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四多四不”践行群众路线

2014-08-26曾祥成

党员生活 2014年8期
关键词:官威办事领导

曾祥成

基层领导干部不能树“官”念,要多树“民”念,正视自己只是老百姓中的普通一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领导干部只要放下架子,带着真情走近群众,号准群众的思想脉搏,倾力了解实际情况,用心化解基层矛盾,才能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做群众的真心朋友和贴心人。

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深刻领会到: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应应该把群众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多想想群众、多问问群众、多走进群众、多为群众办事,不树“官”念、不打官腔、不摆官架、不耍官威,努力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多想想群众,不树“官”念。领导干部的“官位”,是靠群众立起来的。只有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基层领导干部不能树“官”念,要多树“民”念,正视自己只是老百姓中的普通一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只有要多想想群众,才能更好为民服务。多想想群众的疾苦,因为“我来自百姓”。古时有一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诠释的要义就是干部原本就是普通百姓一员,应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惦念群众的疾苦。如果不为他们着想,就会背离群众,处处与民争利,并损害其利益。多想想群众的困难,心中常装老百姓。现实生活中,群众有许多难办之事、难解之困,如果需要到机关求助、办事,常遇“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之苦恼,无形之中便使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因此,在为群众办事时,党员干部心应换位思考, 树立公仆意识,把群众当亲人,对他们始终关心、体贴和照顾。

多问问群众,不打官腔。当官不像官,一心为群众。这是人民群众对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的高度赞扬。因此,领导干部只有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亲民,不打官腔,才能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问计于群众,广纳民意。有时候,某一项决策出发点是好的,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往往事与愿违,甚至造成群众不满。究其根本,就是决策前没有征求群众的意见。众所周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意见和建议,往往代表着自己立场和观点。因此,我们在决策时,必须把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焦群众,躬下身子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多站在群众立场看事情、想问题、解危难,以掌握“原生态”的乡情民意。只有这样,我们的决策才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从善如流,广聚民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党和政府的工作,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人民群众长期处于生产生活的一线,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看问题思路广,解决问题办法多。因此,一项工作推进得如何、一件事情完成得怎么样?群众的评判最真实,最有价值。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体温计“,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改进,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多走进群众,不摆官架。愿不愿同群众打交道,敢不敢走进群众,是衡量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素养的标尺。党员干部要把自己置身群众之中,勇于面对群众的期盼和诉求,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只有坚持走进群众,多和群众交流,多听群众意见,干部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获得群众的信任。人与人之间只有心灵相通,情感才能水乳交融,才能心心相印。领导干部只要放下架子,带着真情走近群众,号准群众的思想脉搏,倾力了解实际情况,用心化解基层矛盾,才能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做群众的真心朋友和贴心人。

多为群众办事,不耍官威。践行群众路线,说到底就是要多为群众办事,不耍官威,不唱官调,真心爱民。对群众态度和蔼,而不是横眉冷对。什么样的服务态度决定什么样的服务效果,干部对待群众要有一副热心肠,好脸相待、好言相送的工作态度,用诚心细心和耐心,换来群众的舒心顺心和安心。在为群众办事时,不要装腔作势。会不会为群众办事,能不能把事情办好,群众心里始终都会有一杆秤。各级干部要提能善政,精通业务,多在田间地头走,多在平凡岗位干,多在工作一线炼,在服务中增长才干,在业务工作中提高效率,是自己成为“遇难事能办,遇难题能解““的行家里手,在服务工作中才会备受群众青睐,才会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作者系十堰市茅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猜你喜欢

官威办事领导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官威”
细节指引 办事不抓瞎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官威”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官威”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领导致辞
明天有事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