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老子“无为”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启示

2014-08-18周晏

关键词:无为老子教育者

周晏

【摘要】老子的“无为”思想是我国传承了五千年的悠久文化精髓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老子“无为”思想的内涵,从老子“无为”思想的本质以及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来探讨老子“无为”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启示。

【关键词】老子 无为 思想政治 教育者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55-01

老子以及其思想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数千载,虽然我国古代提倡与遵从儒家学说,但是道家学说也是我国古代教育与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中的德育教育对人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作为其精髓的“无为”之道,其中不仅体现了优秀的哲学理论,还蕴含了道德修养的目的与方法。

一、老子的“无为”思想

数千年来,人们的对老子的“无为”思想颇具争议,有一部分人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是消极与无奈的表现,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其实是没有正确的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道德经》第三章有这样的句子“为无为,而无不治。”《道德经》的57章中是这样写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 而民自朴。”这和《道德经》第2章中“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相呼应的,意思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人们自由的发展,同时通过自身行为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靠语言与规章去约束。这也是无为而治的基础——道法自然。而无为而治的主旨则是“无为而无不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要重视道德,不要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并清心寡欲,无欲即无求,无求即无争,则社会和谐安定。另一方面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教育者不用言语法规去约束别人,不用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去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价值观,而是保持自己自然的本性,通过自身恭简谦卑的行为去影响别人,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也就是“行不言之教”。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这一年龄段是人生当中的关键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是学习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还是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虽然已经度过叛逆的青春期,但是,思想上还不成熟,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种思想也相互冲撞与杂糅,其中有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也有背离社会主义观的思想。大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且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还处于成长时期,虽然能明晰违法与否,但不一定分辨的清,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符,所以对大学生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以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科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具有强烈社会主义价值观色彩的三个代表与八荣八耻的理论思想,教学方式还是以往的说教式教学对学生进行灌输为主。思想政治教育课从小学时候就开始学习,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很高的重复率,课程的考察方式也是以答试卷为主,试题的设置也多是需要死记硬背的纯理论。所以,好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了厌倦的心理。而我国悠久的优秀传统还停留在小学时候的诸如孔融让梨之类的小故事上,却很少在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课中体现出来,因此,很少有大学生对我国古代的深厚的哲学知识有所了解。

三、老子“无为”思想给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启示

通过对老子“无为”思想的剖析以及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品行修养上,坚决杜绝一味的追名逐利,甚至不惜制造假学历、假科研结果来骗取职称与荣耀的现象。第二,要充分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从而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教育转变到主动的去感受与领悟。第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在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公益性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接收正确的思想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与社会使命感。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避免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领悟,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注意价值观与社会使命感,进而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亚欣.老子无为而治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2,06.

[2]梅瑞芳.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教育者的启示初探[J].科学之友(B版),2010,01:113-114+116.

[3]梅瑞芳.浅析老子“无为”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启示[J].人力资源管理,2010,04:117.

[4]李刚.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6:76-77.

猜你喜欢

无为老子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智者老子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