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0 t/h四角切圆煤粉锅炉冷态试验分析研究

2014-08-24

应用能源技术 2014年6期
关键词:冷态风门挡板

(1.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4;

2. 中南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

0 引 言

锅炉冷态性能试验是电站锅炉运行调整的依据和重要手段,它对了解锅炉的实际运行特性,保持燃料高效燃烧,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某公司热电厂的WGZ170/9.8-3型燃煤锅炉,自投产运行以来,曾先后出现水冷壁严重的高温腐蚀、水冷壁结焦、热效率低、无油助燃低稳燃负荷相对过高等情况,当煤种变化,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不能正常运行,并时常发生熄火,严重影响了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决定对锅炉燃烧器及燃烧系统等进行改造。根据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及有关规程要求,在点火试运行前对锅炉进行了冷态试验[1-2]。通过冷态试验,了解了风门挡板的开度-流量特性,掌握了该锅炉的主气流切圆的大小、位置以及炉内气流分布情况及冷态炉内气流的流动规律,特别是对各二次小风门、送风机、引风机的挡板进行挡板特性测试[3-6],对锅炉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保证锅炉炉膛四角一、二次风风速、风量的匹配均匀合理,四角煤粉射流相互撞击点燃,炉内形成稳定的旋转上升火焰气流[7-8],在炉膛中建立起良好的空气动力工况[9],降低NOx排放量[10-13],提升低负荷稳燃能力,为锅炉热态运行调试提供了参考依据与安全保障。

1 锅炉概况

文中的WGZ170/9.8-3型燃煤锅炉属于中温中压、单汽包自然循环锅炉,∏型布置的固态排渣煤粉炉,炉膛内膜式水冷壁。锅炉采用直流煤粉燃烧器,正四角切向布置,锅炉设计燃用贫煤,制粉系统用钢球磨中间仓储式热风送粉。采用均等配风燃烧器,分六层布置,布置形式为“321212”,即最上一层为三次风,一二次风相间布置,锅炉配有送风机2台,引风机2台。

1.1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锅炉的额定蒸发量(MCR): 170 t/h。

过热蒸汽温度: 540 ℃。

过热蒸汽压力: 9.8 MPa。

给水温度:215 ℃。;

冷空气温度:30 ℃。

排烟温度:145 ℃。

锅炉热效率: 90.5%。

1.2 燃料特性

锅炉的燃料为贫煤,锅炉设计的燃料特性见表1。

表1 锅炉设计的燃料特性

2 冷态试验分析与调整

2.1 送、引风机挡板特性试验

在进行送风机挡板特性试验前,按相关要求和标准在送风机出口风道的直段上开直径为30 mm的测孔。按操作规程先后启动引风机和送风机,送风机进口静压为大气压,通过调节引风机调节挡板开度,始终维持炉膛内负压在-20~-50 Pa之间。采用1.8 m长的标准型皮托管、电子微压计和热线风速仪进行测量,测出风门挡板在0%、20%、40%、60%、80%、100%开度下风道内的速度大小。在甲(1#)、乙(2#)两台送风机挡板特性曲线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送风机挡板特性曲线

图2 引风机挡板特性曲线

从图1、图2可知:送风机、两台引风机的挡板特性曲线工作基本正常,但甲送风机挡板特性要好于乙送风机挡板特性;乙送风机在大挡板开度时,风机流量偏小;2台风机挡板全关时,出口风道内仍有一定风速。据估算,在满负荷下(170 t/h),冷态风量约为150 000 Nm3/h。考虑甲乙送风机性能的区别及实际运行情况,并留有一定的富余量,送风机运行时,甲送风机挡板开度在40%左右、乙送风机在40%~45%左右,可较好的满足运行要求;其它负荷下按比例调节风机挡板开度。

2.2 二次风门挡板特性试验

进行二次风门挡板特性试验时,送风机挡板开度为45%,出口压力为1.5 kPa左右,引风机开约50%,维持炉膛内负压在-30~-40 Pa左右。采用Test-342型热线风速仪,在二次风门挡板开度分别为0%、25%、50%、75%、100%条件下,各自对应测得二次风管内及二次风喷口的速度,得到挡板开度与喷口速度的关系曲线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上层二次风风门挡板开度与喷口速度的关系

图4 下二次风风门挡板开度与喷口速度的关系

从图3、图4可以看出:二次风门的挡板特性曲线基本正常,各风门调节灵活。关于上层二次风口,4#角上二次风口挡板安装反了,指示值与调节过程刚好相反,且最大开度时达不到模拟流速,建议查明原因修好;1#角出口风速小,达不到设计风速,最大冷态模拟流速仅为7.5 m/s,达不到冷态模拟19.8 m/s速度要求,建议改造;2#二次风门全关后喷口仍有较高速度(>9 m/s),不能关严。下层二次风口,各挡板特性基本正常,但各角基本不能关严,所有二次风门全关时都有2 m/s以上的速度, 2#角流速达到5.4 m/s,在运行中调节时应当注意。在满负荷下(170 t/h),运行中二次风门挡板开度按表2进行调节。

