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侧胼胝体梗死1例报道

2014-08-25周莹雪包雪鹦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胼胝供血入院

周莹雪,包雪鹦,朱 辉*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130021;2.解放军208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因此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基底节区、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小脑、脑干等部位是脑梗死的常见部位。胼胝体由于血供丰富,同时接受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双重血供,故临床发生于胼胝体梗死比较少见[1]。双侧胼胝体梗死更是罕见,现将我们发现的一例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6岁,卒中样起病。因言语不能、反应迟钝伴四肢无力5小时为主诉入院。该患者于入院前5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能,反应迟钝,家人诉其当时上肢抖动,同时患者家属发现其四肢无力,不能行走,病程中意识清楚,无舌咬伤及尿便失禁,为明确诊治到我院就诊。既往:脑梗死病史3个月,遗留轻微言语含混。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血压130/80 mmHg,神清,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查体不配合。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3.0 mm,双眼对光反射存在,双眼活动灵活,双侧鼻唇沟等深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病理反射阴性。无项强,克氏征阴性。头部MRI:双侧胼胝体长T1(图1)、长T2异常信号(图2),DWI呈高信号(图3、5、6),ADC呈低信号(图4)。颈部血管彩超:双侧颈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形成。给予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图1 T1加权像 图2 T2加权像 图3 DWI

2 讨论

图4 ADC 图5 DWI 图6 DWI

胼胝体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是来自对侧大脑半球的连合纤维,连结两侧额、顶、枕、颞。胼胝体部梗死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症状复杂多变[ 2]。胼胝体的功能一般认为主要是协调双侧大脑半球,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前1/3损害:引起失写、失语及精神障碍、人格改变等;中1/3损害:可发生失用症、不能完全精细运动、共济失调等症状;后1/3纤维连接两侧视听区,损害可引起偏盲[3]。该患者的症状与典型胼胝体梗死有一定区别,该患者入院时以语言不能、反应迟钝、四肢无力为首发症状,头部核磁示:双侧胼胝体长T1(图1)、长T2异常信号(图2),DWI呈高信号(图3、5、6),ADC呈低信号(图4)。符合脑梗死急性期的改变,临床诊断明确。患者双侧胼胝体均完全受损,出现语言不能、反应迟钝的症状,考虑与胼胝体前1/3损害及联系纤维中断有关,因患者存在反应迟钝、失语,故难以配合进行失用、失写、共济失调及偏盲的检查。

胼胝体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主要有大脑前、后动脉及前交通动脉。胼胝体膝部、体部的大部由大脑前动脉发出的胼周动脉和胼缘动脉供血,胼胝体下回由前交通动脉发出的胼胝体正中动脉供血,胼胝体背侧由大脑后动脉发出胼胝体背侧动脉供应。因此,胼胝体前4/ 5 由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胼周动脉及A1 段供血,后1/ 5 由大脑后动脉、后脉络膜动脉供血[4]。从上述介绍的胼胝体血液供应来看,供应胼胝体的血管十分丰富,血管代偿能力强,与此同时胼胝体的深穿支动脉纤细,走行方向大多垂直于其发出的动脉,故流动的栓子很难堵塞血管。因此,胼胝体梗死并不常见。单纯胼胝体梗死更是很少,该病例双侧胼胝体均受累,极为少见,该患者颈部血管彩超:双侧颈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形成,为本病的危险因素,但不能完全解释双侧胼胝体全部梗死,该患者的发病原因考虑与弥漫性脑动脉硬化合并双侧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狭窄甚至闭塞有关。最好可及时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了解该病人的胼胝体供血及预后评价。

参考文献:

[1]姜景丽,吴亚军.胼胝体脑梗死4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143.

[2]王 峰.胼胝体脑梗塞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0,13(9):54.

[3]王丽萍.王文艳,李 蕾,等.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3,21(19):57.

[4]王玉勇.以头晕、行走不稳为首发症状的胼胝体梗死1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1):81.

猜你喜欢

胼胝供血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脚底长疙瘩,需要治疗吗?
辣语
儿童胼胝体发育异常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及临床价值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