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晚期引产的临床观察

2014-08-25吴和萍张爱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0期
关键词:水囊低位宫素

吴和萍, 张爱莲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 江苏 仪征, 211400)

引产是晚期妊娠一种人工的促分娩方法,目前许多医院较为普遍的是采用单纯缩宫素引产,但缩宫素需严格控制剂量和滴数,需要由专业知识人员严密观察并根据宫缩情况调整缩宫素用量,使用不当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增加了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甚至可危及母婴安全[1]。低位水囊引产是将水囊放置在产妇宫颈内,对子宫下段及子宫颈进行压迫,通过机械性刺激宫颈管,诱发子宫收缩从而使宫口扩张,终止妊娠[2]。本院于2013年使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静滴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在缩短引产时间、提高引产有效率及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等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3年10月因孕足月在本院住院的产妇96例,均为单胎,头位,无宫缩,年龄20~35岁,孕周37~42周,无引产禁忌证的初产妇。引产前获知情同意并签字,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采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静滴引产,对照组48例采用缩宫素静滴引产。2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静滴缩宫素引产,一般将缩宫素2.5 U加入0.9%生理盐水500 mL溶液内,使每滴液含缩宫素0.33 mU, 从4~5滴/min即1~2 mU/min开始,根据宫缩强弱进行调整,调整间隔为15~30 min, 每次增加1~2 mU/min为宜,最大给药剂量通常不超过20 mU/min(60滴/min), 维持宫缩时宫腔内压力达50~60 mmHg,宫缩间隔2~3 min, 持续40~60 s。对于不敏感者,可酌情增加缩宫素剂量[3], 每天最多静滴10 h, 若无效第2天重复应用,连用3 d[4]。观察组采用低位水囊加缩宫素静滴引产,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用长弯血管钳夹住水囊顶端,慢慢沿宫颈管送入宫颈内口,用注射器向水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20~140 mL, 封闭注水口,轻牵引水囊导管向下至内口处,确认不能脱出,外露导管折叠,用无菌纱布包好固定于阴道内,术后卧床30 min可自由活动,定时听胎心,观察宫缩及胎动情况。水囊12 h内自行脱出或12 h后取出[5],若无规律宫缩可加缩宫素静滴,方法同对照组。应用缩宫素时,应有医师或助产士在床旁守护,监测宫缩、胎心、血压及产程进展等情况,宫口开大3 cm常规行人工破膜,了解羊水性状。

1.3 疗效判定标准

引产24 h内经阴道分娩为显效; 24 h内临产,宫口扩张≥3 cm者或宫口扩张≥3 cm因胎儿窘迫或其他因素剖宫产为有效; 24 h未临产而行剖宫产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有效。

2 结 果

2.1 引产效果及产程比较

观察组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且引产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比较

观察组阴道分娩38例,剖宫产10例(其中社会因素2例,胎儿窘迫2例,其他手术指征6例),剖宫产率为21%,未发生新生儿窒息。对照组阴道分娩26例,剖宫产22例(其中社会因素11例,胎儿窘迫8例,其他手术指征3例),剖宫产率为46%, 新生儿窒息5例。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且因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比例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2组引产效果及产程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P<0.01。

2.3 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率

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产妇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表2 2组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妇满意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结 论

目前缩宫素静脉滴注用于晚期妊娠诱导引产较为普遍,但产妇因个体差异,子宫发生有效宫缩所需要的缩宫素浓度不一[6],且因为采用此法孕妇卧床时间长,不能自由活动,会感觉身心疲惫,同时由于产程时间长,产妇消耗体力大,呼吸急促,二氧化碳排出增多,使子宫血管收缩,可造成胎儿血供不足,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增加了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位水囊组(P<0.01),同时在静脉滴注缩宫素时还需医护人员专人观察,增加了工作量[7]。

妊娠晚期,在多因素作用下使子宫下段形成及宫颈成熟,诱发前列腺素及缩宫素释放,子宫肌细胞间隙连接形成和子宫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使子宫由妊娠期的稳定状态转变为分娩时的兴奋状态[8]。国外报道,约50%接受引产的孕妇会由于宫颈条件不佳而需软化宫颈[9],低位水囊置入宫颈内口类似于胎儿先露部,压迫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发生机械性扩张,通过交感神经传至下丘脑,作用于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引起宫缩,并增加宫颈容受度,使产程很快进入活跃期,特别适用于宫颈不成熟,评分低的产妇。本研究观察组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因此水囊引产较缩宫素引产更符合自然分娩的生理规律[10]。由于低位水囊引产无痛苦、产程时间短且费用低,产妇乐于接受,使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因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比例也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据报道,低位水囊最主要的危害是感染,本研究中无1例发生产后感染,说明只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感染是可以避免的[11]。

[1] 董丽娟, 朱璇, 周淑娟. 水囊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在引产中临床应用观察[J]. 淮海医药, 2012, 30(3): 243.

[2] 轩凤霞. 低位水囊引产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5): 136.

[3] 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89.

[4] 韩文红, 王英, 贾艳君, 等.妊娠晚期低位水囊促宫颈成熟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14): 2137.

[5] 徐艳. 低位水囊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 2011, 51(30): 56.

[6] 刘喜连. 低位水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25): 139.

[7] 李爱红. 低位水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126例临床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 2011,19(4): 104.

[8] 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69.

[9] Rath W. A clinical evaluation of controlled-release dinoprostonefor cervical ripening: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in hospital and outpatient settings[J]. J Perinat Med, 2005, 33(6): 491.

[10] 陈心红. 晚期妊娠低位水囊引产效果观察及护理[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26): 96.

[11] 梁素文, 杨燕飞. 维生素B联合低位小水囊优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 2011, 32(2): 111.

猜你喜欢

水囊低位宫素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波浪与水囊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足月妊娠不同规格水囊引产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分析
纱布填塞与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