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参保人员角度分析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4-08-21刘兴方戴雪珂王燕平白卫国王丽颖信富荣韩学杰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定点医疗机构中医药

刘兴方,戴雪珂,王燕平,白卫国,王丽颖,信富荣,韩学杰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医保”的趋势下,中医药要想生存和发展,务必要在医保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虽然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但参保人员作为服务对象,弄清其需求和看法将有助于中医药明确自身的优劣及困境,进而有针对性地多方面改进提高,从而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以占据更大的医保市场。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正在定点中医医疗机构门诊部或住院部接受中医药服务的参保人员,年龄在25~70岁之间。问卷调查涉及6个省市的6家中医医疗机构,其中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48份,上海曙光医院20份,辽宁省中医院100份,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30份,广东省中医院25份,海南省中医院30份。

1.2 研究方法

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本问卷,经专家论证会讨论修改,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将问卷电子稿发送到上述6省市调查人员的电子邮箱,调查人员为经过培训的研究生或青年医生。于2011年10月~2012年4月,累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253份,回收率72.29%,其中有效问卷253份。

1.3 数据处理

使用Epidata 3.1软件,双人双录入的方式进行数据录入,对全部数据进行了一致性核查。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选择中医药治疗的原因

被调查的参保人员选择接受中医药服务的原因中,50.6%的患者是因为中医药毒副作用低,31.2%的患者因为中医药疗效确切,这两个原因占调查人数的前两位。只有12.6%的人选择了中医药价格优廉,4.3%的人选择是因为中医简便快捷。医保支付比例对参保人员选择中医药治疗的影响极低,仅占0.8%。见图1。

图1 选择中医药治疗的原因

2.2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

86.6%的患者认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在于慢性病,10.3%的人表示不清楚,2.8%的人认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于急性病,0.4%未填写。见图2。

图2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

2.3 定点中医医疗机构与西医医院的差距

45.1%的参保人员认为,定点中医医疗机构与同级西医医院的差距在于诊疗设备落后,有22.5%的认为,是就医流程复杂,12.6%的认为是治疗水平较低,7.9%的患者认为是其他原因,6.3%的患者未填写,4.0%的患者认为是诊治费用更高,1.6%的患者认为是就医环境更差。见图3。

图3 定点中医医疗机构与西医医院的差距

2.4 对定点中医医疗机构收费价格的看法

从图4可以清晰看出,参保人员普遍认为,定点中医医疗机构收费价格处于合理偏高水平。其中,认为药物价格以偏高为主,如认为中成药偏高者为48.60%,西药价偏高者为45.80%,而认为中药饮片价格偏高的人数和认为价格合理的一样,均为46.60%。认为护理费、诊察费、床位费、检查费则是以合理水平为主,尤其是认为诊察费处于合理水平的人数达到了56.9%。由于本次调查中门诊病人占较大比重,有些患者从未在中医医院接受过住院治疗,因此床位费和护理费项未填写者分别达11.10%和9.10%。见图4。

图4 对定点中医医疗机构收费价格的看法

3 讨论与建议

对于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人们常用“简、便、廉、验”4个字来概括。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简、便、廉”的优势逐渐淡化,中医药服务领域渐趋萎缩,不知不觉被戴上了“慢郎中”的帽子。许多专家提出提高医保支付比例以扶持中医药的发展,但调查显示,医保支付比例对参保人员选择中医药治疗的影响极低,安全和疗效才是中医药的最大吸引力,但也应看到医保对医生和医院选择使用中医药手段治疗的影响。因此,中医药要想占据更大的医保市场份额,关键是要从如何保证用药安全和提高疗效入手,同时需要医保政策的大力扶持。

综合服务能力是医院业务发展的保障,恰恰也是中医医疗机构最大的不足。本次调查显示,定点中医医疗机构与同级综合性医院最大的差距就在于诊疗设备落后和就医流程复杂程度上。提高服务能力的关键在于强化优势,弥补不足,不能因强调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而不添加现代技术诊疗设备;同时,也不能因为需要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就只热衷于添置现代化设备,而丢掉了中医药特色优势。

