俄罗斯在防空导弹技术上的合作也由来已久。在1994年的首尔军需产业展览会上,俄罗斯专门举办了S-300系统说明会,标价只有”爱国者”系统的一半,而且还提出可以向韩国完全转让S-300技术等极具诱惑的条件,美方为了强压韩国购买“爱国者”-2,国防部长科恩公开表示“韩空军如果购买S-300的话,无法有效辨别敌我,很容易误伤美国军机。”俄罗斯驻韩国大使则指出“美国强卖武器的行为厚颜无耻”,私底下还派武器出口公司的官员秘密前往韩国国防部游说。

虽然韩国最终还是选择了“爱国者”系统,但却并未放弃引进俄罗斯防空导弹。2011年12月7日,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宣布,其在俄罗斯帮助下完成了中程地对空导弹“铁鹰-Ⅱ”的开发工作。作为下一代主力防空导弹的“铁鹰-Ⅱ”项目历时5年,原计划于2008年正式完成研发,但后来推迟到了2010年,主要针对目标为距地面10至15千米的朝鲜来袭弹道导弹。这也是韩国首次“自行开发”反导拦截系统。

“铁鹰-Ⅱ”可以说是俄罗斯阿尔马兹设计局和火炬设计局研制的S-400简化版。2005年4月22日,韩国时任国防部长尹光雄与俄罗斯时任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莫斯科举行会谈,签署了《韩俄军事技术转让和防卫产业合作协议备忘录》以及《韩俄共享飞行情报与设置紧急联络系统的协议》。根据第一份协议,俄罗斯承诺将为韩国提供下一代防空导弹技术。韩国军方之所以选择S-400,当然首先是基于S-400系统的优越性,不过还有一项不便明言的初衷,即朝鲜的导弹技术大多是与俄罗斯合作开发的,韩国在与俄罗斯的合作中可以获得更多朝鲜导弹的信息。

从技术层面来看,“铁鹰-Ⅱ”所用导弹与S-400系统中的9M96E导弹极为相似。一个“铁鹰-Ⅱ”作战单元包括一辆制导雷达车和6至8台8联装导弹发射车,且发射管可与S-400的9M96E型导弹发射管互换。最关键的是,俄罗斯于2004年向韩国交付了用于“铁鹰-Ⅱ”系统的相控阵雷达。“铁鹰-Ⅱ”导弹设计最大射程为40千米,虽然与正版的S-400相去甚远,但应该已具备拦截“飞毛腿”等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

猜你喜欢

飞船火箭导弹
乘上勇气的飞船
神奇的纸飞机(四)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喜龙号飞船
飞船失事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发射导弹
我坐飞船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