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走进美术课堂之我见

2014-08-18王起鹏

关键词:乐曲绘画美术

王起鹏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66-01

从古至今,音乐和美术就被称为一对姊妹艺术,她们并驾齐驱,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对姊妹在艺术的殿堂中都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方式,只不过一个是通过听觉,一个是通过视觉。她们各具魅力,又各有特色。她们时常若即若离,又水乳交融,如胶似漆而又泾渭分明。

然而,她们又往往是源于同宗,相互渗透,相互感染,不可分割的。比如:敦煌壁画中那反弹琵琶的“飞天”, 在使我们赞叹古人高超的绘画技巧的同时,似乎也听到了“铮铮”的琵琶声。外国名曲《亚麻色的女孩》正是通过听觉来感受女孩可爱、优美的外形及神态的。再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把第六交响曲冠名为《田园》,在第一乐章上标上了 “到达乡村的愉快感觉、溪畔小景”。很明显,大师在这里试图使乐曲的表现性具有客观描绘的功能:正如大师自己所言:“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图画,并顺着那个轮廓前行。”

当音乐走进美术,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因此让音乐走进美术课堂,可以使美术课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如果美术课堂里有美妙的音乐缓缓溢出,犹如枯石间的一股清泉,幽林中的一缕阳光,艺术将以双重的力量润泽肺腑、感召心灵。那么怎样才能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更和谐地体现学科的整合,以下是我 的一点尝试与感悟:

一、音乐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凝聚学生注意力

通过音乐或音乐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生动活泼,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为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低年级的美术课尤其适用音乐导入的方法,学生年龄越小,注意力越不易集中,如果在导入时用学生熟悉或喜欢的音乐、歌曲,学生会被音乐所感染,自觉的参与学习活动之中。例如: 在上《童话里的小屋》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小红帽》这首歌曲的伴奏下欣赏童话里的小房子图片。这首歌曲学生非常熟悉,全班跟着一起唱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我接着宣布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你们喜欢童话里的小屋吗?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画童话里的小屋。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觉的融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让音乐穿插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灵感,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我在教学《曲曲直直》一课时,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我国古典的名曲《梁祝》,这抒情缓慢的乐曲把孩子带入了美妙的世界里,有的孩子竟做起了优美的舞姿,这美妙的乐曲,优美的舞姿,使孩子们陶醉了,整个课堂充满了艺术气氛。这时候,教师启发学生:“这段音乐给你们什么感觉?”学生回答:“优美、舒缓”。教师又启发学生说: “你能用画笔把这种优美、舒缓感觉画下来吗?”学生又在这美妙的乐曲中舞动起了手中的画笔,他们画出了富有变化的弧线、波浪线, 而且线条流畅,生动。接着我播放了周杰伦的《双节棍》,学生听了这首曲子后,他们的动作表情来了个大转弯。屁股扭动着,手挥舞着,表情显得格外夸张、形象。学生又一次在有力量感的节奏里拿起了画笔,画出了有顿挫的曲线、折线。我觉得应该去让学生明白一些怎样运用线条来画画的时候了,我就启发说:“如果我们要画一幅有石桥,有柳树的风景画,我用刚才听《梁祝》音乐的感觉来画石头行吗? ”学生说:“不行,那样的线条不能画石头”,我就反问:“为什么啊?”学生说:“那样的线太柔和,画不出力量感和粗糙感。”我又说:“我用《双节棍》的感觉来画柳树行吗?”“学生说:“不行,因为那样的线条,表现不出来柳树的流畅的感觉。”本节课教学把线条和音乐整合起来,激发了学生们高昂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知识点抓的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音乐辅助课堂,便于学生理解绘画,化解教学难点

我国清代画家王原祁有较精辟的论述:“声音一道,未尝不与画通;音之清浊,犹画之气韵也;音之品节,犹画之间架也;音之出落,犹画之笔墨也。”形象反映出画中的音乐感。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为了使课堂教学不显枯燥,应巧妙地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

在教学《冷色与暖色》时,随着音乐的旋律导入新课,与学生一起欣赏了一段民乐《春江花月夜》,边听边指导学生随着节奏和旋律思考,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想象:这首民乐描写的一幅是什么样的图画,在图画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学生都很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个平静的、安详的、和谐的夜晚,在色彩的选择上偏重于冷色系列。接着我们欣赏了第二段民乐《金蛇狂舞》,着重让学生感受乐曲中激越的锣鼓声所渲染的热烈欢腾的气氛,在感受的过程中学生都随着音乐动起来了,体验着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感受着此时的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强烈对比。此过程把音乐和美术很好地融合到一起,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验了艺术的互通性,获得了美的享受,也更好地认识了色彩,激发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化解了教学难点。

四、让音乐辅助美术作品,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超俗的审美观

高山流水,诗情画意。随着年级的升髙,五、六年级的学生逐渐接触中国画和书法。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色彩淡雅脱俗,笔墨挥洒俊逸,比之普通的儿童绘画,更有一种追古怀旧,抒发情感的意境。五年级的《诗情画意》一课,在作画时,一曲《高山流水》婉婉奏出,时而山峰迭起,直入云端,时而流水潺潺,聚溪成瀑。在此鼓乐声中挥毫泼墨,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挥洒自如。学生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毫无压抑感,灵感随着笔尖流淌于纸面,音乐把学生带入那种“空灵”、“纯净”的超然境界。不但使学生有了绘画上的造诣,还能够使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他们超俗的艺术气质。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完美统一是艺术美的最高要求,节奏与旋律在绘画中的表现使绘画形式内容的结合达到了新的境界。“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艺术教育的大洋里触类旁通,相得益彰,音美结合,是一条科学的教育之路。把音乐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空间,增强艺术趣味,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以此来达成我们高效课堂的目标!

猜你喜欢

乐曲绘画美术
始乱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