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发展逻辑

2014-08-19周建标

关键词:建设

[摘要]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吸引力及影响力。因此,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要遵循由内而外的发展逻辑,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文化发展方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基层文化,夯实群众基础;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内在动力;建设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优化外在环境;提升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逻辑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3-0077-07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于1990年首次提出“软实力”的概念。[1]而后,约瑟夫·奈对软实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国家软力量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2]。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化的“文化软实力”概念,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强调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阐明了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总之,自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以来,“文化软实力”概念就铺天盖地出现在新闻媒体和学术文章之中,但许多研究仅罗列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缺乏对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深入剖析,缺乏对核心要素进行归纳与提炼,使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过于笼统和宽泛。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吸引力及影响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吸引其他国家的民众,就需要有吸引力的价值观,并根据他国的文化传统、审美情趣和现实需要,通过文化产业和先进传播能力进行传播。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文化发展方向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中,必然形成自身的文化,形成核心价值体系,凝聚成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形成共同社会理想;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克服不良价值观和不良文化的影响,提高文化修养。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的政治理想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的追求,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主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能够凝聚亿万民众的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价值的导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始终追求人民的自由和平等,追求社会的公正和法治,在当代,则体现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公民道德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涵盖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中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个方面,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政治理想、社会价值导向和公民道德准则,统一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个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符合历史和现实又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竭源泉。

(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凝聚力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四千年,从来没有中断过。中华民族作为文化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体。随着华夏族的不断壮大、疆域的不断拓展,于秦汉时期,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体。中华民族作为政治概念,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体是近代的产物,当西方殖民者入侵中国时,中国境内各民族便自觉联合起来抵抗侵略,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体,到20世纪初叶,“中华民族”便成为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3]

中华民族不是单靠武力征服而形成的,而是几千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影响、自然融合而成的。从可靠的历史记载来看,夏、商、周三代是由夏、商、周三个不同部族相继建立的三个朝代。夏部族活动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省南部,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夏朝晚期文化遗址)。商部族活动的中心地区早期在今河北省北部,后期向河南北部发展,如郑州“二里冈文化”(商朝早期文化遗址)。考古学家比较了“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冈文化”的文物后发现,商朝早期文化吸收了不少夏朝的文化因素,可见商朝文化是在继承夏朝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4]周部族原来的活动中心在陕西省西南部,周部族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朝文化也是在继承商朝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经过夏、商、周三代的融合发展,华夏族逐步形成。到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中原的华夏族又同周围许多部族(当时称为“夷狄”)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逐渐融合成一个更大的整体,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文化基础。

在秦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多年中,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广大农耕地区与周边民族游牧地区之间,虽然有过不少冲突,但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的重要政策是“怀柔”、“和亲”和“互市”。王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和亲故事,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佳话。长城沿线的各个关隘,有时是双方兵戎相见的战场,但在和平时却是民族间贸易的场所。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每年定期邀请许多少数民族王公到热河避暑山庄居住并举行围猎等活动,增强彼此感情。虽然当时的民族关系存在着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但总体上各族人民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到了近代,面对帝国主义列强野蛮入侵,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56个兄弟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抵抗侵略,形成中华民族的政治共同体,中华民族成为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超常的融合力

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整体和谐”。在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尚书》中就有“协和万邦”的记载(《尚书·尧典》)。中华传统文化“协和万邦”理念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中国由上古时代的天下万邦,到春秋时代的数十个诸侯国,再到战国七雄,最后由秦统一中国。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看,通过教化融合来“以德服人”是主要手段;通过战争兼并来“以力服人”是辅助手段。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和谐观体现在上古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演化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融合的思想来源,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和而不同”的理念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力,可以超越地域、民族、宗教的界限,产生无形的文化融合力。无论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现在的儒、道、释三家和平共处,都体现着和而不同的理念。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儒道相融合,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化的佛教。例如,福建泉州68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有多种宗教和谐相处: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天主教、基督教、婆罗门教、摩尼教、拜物教、犹太教等。在泉州,可以看到在同一寺庙或道观中有多种宗教偶像并存现象;不同的宗教场所可以比邻相存。因此,泉州获得了“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称。

