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身第二故乡 奉献无悔人生

2014-08-27谢体坤

中国扶贫 2014年13期
关键词:开区遵义市对口

谢体坤

2013年7月,上海市委派遣首批10名援黔干部来到遵义,进行为期三年的挂职锻炼。一年来,上海首批援黔干部紧紧围绕“中央要求、遵义需求、上海所能”的方针,坚持“民生为本、教育为先、产业为重、人才为要”的原则,自觉肩负使命,主动融入贵州,视遵义为故乡,视群众为亲人,以促进发展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经济的新理念新思维,投身到贫困县经济建设中,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树立了上海干部的良好形象。

贵州省委和遵义市委对援黔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援黔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3年10月16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率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在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等党政领导陪同下,来到遵义考察调研对口帮扶工作,对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对上海市有关部门和杨浦、普陀、奉贤三个区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遵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批援黔干部联络组组长黄庆伟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新蒲新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其他9名干部分别担任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市扶贫办副主任及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等职。

遵义市委对援黔工作寄予厚望,始终对援黔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管理上严格。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和市委、市政府及市委组织部相关领导经常听取援黔干部情况汇报,了解援黔干部工作生活情况。市委根据援黔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特长,给他们任实职、授实权、明实责,支持他们大胆放手开展工作。同时,完善援黔干部工作、学习、考核、述职、廉政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他们与遵义干部一同培训、一同述职、一同评比、一同考核,从而全身心融入到各项工作当中。

思想解放排头兵——为遵义发展带来全新理念

上海援黔干部一踏上遵义这片红色的土地,就被当地奔涌的思发展、求发展、谋发展的热浪所吸引,纷纷融入实现遵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大潮之中。他们积极开展“入黔为什么、在黔干什么、离黔留什么”大讨论,真正使立志在黔北大地建功立业成为上海市首批援黔干部的共同心声。

一是善于结合实际抓创新。找准扎实推进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攻坚和对口帮扶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努力形成输血机制与造血机制良性互补,努力促进两地比较优势的对接与合作。

二是善于破解难题抓创新。援黔干部经过调研认为,遵义在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方面的基础相对较弱,主要体现在产业规划不明晰,各地域、各开发区的产业规划或有或无,发展处于先来先开发、有啥发展啥的状态;产业发展不平衡,十大支柱产业中,白酒、能源、材料等均占工业总产值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只占0.7%;产业发展政策缺乏,且专项发展资金较少(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2000万元左右);产业同质化竞争明显,各行政区域、工业区、经开区的主导产业大同小异,差异化不强;各类工业区、经开区多且管理体制不顺,遵义有1家国家级开发区,15家省级工业区、经开区,且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基础设施落后等等。

为此,援黔干部专门成立遵义市政府对接上海产业合作发展办公室,由黄庆伟任主任,援黔干部、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韩大东任常务副主任,负责对接推进遵义(上海)产业园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及服务机制、筹建专业招商团队、包装储备项目库、完善招商产业政策体系,沪遵双方签订投入10亿元共建遵义(上海)产业园的合作意向,以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外高桥工业园区、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坪工业园区“一园三区”为总框架,确保建成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综合开发的先导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区、绿色低碳产业的承载区。

三是善于突破重点抓创新。黄庆伟任新蒲新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后,既抓班子队伍建设,又抓园区产业规划,提出坚持“物以类聚、多规合一、同步推进”的方案,既要深度做精做细核心区,又要统筹兼顾外围的其他区域,遵循产业集聚和梯度发展的规律,放大规划视野,将贵州新蒲经开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经济开发区。韩大东挂任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后,牵头完成《关于抢抓上海帮扶遵义机遇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情况报告》、《沪遵对口帮扶与产业合作三年行动计划》、《遵义市产业发展规划》等课题。

主动有为实干者——为遵义发展引入造血机制

援黔干部积极参与制定区域或行业规划,认真探寻上海与遵义的结合点,积极服务基层群众,为促进上海市与遵义市交流合作,加快遵义发展做出了较好的成绩,广大干部群众给予了较高评价。

一是积极参与帮扶项目建设。援黔干部联络组参与制定了《上海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遵义市2013—2015年工作计划》,积极协助沪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遵义市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协助遵义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对口县援黔项目的申报,参与援黔项目的实地监督检查,主动做好项目立项、资金拨付、质量监管、审计验收等工作,确保把援黔项目真正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和示范工程。

援黔干部主动跟踪服务于项目建设,在实践中锻炼工作力、增强服务力、提升执行力。2013年,上海市对口帮扶50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涉及项目投资8000万元,已完成投资5200万元,2014年对口帮扶5400万元资金项目安排已报上海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大批示范项目和民生项目的顺利实施投用,大大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也增强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发展信心。

猜你喜欢

开区遵义市对口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徐州经开区打造“三个一”安全监管模式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喜迎新年
——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