多年来,中医药服务项目价格过于低廉,无法体现中医药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光靠中医药诊疗收入难以维持医院生存发展,导致“中医西化”。与之相对的却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看病贵”问题。如何在体现中医药价值和控制医疗费用上取得合理的平衡,值得我们探索思考,着手解决这一分歧应当有助于缓和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1]。针对调查出来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期望有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展。

3.1 借力医保政策,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中医药服务“简、便、验、廉”的特点,符合医改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定点中医医疗机构和医保经办机构作为服务提供方,必须以参保人员为中心,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同时,医疗保险政策也应当为中医药“松绑”,在严格控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前提下,建议调增中医药医保目录,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如“治未病”服务和煎药费等;另外,报销比例要充分考虑中药特点,鼓励使用中药,促进中医药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3.2 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定点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和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是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两大载体。依靠中医药特色服务是定点中医医疗机构最大的竞争优势,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唯一选择,然而由于政策制度及补偿机制等问题,中医院被过度推向市场,特色优势逐渐淡化[2]。中医医疗机构要想在“全民医保”背景下生存发展,必须要改进管理模式,强化特色优势,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疗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做到对每一个参保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3]。

3.2.1以政策为保障逐步提高中医药投入在卫生事业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落实对公立中医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引进更新诊疗设备,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为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和业务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4]。制定鼓励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政策措施,鼓励中医药传统服务项目的提供,激发医护人员研究探索中医药治疗的积极性,保护中医药的传承[5]。

3.2.2以高效为目标引入标准化、规范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优势,促进“看病难”问题的解决,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3.2.3以需求为导向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特需医疗服务和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优势,调动中医医疗机构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不断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中医药需求。

3.3 利用价格杠杆,在体现中医药价值和控制医疗费用上取得合理平衡

通过灵活运用价格杠杆,调整定价机制,促使中医药服务回归“简、便、验、廉”的传统,不仅不会增加患者负担,反而会遏制我国增长过快的医疗费用势头,提高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6]。

3.3.1建立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成本监审制度,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医医疗机构,对其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成本,特别是传统中医诊疗项目的价格成本进行监审,并根据成本监审的情况,适时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7]。

3.3.2合理制定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促进中医药传承要适当调高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如针灸、刮痧、中医正骨等)的价格,支持院内中药制剂的研制和使用,明确“治未病”服务项目价格,提高中医诊察费用,调动中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中医药治疗率和参与率,扶持中医传统医疗技术的健康发展,克服中医医院“西医化”倾向。

3.3.3规范调增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助力中医药创新目前《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1版)共有诊疗项目9 574项,其中中医医疗服务327项,仅占3.41%,许多安全有效、费用适宜、易于推广、符合国家纳入标准的中医诊疗技术尚未纳入医保范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细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提高中医传统疗法的使用率[8];同时,经业内专家论证通过的新项目应及时审批执行,推动中医药创新。

[1] 李凤荷.中医药收费酝酿“变局”[N].人民日报,2006-09-14(15).

[2] 张东风,于文明.确保中医院更好服务群众[EB/OL].[2012-03-09].http://health.people.com.cn/h/2012/0309/c226951-1925303373.html.

[3] 宗静,段丽萍.我国医疗保险现存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3):41-42.

[4] 陈宏,孟薇,孙兴华.新医改下加强中医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能力的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9):71-72.

[5] 党海霞,罗卫芳,李哲,等.县级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21-23.

[6] 李天锋,王淑军.价廉,让中医处境艰难[N].人民日报,2006-09-14(15).

[7] 广东省物价局.关于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我省中医药业发展的通知[EB/OL].[2006-08-04].http://www.gdpi.gov.cn/jgzc/8000.htm.

[8] 刘兴方,韩学杰,信富荣.中医药在医保医疗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2,32(8):36-38.

猜你喜欢

定点医疗机构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例谈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解析几何中定点问题的处理策略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直线过定点的5种特优解法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