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庸之道”为最高法则。“中庸之道”秉承“和而不同”理念,坚持“执两用中、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中华传统文化尊重多样性,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三)中华传统文化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精神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为当今社会提供可利用的宝贵精神资源。在天人关系上,儒家强调天人和谐相处,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在自然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重新阐述天人和谐的理念,倡导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新型生态文化观具有重要价值。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强调个人要适应社会,追求社会整体利益至上,较少关注个人利益,这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对个人利益至上、私欲膨涨的当今社会却是一剂纠偏良药。在人际关系上,中华传统文化把家庭伦理关系扩展为社会伦理关系,要求用对待亲人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孔子倡导“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孟子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基层文化,夯实群众基础

文化建设需要群众参与,只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有生机与活力,才能实现文化教育人、塑造人的功能。

(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政府投资兴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共文化服务业,内容涵盖公益性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博物、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等领域。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先进文化和精英文化转化为大众文化的媒介,是先进文化直接贴近百姓的途径,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群众基础。

公益性文化事业肩负着传播知识、宣传教育、示范指导、为群众提供文化产品、提高国民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可发挥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社会教化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履行教育人、提高人、发展人的人文教育功能。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

国民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国家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竞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文化的引领,国家会因为缺乏文化“软实力”而失去竞争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家竞争力取决于一个国家国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发达国家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都包含着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和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有关研究指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5]因此,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其根本点在于提升每一个国民的文化素质。

中国国民素质与发达国家的国民素质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国民科学素养,2010年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只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如今发达国家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的比例高达两位数以上,美国达25%(2005年)、欧盟达24%(2005年)。[6]

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所需要的文化资源、教育条件等,主要是靠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为此,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体制与运行机制。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参与的格局;形成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功能互补、运转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体制;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的运行机制。

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形成覆盖城乡社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适应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优化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环境,推广应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

(二)发展基层文化

基层文化是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用的文化平台,是基层群众自娱自乐、自演自教的文化平台。基层文化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活水源头,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基层文化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道德规范寓于群众审美活动之中,使群众在自娱自乐中提高道德素养。基层文化能够激发群众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夯实群众基础。因此,要大力发展基层文化,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

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内在动力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提高国家经济硬实力,而且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产业形态。文化产业既具有经济产业属性又具有文化形态属性,所以文化产业既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又要遵循文化的自身逻辑,承载精神灵魂。

(一)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文化产业运作,才能向全世界传播和扩散,才能渗透到千百万人的生活中去。只有借助文化产业,才能把抽象的文化价值观转化成具体可感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能将文化价值观输出转变成文化产品输出。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所到之处,就是该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文化影响所到之处。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有多强,该国的文化软实力就有多“硬”。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是从认同文化产品开始的。只有文化产品受到欢迎,寓于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观才能被接受。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大国都是文化软实力强国,如美国文化全球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美国通过“三片”文化向世界传播“崇尚自由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诱惑人们向往美国式的民主自由。

(二)文化产业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基础

文化产品输出不仅会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还能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带出国门。任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扩张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都是借助文化产业和文化输出来进行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英国摇滚乐的经济效益早在1996年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钢铁产业,“辣妹”成为英国1998年的最大出口项目。如今英国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与金融服务业相媲美的支柱性产业,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据2011年12月英国文体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为363亿英镑,占当年GDP增加值(GVA)的289%,较2008年度的282%有所增长。2011年英国创意企业总数约有106700 家,占全英在册企业总数的513%。[7]

美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军事工业。2009年,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美国GDP总量的25%。[8]美国拥有2300多家日报、8000多家周报、122万种杂志、1965家电台和1440家电视台,其中拥有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这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以及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生产基地——好莱坞。全世界56%的广播和有线电视收入、85%的收费电视收入、55%的电影票房收入都在美国。[9]

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25%, 2010年为26 %,直到2011年才突破3%。[10]

中国虽然是出口大国,但在国际文化贸易中,长期处于逆差地位。虽然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并列为“世界文化贸易五强国”,但中国目前仍然是廉价的“硬件加工厂”。正如加拿大《环球邮报》曾经报道的:“中国是世界1/3服装、1/3电脑、1/2鞋、1/2数码相机、1/2 DVD播放机、2/3复印机、75%的手表、75%的礼品玩具和60%的欧美体育用品的生产国。”中国工厂为许多国际知名品牌代工生产,长期处在“微笑曲线”的最下端,以牺牲资源、环境、人力等来换取低廉的利润。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A380。空客A380价格高达28亿美元,中国每出口一件衬衫才赚035美元,按2005年汇率计算约合289元人民币。[11]可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瓶颈之一。

