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巧用心理学策略对初中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

2014-08-18胡江节聂橘芬

关键词:初中学生班级应用

胡江节 聂橘芬

【摘要】农村初中教育应以初中学生的心理特质、年龄特点为基础,致力于营造积极、和谐、温馨的班风,并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乐、健康成长。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心理学策略是班主任对学生加以引导、发掘和引申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心理学策略的内涵以及必要性,并探索其实践策略,分析其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选取了一些典型案例,以此来探索巧用心理学策略对初中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学生 班级 心理学策略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84-01

一、引言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教育者应以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年龄特点为依据给予合理有效的指导,确保受教育者能够自我提升思想品德积极性以及自觉性,并将来自教育者提出的各项要求转化为个人奋斗的目标。初中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初中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以及自我监督的能力,应引导其善于肯定个人正确、合理的言行与思想,并能够长期坚持;而对于其错误的言行举止和思想问题则应敢于承认并积极改正。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巧用心理学策略对初中学生成长加以正确引导。

二、心理学策略应用途径的案例分析

案例1:

学生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类任务。以大扫除为例,班主任往往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是否细心、认真,而学生在大扫除过程中嬉戏玩闹、不听指挥,导致任务完成度大打折扣,这是我作为班主任一直头疼的问题。在布置班级会场过程中,我带领学生将课桌挪开,并摆放整齐,结果只有几个年龄稍微大点儿的男同学主动帮忙,而其他不少学生看似忙碌,实则“打酱油”,挪开的桌子摆放凌乱,极不雅观。

于此本人所采取策略是应用积极关注策略。在班级日常活动中建立行为习惯积分制度,由值日班长每天按照班级集体制定的评估标准来评价各个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个人行为表现,并做积分加减。加分标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1)积极参与班级活动;(2)得到老师表扬;(3)成绩有所进步。而减分标准则涉及两个方面:(1)学习马虎,态度不认真;(2)违反班级制度以及校纪校规。班主任在制定此项制度时应与其他任课教师通气,联合执行这一班级制度,从而在各个学科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个人学习情况来做积分加减。值日班长则在星期五的时候做一周积分统计,并将各位学生所得分数记录在积分记录簿上,每一学期期末时总结累计得分,并将其录入《成长记录册》,为学生个人评优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确立此项制度,我发现学生们一改懒散、拖沓的恶习,而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且与同学相处融洽,各类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积分制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和教育。

案例2:

我班有位学生小丹,是一个性格内向、孤僻、不善言谈、胆小不合群的孩子,她瘦小的身影总是一个人在独来独往,性格越来越自闭。因为她不爱说话,也不喜欢与人交往,导致她在班上没有一个要好的同学。我在想若有一天她完成学业走上社会,该如何去和人交往,能在社会上立足吗?想到这些我真是很担忧,于是我总是在语言上去鼓励她,她不喜欢站起来回答问题,羞涩胆小,我就总试着让她回答问题,鼓励她,答错了没关系,要勇敢的说。而且我还每周组织一次演讲活动,鼓励学生们去说,去讲自己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以分享快乐……这样大家一起来说,一是锻炼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增进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小丹变得开朗了,敢说话了,并且主动地和同学交往起来,相处的十分融洽。现在她身边的小伙伴儿越来越多了,她还主动的组织伙伴们一起做手工制作品并且还在班级进行展览,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看到这些变化,我心里十分高兴,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给我一句赞美的话,我可以高兴两个月。”是啊,作为教育家都是如此,何况我们正处于初中生的孩子们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多用赞美的话语去鼓励学生。因为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共同心理需要,这种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它能使人有自信、有勇气。对学生的赞美是师爱的表现,也是一种教育机制、教育艺术。实践证明: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种种困难,突破一个难点,获得某种知识时,心理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越学越有劲。教师要用自己激励的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用赞美的语言,让他们心存感恩;用嘉许的语言,让他们爱人爱己,待人接物。让学生在教师的认同中掌握目标,奋发前进;在友善中关怀世界,积极向上;在祥和中公平公正,与人为善。 赞美是一种熏陶,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所以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赞美的话语对待学生,通过这座美丽的桥梁,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和学生们心心相印。是的,赞美是阳光,它把爱的种子撒播进了孩子们的心田;赞美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沐浴万物生长;赞美是五彩的虹,是清凉的风,赞美是皎洁的月光,是动人的诗歌,是美妙的音乐……鼓励和赞美,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三、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在日常工作与学习过程中也有了时间紧迫感,而缺少必要的交流,导致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不断淡化。同时工作学习中很容易滋生孤独乏味、单调以及枯燥等心理感受,因此心理冲突也有所加剧,从而出现不满、焦虑、浮躁等各类不良心理状态。而对于农村初中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成长过程中伴有更多心理问题。班主任应善于应用心理学策略,教会学生学习和自我管理,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从而引导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任占国.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基于洛阳市初中生SCL-90的调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10):62-64.

[2]吴泽远.浅谈初中学生自卑心理成因与矫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36):100-101.

[3]陈雪艳.论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以某区初中学生为例[J].华人时刊(下旬刊) ,2013,(11):199-200.

[4]谢华,彭明芳,赵雪等.初中学生孤独感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3,29(5):144-146.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班级应用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农村初中学生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不称心的新班级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