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河“侯、匡—观”区段灌渠引水量调查分析及措施建议

2014-08-20吴庆芳安阳县跃进渠灌区管理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15期
关键词:漳河分水水文站

□ 吴庆芳 □李 涛(安阳县跃进渠灌区管理局)

1 概述

漳河源出于山西,流经河北、河南两省交界,至河北馆陶县徐万仓村东南汇流入卫河。山西境内分有北源清漳河、南源浊漳河两条主干支流,在河北涉县合漳乡汇流后称漳河。

漳河“侯、匡-观”区段范围是指清漳河下游匡门口水文站、浊漳河下游侯壁水文站至漳河干流上游观台水文站之间的“Y”型河段,总长度约108.40 km,区间流域面积约1664.40 km2。区域内降水稀少且集中,植被稀疏,水土资源贫乏,约95%为石质山区。在行政区划上,分别隶属于山西、河北、河南3省,区段内有6条较大引水灌渠,均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右岸河南有红旗渠、天桥源渠、跃进渠,左岸河北有白芟渠、大跃峰渠、小跃峰渠,设计引水流量均在10~30m3/s。

2 历史沿革与管理发展

该区段位于晋、冀、豫三省界域,引漳灌溉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水电建设发展较快。由于水土资源贫乏,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始,沿河村庄无序违规修建河滩护地坝、拦河坝、引水灌渠、水电站等工程,改变了天然河道流势,顶冲对岸、阻断水流等致使两岸群众时常发生利益冲突,对峙争斗,造成财产损失、人身伤亡和水利工程被破坏。

1952-1993年,冀豫两省灌渠引水量分配主要通过各级政府及水行政部门谈判协商,达成分水意见后执行。但由于实际分水不能按协商意见执行,曾于1989年6月,国务院、水利部批示漳河水量分配方案,1992年9月,国务院领导主持召开三省漳河水事协商会议。1993年3月,水利部海委成立漳河上游管理局,负责该区段各灌渠水量分配调控管理。1997年4月,海委组织编制《漳河侯壁、匡门口至观台河段治理规划》。2012年4月,漳河上游局主持邯郸、安阳两市县水利部门多次座谈协商,出台了《浊漳河水量分配意见(试行)》。

3 主要分水原则

为和谐发展、团结治水,促进界河两岸群众睦邻关系、六大灌渠均衡有序用水,使水资源开发利用达到有效控制和统一规划管理的目的。经过长期阶段性酝酿发展,形成以下主要分水原则:

第一,河道水量实行统一分配,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保证河道基流。

第二,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兼顾工程现状与用水现状。

第三,供水次序上,首先满足沿河村庄用水,而后六大灌渠,水力发电要服从农业供水。

第四,先农业后工业,先饮用后灌溉,厉行节约用水,有偿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水文站、灌渠流量调查及现状问题

主要实地调查了区段起止点范围内侯壁、匡门口、观台3个水文站断面流量和六大灌渠的引水量,时序12年。漳河上游“侯、匡——观”区段2002-2013年水文站断面流量、灌渠引水量统计表见表1。按有关分水原则,综合考虑不同频率天然年径流量、灌溉期、非灌溉期等因素,12年间,河北实际引水量71.39亿m3;河南实际引水量32.49亿m3,两省总引水量103.88亿m3。河北较应分水量多引水17.37亿m3,河南较应分水量少引水17.37亿m3,河南平均每年少引水1.45亿m3。其中2009年是来水量和引水量均最少的一年。近20年来,该河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90%,河道局部断流现象严重,不能保证河道基流。

由于水资源紧缺,需水量大,灌渠用水矛盾突出;取水口地理位置上下游左右岸;管理行政层级多,历史关系复杂;农业灌溉、发电、工业、人畜饮用等用水性质多样等原因,目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表1 漳河上游“侯、匡-观”区段2002-2013年水文站断面流量、灌渠引水量统计表

一是按政策依据实施水量分配、调控难度大,落实不到位,管理协调困难。

二是六大灌渠取用水历史延续长期存在,缺乏大局意识,不执行分水政策和协商意见,不顾下游用水。旧的用水秩序依然根深蒂固,不能建立新的有效和谐用水秩序,实现水资源均衡高效配置。

三是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手段和组织保障措施。

四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水电工程数量多,存在违法违规运行。

五是河北引用水量大,河南引用水量少,水量分配悬殊,不均衡用水状况长期存在,仍未彻底改变。

5 措施及建议

5.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履职

将漳河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利用和保护负总责,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的统一监督和管理,河道主管机关参与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的实施工作,与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有效落实水资源的均衡优化分配。

坚守漳河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保护正常合法水工程,打击严惩非法违法开发建设。加强水资源配置与管理,研究实施浊漳河、清漳河水量分配方案,组织编制年度用水计划,六大灌渠取水总量实行严格控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用水计划和秩序。

5.2 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用水效率

进一步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跨省河流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实施用水定额制。各灌渠要积极建立高效节水示范区,对渠系进行节水配套改造,引导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灌溉耕作方式,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有限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贯彻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法定程序实行计量水费,减少用水浪费。

5.3 严格落实分水政策,健全监控体系

迅速建立漳河上游各水文站断面流量和灌渠取用水量实时视频、数据监控及调度管理系统,建立流域与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及时发布监控信息、数据,全面提高监控、管理能力。以《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漳河水量分配方案请示的通知》、《漳河侯壁、匡门口至观台河段治理规划》和《浊漳河水量分配意见(试行)》为依据,按照灌溉季节、非灌溉季节和汛期进行分期调度供水,严格控制六大灌渠和沿河引水电站流量,确保资源共享,合理分配。

5.4 完善浊漳河用水纠纷调处机制

按照中央有关加强水利社会管理能力建设要求,在充分发挥漳河上游管理局职能的基础上,完善河道主管机关和晋、冀、豫三省四市五县不同行政层级的分水用水协调机制,重点构建上游局与沿河三市县政府水事调处工作平台及定期通报制度,建立地方政府负责,各部门配合、层层明确责任的用水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制定简易有效工作流程。做到全面归口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措施到位、密切配合,逐步实现有序均衡用水、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

6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需用水量不断增长,水资源总量不断衰减,供需矛盾愈加凸显,不均衡用水现状存在,亟待加强地区有限水资源的均衡分配和调控管理。2012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这也要求水利人深入思考与研究,强力推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循环高效利用水资源,实施阶梯计量有偿使用,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切实推进节水型和谐社会建设。

猜你喜欢

漳河分水水文站
漳河轶事
漳河三棱镜
漳河有一水库群
寂静的漳河
基于闲置分水指标的黄河分水方案调整研究
金沙江坝下水文站中泓浮标系数稳定性分析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西双版纳州水文站网合理布设及测验方法探析
水文站缺测资料插补展延实例分析
分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