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2014-08-18杨翠萍

关键词:美的学会交流

杨翠萍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64-01

科技在迅速发展并促进着社会的急剧变化:电脑,网络的不断更新,手机的花样升级,为人们的交流,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青少年追逐时尚的步伐,往往比埋头教学的教师更快,似乎在教室内学的东西没有手机更有用!因此,他们自满、自傲到对老师、对课堂不屑一顾的地步。严峻的形势给我们从教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让学生热爱学习、自主的学习?穿新鞋走老路肯定是不行的,穿旧鞋走新路还是不行。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当中去,提倡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式的学习。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详尽的介绍 每个单词的拼读和词义,然后一遍遍的领读,课下又被学生忽略,使得课堂上学到得知识得不到应有的巩固,这就严重影响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受挫、无耐)。在此我呼吁同事们放弃功利心,注重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可以实现对每一个学生的正确调节和迁移。

教学是一个认识和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能调动并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常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但要求教书,更在于育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思想动向、兴趣爱好等,在承认个性差异的情况下,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以情动人,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使学生能够通过努力,找到自己的目标。

二、情感相融利于知识的交流与巩固。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爱美心里,设计美的教学课件和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厌学。

三、以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英语,天天都是背、背、背,背了单词背句子,背了句子背对话,背了对话又要背短文,真的很枯燥乏味!传统观点认为英语课就是背记,学生对其用处认识不够,学英语有用吗?社会上不会英语的人随便都比你老师赚钱多,学生不重视反而有抵触情绪。反问:世界经济全球化后你能让所有人都说汉语吗?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你不懂英语行吗?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明白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除了精心设疑之外,我还鼓励学生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

四、联系实际,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学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让学生通过传闲话,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五,学会放手,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堂是学生学会学知识,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学堂。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在课堂上,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 。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 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情感教育信任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展示学习的平台。我们必须信任学生,给他们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教育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的学会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学会分享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