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五脏俞配合益髓通经方对EAN家兔神经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2014-08-25李乐文王洪峰陈新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针药家兔五脏

李乐文,王洪峰,于 磊,陈新华

(1.双辽市中医院,吉林 双辽136400;2.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130117)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是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经典动物模型,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等方面极为相似。GBS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中药和针灸疗法对GBS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1-3]。本实验通过观察电针五脏俞配合益髓通经方对EAN家兔神经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大耳白兔64只,雌雄不限,体重在2.0-2.5 kg之间,皮毛光滑润泽,呼吸道通畅,足部皮肤红润,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许可证号SCXK-(吉)2003-0002]。自由给水和家兔饲料,实验室温度保持在17-24℃之间。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益髓通经方(主要药物为马钱子和龟板胶,由长春中医药大学制剂实验室提供);完全弗氏佐剂(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兔免疫球蛋白标准品(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牛坐骨神经髓鞘碱性蛋白(MBP,由吉林大学酶工程实验室提取);五通道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英国Medelec Synergy)。

1.3 EAN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参照郭向东[4]方法建立国际公认的髓鞘碱性蛋白II(P2)免疫动物模型。取3 ml提取的牛坐骨神经髓鞘碱性蛋白(MBP)加上3 ml完全弗氏佐剂,经试管振荡器摇匀,将两者充分混合后多点注入兔背部皮下。第21 d加强免疫,以出现下述症状表现为造模成功:精神萎靡,活动减少,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尾部及足爪皮毛不洁,四肢无力,软瘫,以后肢为重,反射和应激机能减低。加强免疫后第2天开始实验治疗。

1.4 动物分组与给药

64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免疫球蛋白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1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三组均按造模方法制备EAN动物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仅作同期对照观察。免疫球蛋白组予以腹腔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每只家兔治疗剂量为400 mg/kg/d,连续治疗5 d。针药结合组采用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其中心俞、肝俞、脾俞、肺俞四穴向内下方斜刺0.5-1 cm,肾俞向下斜刺0.5-1 cm,然后接电针疏密波,电压2v,频率2-30 Hz,15 min/次,1次/d,连续治疗14 d;同时配合益髓通经方灌胃治疗,10 ml/次,2次/d。各组分别于第7 d、14 d各半数动物评价1次。

1.5 评价指标及检测方法

1.5.1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每只家兔取双侧坐骨神经进行测定,沿家兔坐骨神经走行路线备皮,在其臀横纹处放置刺激电极,远端肌腹与肌腱处放置记录电极,给予电刺激,记录时间。再向下移动刺激电极的位置,给予电刺激,记录时间。用皮软尺测量出两次刺激电极的距离及潜伏期时间差,计算出家兔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刺激电脉冲频率为20 Hz,强度为10-20 V,波宽0.2 ms,扫描速度定为2 ms/cm。

1.5.2 坐骨神经F波检测 将刺激电极置于坐骨神经近端某一端点,阴极置于远端,以表面电极在相应支配肌肉处记录。用刺激电极对坐骨神经施以超强刺激,引起一个大的顺行传导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为M波,在肌肉动作电位(M波)后又出现一个小的肌肉反应电位称为F波,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本实验通过检测F波的出现频率作为确认F波异常的指标,实验中对各组家兔双侧坐骨神经分别施以20次超强刺激,检测其F波出现频率,以F波出现频率低于刺激数的80%作为F波异常的判定标准[5]。

1.6 统计学处理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异常率检测数据采用双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实验动物在免疫后第14天左右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EAN临床症状,发病率达78%。其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尾部及足爪部皮毛不洁,四肢无力,反射和应激机能减低,先出现双后肢瘫,继而发展到四肢瘫,约在免疫后第21天达到高峰。各组实验动物在实验治疗后,至第1次评价(第7天)时,模型组死亡2只;至第2次评价(第14天)时模型组死亡4只。

2.2 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测定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第7天时,模型组、免疫球蛋白组、针药结合组与空白组比较,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明显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免疫球蛋白组、针药结合组与模型组比较,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显著加快,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第14天时,免疫球蛋白组、针药结合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第7天时比较,两组家兔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明显加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各组家兔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测定结果(m/s)

注:◇表示与空白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1;□表示与第7 d比较P<0.05;▽表示与免疫球蛋白组比较P>0.05。

2.3 坐骨神经F波异常出现率的测定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第7天时,免疫球蛋白组、针药结合组与模型组比较,坐骨神经F波异常出现率明显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第14天时,免疫球蛋白组、针药结合组与模型组比较,同样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第7天时比较,两组家兔坐骨神经F波异常出现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各组家兔坐骨神经F波异常出现率测定结果(m/s)

注:△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1;□表示与第7 d比较P<0.05;▽表示与免疫球蛋白组比较P>0.05

3 讨论

GBS作为一种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疾病,神经电生理检查在GBS诊断中有重要价值,GBS的神经肌电图主要表现为神经传导阻滞,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不同程度的失神经改变等异常。江文等[6]对100例GBS病人神经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原发性脱髓鞘型51例,原发性轴索型25例,神经失电位型8例,不明确型12例,正常型4例,表明GBS主要发病形式是原发性脱髓鞘型。李淮玉等[7]对GBS神经电生理改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约96%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符合脱髓鞘损害,4%患者神经电生理改变为轴索损害型。

中医学认为GBS的发病,因髓虚导致邪毒易袭,邪毒侵袭后又能导致气滞血瘀,致使五脏阴阳失衡、肾精亏虚,加重髓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因此,五脏失衡、髓虚不足的表现存在于该病的全过程。在治疗上,不仅要注意疏通经络、导邪外出,更要注意调和五脏,益髓养精。五脏俞是五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具有反应五脏功能状态、调节五脏气血精微、治疗五脏相关疾病的作用,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可通调五脏气机,恢复五脏正常功能。益髓通经方由龟板和马钱子组成,两者配伍,补中有通,相得益彰。其中,龟板为血肉有情之品,善滋肾损,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发挥对脏腑组织的滋养、濡润作用,又能对组织器官起到推动、温煦作用,肾精得以充养,则气血流畅,经络畅通;马钱子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既可促进毒邪的排出,又可使五脏功能和调,则肾精充盈,脊髓得养,两药共同针对痿病的发病机制而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表明,电针膀胱经五脏俞配合益髓通经方可以明显提高EAN家兔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降低F波异常出现率,充分证明该治疗方法能有效恢复EAN家兔的神经传导功能,对GBS等痿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中可采用该疗法以提高GBS等痿证的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宝芳.针刺为主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2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30.

[2]陈学农,周清毅,赵开祝,等.电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8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6):30.

[3]刘世琼,骆文郁.针灸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恢复期4例观察[J].中医函授通讯,1993,3:22.

[4]郭向东,许贤豪,林嘉友,等.P2蛋白及其合成肽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3,10(1):25.

[5]汤晓芙.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6]江 文,徐 燕,吴保仁,等.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100例电生理学分型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4):234.

[7]李淮玉.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病理对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4):230.

猜你喜欢

针药家兔五脏
春季家兔管理四要点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秋养家兔 配种要点需牢记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家兔疾病 如何检查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