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醒

2014-08-18孙云晓

现代家长 2014年7期
关键词:习得性数学考试学业

孙云晓

“习得性无助”是学业失败的元凶

孩子是否有自信心是教育成败的根本标志。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时代是最容易自卑的阶段,因为孩子是那么弱小,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对大人充满了敬畏。比如小学里绝大多数暂时落后的学生都是男生,他们却往往不知道这与自己比女生发育晚有关,可悲地认定自己永远没有希望了。更可悲的是,许多父母和教师也如此认为。

在40余年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的过程中,我深度接触过许多学业失败乃至人生遭遇重大挫折的青少年,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失败的源头都与“习得性无助”密切相关。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可能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比如孩子会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好。

比如,孩子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回家后沮丧地说:“我永远学不好数学了!”“我每一次考数学都不可能考好!”“我是我们班最笨的人!”作为父母应该怎么评说?有的父母可能会安慰孩子:“老爸老妈数学细胞少,看来你也不是学数学的料儿。”有些父母可能会抱怨:“真是笨到家了啊!你是马尾拴豆腐——提不起呀!”显然,父母这样的解释风格会让孩子更加自卑、更加绝望,也就更难以继续努力。

实际上,许多消极性解释既不利于孩子成长,也不符合客观实际。孩子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并不等于永远成绩糟糕,更不等于他就是最笨的人。应当承认,许多人不是数学天才,要做到数学成绩拔尖儿是困难的。但是,多数人经过努力是可以学好数学的,至少可以达到合格以上的水平。

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积极解释。当孩子因为数学考试成绩糟糕而情绪沮丧时,父母开导说:“你能学好数学,你以前的数学成绩不是很好吗?”“偶尔几次没有考好是正常的,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考好。”“你这次没考好不是脑子笨,而是没有好好复习准备。”把孩子碰到的困境解释为暂时性、特殊性等原因,指出这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孩子听到这样的解释,不仅得到安慰,自信心也会有所恢复,更有可能认清自己,开始走向正确的方向。

父母对自己生活的解释风格会影响孩子解释风格的形成,父母对孩子发展的解释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与评价,因为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你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

当然,仅仅解释是不够的。青少年的自信心需要积极的解释,更需要成功的体验。我们需要的不是鼓励儿童“感觉满意”,而是教导他们“表现满意”,一是从悲观转变为乐观,二是从无助转变为征服。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描述的那样,“快乐就好像舞蹈中优美的动作,不是舞者在跳完舞后的感觉,而是将舞跳得很好时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成就感”。

猜你喜欢

习得性数学考试学业
作弊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别让“习得性无助”击溃你
紧张的数学考试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还是那样
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
众症时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