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及C反应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

2014-08-25谢楠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心肌炎病毒性

贺 焱,谢楠楠

(邢台市第三医院,河北 邢台05400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临床诊断一般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确定。心肌内膜活检是目前确诊心肌炎的金标准[1],由于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所以在临床上应用受限。该病与心肌细胞感染后变性坏死有关,此时患者胞内的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cTn)等释放进血液中,使患者血清浓度或活性增高。笔者通过对60例VMC患儿血清中cTnI、hs-CRP和CK-MB进行检测,并与同期健康儿童进行对比,探讨血清中3种指标对VMC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VMC患儿60例作为心肌炎组,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7.6±3.2岁,所有患儿均符合1999年9月新修订的小儿心肌炎诊断标准,同时排除风湿、外伤、心脏病史,肿瘤及肝肾功能异常者。选择同期无心脏病史、无病毒感染史的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健康组,其中男43例,女27例,平均年龄7.3±2.4岁,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晨起空腹静脉采血4 ml,分离血清,进行CTnT、CK-MB、hs-CRP检测,采用双位点酶免法检测cTnI;采用散射比浊法进行Hs-CRP测定,采用酶抑制法进行CK-MB测定(实验所用的仪器、试剂及试剂盒均由北京利德曼公司提供),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参考值:cTnI为0.0-0.5 μg/L;CK-MB为0.3-4.0 μg/L;hs-CRP为0-3 mg/L,超出者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检测结果比较

如表1所示,健康组血清3项指标均为阴性,心肌炎组治疗前血清3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肌炎组血清3项指标动态监测指标

如表2所示,治疗前hs-CRP、CK-MB和cTnI阳性率分别是63.33%、56.67%和68.33%;康复时3项指标恢复顺序为:hs-CRP、CK-MB、cTnI。

表1 心肌炎组治疗前与健康组血清3项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

表2 心肌炎组血清3项指标动态检测结果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病毒触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和病毒对感染的心肌细胞直接损害而引起的心肌损伤,大多数患儿心电图会有异常改变[2],但是仍有约5%的患儿无特异性的心电图改变[3],对该病治疗及预后起关键作用的是早期诊断。CK-MB在人体骨骼肌、脑、心肌等组织中广泛存在,剧烈运动或其他非心脏疾病均可使CK-MB大量释放[4];hs-CRP高度稳定,但也是非特异性的炎性指标,机体内其他慢性炎性均可使其不同程度增高;心肌受损后1 h血液cTnI浓度即升高,2-16 h其峰值出现,且其升高状态可保持5-8 h,与心肌受损面积呈正比,但灵敏度差。本研究通过对60例VMC患儿血清中cTnI、CK-MB和hs-CRP进行检测,并与同期健康儿童进行对比发现:健康组血清3项指标均为阴性,心肌炎组治疗前血清3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TnI、CK-MB和hs-CRP 对VMC具有诊断价值;心肌炎组治疗前hs-CRP、CK-MB和cTnI阳性率分别是63.33%、56.67%和68.33%,提示,单项指标诊断VMC存在一定局限性,容易漏诊。治疗期间发现hs-CRP的灵敏度较高,但阳性持续时间短,特异性差;cTnI与CK-MB持续时间较长,特异性好,但灵敏度对初诊者不够理想,患儿康复时3项指标恢复顺序为:hs-CRP恢复最快,CK-MB次之,cTnI最长,提示,血清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VMC检测诊断的准确率。其他研究者[5]通过对72例VMC患儿进行血清3项指标检测,并与健康儿童比较发现:应用cTnI、CK-MB、hs-CRP联合检测,诊断VMC能更准确,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运用血清3项指标cTnI、CK-MB和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VMC更加准确。

作者简介:贺焱(1980-),男,河北省邢台市人,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 .

参考文献:

[1]康 涛.清心肌肌钙蛋白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1):16.

[2]郭治彬,马延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特殊心电图变化[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7):558.

[3]李 艳,韩大兴,王芳芳,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08例肌钙蛋白I与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价值比较[J].武警医学,2011,22(10):886.

[4]杜占申.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55.

[5]李 云,李 新,魏 荣.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J].疑难病杂志,2012,11(12):910.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心肌炎病毒性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起搏器植入术后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研究比较高敏肌钙蛋白T和常规肌钙蛋白T在老年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