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不是文化产业强国。我们要从政治和文化的战略高度,科学制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按照文化产业市场化规律,有效推进中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制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撑;健全各类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有序发展;借鉴其他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经验,拓展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

五、建设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优化外在环境

政府应该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创造优越的外在环境,通过创新制度文化和优化环境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一)创新制度文化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部分。制度文化是各项制度所凝炼的文化价值观。它体现人们的理性原则、价值取向、理念追求、道德标准和利益追求,反映制度设计者的理性追求和道德底线。制度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导向和制度保证。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文化软实力大国都是以制度文化为支撑的,制度文化的吸引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国家文化软实力是通过制度设计表现出来的。例如,俄国的兴衰发展与制度文化的设计密切相关。在1815—1914年的100年间,俄国的国土面积远远大于英国,而英国却是“日不落帝国”,是世界霸主,俄国只是地区大国,在与英国和日本的战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最重要的原因是沙皇俄国的封建军事制度文化不敌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制度文化。在20世纪40—50年代,苏联成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主要原因是苏联提供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主义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实行霸权主义,在美国和平演变的围攻下,苏联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优势和活力逐渐丧失。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实行改革,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导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消失。

约瑟夫·奈在《注定领导世界》一书中提出,如果一个国家可以建立并且主导国际规范及国际制度,从而左右世界政治的议事日程,那么它就可以影响他人的偏好和对本国国家利益的认识,从而具有软实力,或具有“制度软实力”(Institutional Power)。优秀的制度文化能够支撑制度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支撑制度自我改革自我创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2004年4月,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指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迅速崛起,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2004年5月7日,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在伦敦《金融时报》提出了“北京共识”概念,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雷默认为,“北京共识”给世界带来了希望,为落后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一种新范式。2004年6月14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说,中国依靠独特模式实现发展的有益经验的确值得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借鉴。国际舆论所说的“北京共识”或“中国发展模式”,指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制度软实力”,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同和借鉴。

但是,中国的现行各项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继续改革,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优越性。改革创新是制度文化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们的制度创新要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进行,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的基础上改革制度文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创新制度文化,还要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制度设计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建设制度文化。

(二)建设环境文化

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良好的环境文化,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会产生凝聚力和吸引力。环境文化能够直接产生吸引力,体现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上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总是以优秀的环境文化而闻名,那些地方自然风光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追求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却付出了高污染的代价,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取得相应进展。因此,环境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要加强环境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儒家提倡“天人合一”,道家提倡“道法自然”,佛家主张“大地众生,皆有佛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和谐”、“和合”精神,这种精神不但贯穿于学术理念、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中,而且彰显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是当今环境文化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环境文化建设更要运用法制手段构建长效机制。要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依法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文化建设的氛围。

六、提升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既包括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又包括当代中国人的文化成就,还包括所吸纳的世界优秀文化。所以,我们要向世界人民展示融合传统智慧、现代文明和时代价值的中华文化,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华文化不仅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具有时代气息浓厚的当代文化,还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提升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传播中国语言、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创新传播手段。

(一)增设孔子学院传播中国语言,让世界人民认识中国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英国虽然已经不是“日不落帝国”,但英语仍然是世界性语言,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十多个。英国首创的多种游戏规则仍然在全球市场运用。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说:“美国目前所具有的第一大优势是它的语言。英语是在……数十个领域内通用的世界性语言,全球各地数以亿计的人口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掌握英语,从而使得美国的思想、作风、发明和产品能够畅通无阻地走向世界。”[12]465如今,许多国家都把推广本国语言、传播本国文化列入国家战略。韩国文化观光部宣布要在世界上开办100所“世宗学堂”;日本宣布要在本土外开办100所日语中心;俄国也制定了在世界各地开设普希金语言学院的计划;印度准备在世界各地建立“甘地学院”。

中国也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传播中国语言。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到50万人。到2015年,全球孔子学院将达到50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将达到1000个,学员将达到150万人,其中孔子学院(课堂)面授学员100万人,网络孔子学院注册学员50万人。专兼职合格教师达到5万人,其中,中方派出2万人,各国本土聘用3万人。教育部《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孔子学院。[13]