表2 二次风门挡板的开度(%)

2.3 一次风门挡板特性试验

燃烧器的一次风设计速度为24.7 m/s,设计热风温度为274 ℃,考虑试验期间的气温为7 ℃,计算选定冷态试验的一次风速度为12.6 m/s。通过调节送风机、引风机挡板开度,维持炉内负压在-30 Pa左右。利用Test-342型热线风速仪测出各一次风门挡板在0%、25%、50%、75%、100%开度下分别对应的一次风管内风的速度,挡板开度与管内速度关系表与曲线如图5所示。试验结果表明,一次风各管风速基本正常,5#管风速略偏小。根据模拟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满负荷下(170 t/h),运行中一次风门挡板开度建议按表3进行调节。其它负荷下按比例调节风机挡板开度。

图5 一次风管挡板开度与管内风速的关系

表3 一次风门挡板的建议开度(%)

2.4 炉内冷态模拟试验

燃烧器的二次风设计速度为45 m/s,设计热风温度为366 ℃,考虑试验期间的气温为7 ℃,计算选定模拟的二次风速度为19.8 m/s。通过调节送风机、引风机挡板开度,维持炉内负压在-30 Pa左右,送风机挡板开度为50%左右。根据各二次小风门挡板特性曲线,将喷口二次风速度调节到模拟值,记录下各挡板及风门的开度值,待稳定后进行冷态工况模拟试验,在炉膛内的上下一次风燃烧器处,利用热球风速仪等测量仪器测得各点速度,并绘出了相应的速度玖瑰图如图6所示,然后进行飘带示踪,结果如图7所示。

图6 燃烧器截面炉内速度玖瑰图

图7 中层、下层处炉内飘带示综图

从图6玫瑰图及炉内飘带示踪图图7可以看出,燃烧器附近截面切圆大约为4.7 m,比假想切圆直径放大了大约9~10倍,切圆位置和大小适中,符合设计的切圆要求,炉内空气流场较好。

3 结束语

(1)通过送、引风机挡板特性试验表明:送风机、两台引风机的挡板特性曲线基本正常,送风机挡板开度在40%左右、两台引风机并联运行挡板各开45%左右较为适宜,为热态运行时调节送、引风机挡板开度提供依据,特别是有利于低负荷时进行送、引风机的配合。

(2)进行二次风门、一次风门的挡板试验,掌握各风门挡板特性,风门挡板开度与喷口速度(或流量)之间的关系,最大开度时达不到模拟流速设计风速,为锅炉热态运行时,燃烧系统进行合理配风提供依据;

(3)通过计算选定模拟的二次风速度为19.8 m/s,调节送风机、引风机挡板开度,维持炉内负压在-30 Pa左右,送风机挡板开度为50%左右,冷态下对炉内空气动力场进行了飘带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各燃烧器的安装角符合设计要求,切圆位置和大小适中,炉内空气流场较好。

[1] 鄢晓忠,刘 亮,夏侯国伟,等.130 t/h燃气锅炉冷态试验分析[J].锅炉制造.2006,12(4):4-6.

[2] Xiang J, Sun X X, Hu S,et,al.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oiler combustion performance[J].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0, 68(2):139-151.

[3] 刘丽萍.四角切圆煤粉炉炉内燃烧及配风的数值模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4] 孙科,马洪涛.2 023 t/h亚临界四角切圆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10,26(1):5-8.

[5] 阎志勇,张慧娟,邱广明,等.锅炉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技术改造及分析[J].动力工程,2000, 20(4):764-769.

[6] 庄德安.燃煤工业锅炉热工测试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33-134.

[7] Bogdan H,Ovidiu M,Gheorghe D.Oxygen-enriched combustion in supercritical steam boilers [J].Energy,2004 (29):427-448.

[8] Bisio G, Bosio A.Oxygen enrichment of combustion air.In:Hirs GG, editor. proceedings of the ECOS 2000 Conference,From Thermo-Economics to Sustainability,Enschede,Holland,Universiteit Twente,2000:379-390.

[9] 杜亮亮.煤粉锅炉二次风系统流量特性研究 [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10] 程伟良,夏国栋,周 茵,等.锅炉分级燃烧优化技术的研究[J]. 动力工程, 2004, 24(3):336-339.

[11] 张家元,周孑民,陈乔平,等.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在煤粉锅炉上的应用[J].动力工程.2007,27(4):518-521.

[12] 吴金卓,马 琳,林文树.生物质发电技术和经济性研究综述[J].森林工程,2012,28(5):102-106.

[13] 张家元,周孑民,闫红杰.煤粉锅炉膜法富氧局部助燃技术[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5):857-862.

猜你喜欢

冷态风门挡板
机组冷态启动阶段化学监督精益管理
九鑫煤业无压式风门技术改造和应用研究
减压风门在桑树坪煤矿的应用与探讨
发明来自生活
同向气动风门在矿井均压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汽车空调送风模式原理简介及故障分析
冷态反敲法在舰船艉轴校直中的应用
四通道煤粉燃烧器冷态数值模拟研究
折叠加热挡板
油料冷态压榨过程中油脂流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