(二)依托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

战舰能够让别国人民暂时屈服,而文化价值观能够让他们成为你的朋友。“911”事件之后,美国决定向阿拉伯青年传播美国文化价值观。据《华盛顿邮报》2003年8月9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出资400万美元资助用阿拉伯语出版正面报道美国文化生活的杂志“HI”(《你好》)创刊,采用空运的形式向阿拉伯国家同步发行。[14]当今世界,传播本国文化价值观成为各国扩大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我们应该依托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语言的基础上,向世界全方位展示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及文化价值观,改变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陈旧看法。因为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更多地还停留在“中国是文明古国”的层面。“2006年5月,美国《新闻周刊》根据网民投票,评选出代表中国的20个形象符号,分别是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莫高窟、唐帝国、丝绸、瓷器、京剧、少林寺、功夫、西游记、天坛、毛主席、针灸、中国烹饪。”[15]可见,我们要继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华文化“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理念,这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让世界人民知道“先公后私、先义后利”的利益观,这有助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让世界人民知道“以理制欲、智者利仁”的人生智慧,这有助于提高人生修养和人生境界。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展示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展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世界人民了解当代中国追求的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树立当代中国的新形象。

(三)发展网络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不但取决于文化内容,而且取决于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美国凭借网络信息技术优势,用网络文化继续传播美国文化价值观。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勒夫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12]465

美国通过信息网络建立话语霸权。在互联网上,负责全球域名管理的13个根服务器有10个在美国,其他3个分别位于英国、瑞典和日本;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有近3000个,约70%在美国;互联网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站,94个在美国。[16]美国凭借信息技术优势,以网络信息代替好莱坞影片和可口可乐成为美国文化攻城掠地的新武器,引发各国政府在网络上展开民族文化保卫战。2005年,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波兰、西班牙六国文化部长提出联合创建“欧洲数字图书馆”的规划,以抵抗美国Google公司的文化蚕食。

如今,许多国家都把网络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中国文化部也于1998年8月,提出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并列入了“863”计划和国家“十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图书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把中华五千年文化表现出来,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再生。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给中国图书馆业带来了一场革命,而且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跨入电子时代,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全民族素质提供文化支撑,为扩大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做出了贡献。

在对外网络文化传播中,我们要找准中外文化的交汇点,熟悉和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传统、民族心理、语言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传播形式。我们还可以在遵守国际规范准则的基础上,用不同的语言介绍当代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艺术精品和社会风貌。

[参考文献]

[1] NYE J. Bo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M]. New York: Basic Books,1990:18.

[2]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1.

[3] 周建标.中华民族精神演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3.

[4] 李伯谦.夏文化与先商文化关系探讨[J].中原文物,1991(1):17.

[5] 沈壮海.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80205(3).

[6] 高宏斌.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J].中国科学基金,2011(1):6364.

[7] 杨会军.英国创意产业调研[EB/OL].(20120118)[20130820].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ck/201201/20120107932523.html.

[8] 王冰.我国上市出版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之比较[J].中国出版,2011(10):4446.

[9] 枫林.美国:文化产业强国重知识产权[N].深圳特区报,20111031(D2).

[10] 陈涛.国内文化产业总产值去年破4万亿[N].北京日报,20130106(2).

[11] 王齐国.中国品牌与中国国家精神[J].中国品牌,2012(9):7880.

[12] 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刘江,陈方明,张毅军,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65.

[13] 教育部.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N].光明日报,20130228 (7).

[14] 出版阿语杂志同化青年[N].兰州晨报,20030810(A7).

[15] 贺潇潇.把京剧“移植”到异国舞台——访中国京剧院演员孙萍[J].对外传播,2009(6):1113.

[16] 姜春云.桥和船:领导方法18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53.

[责任编辑:赵玲]

Abstract: Cultural soft power is a countrys internal cohesion and external attraction and influence reflected by its culture. Therefore, Chinas culture soft strength construction should follow by the inside and outside development logic to cultiv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make clear the direction of culture development,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struct 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 develop nonprofit cultural undertakings and grassroots culture, ram the mass base, develop the cultural industry, enhance intrinsic motivation, system 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culture, optimiz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promote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logic

猜你喜欢

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数字电视分前端建设随谈
野三化冶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