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数学课业考评改革

2014-08-18王浩楠孙杰张旻旸陈晓宇

关键词:课业中学数学考试

王浩楠 孙杰 张旻旸 陈晓宇

【摘要】课业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它包含对学习过程的判断、学习结果以及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评。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它不仅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对数学的迁移和应用能力,还包括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估。

【关键词】课业考评 中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48-01

现行的数学课业评价方法,仍然是应试教育模式,评价方式以纸笔测验为主,没有体现学业评价的全面涵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数学课业评价应该改变只重视学习结果的现状,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一、数学课业考评的现状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把重点放在教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事实上对基本技能的教学也仅仅是以解题为目标,数学课业的考评也仅仅是以检测学生解决抽象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主。当前我国数学课业的考评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侧重知识的传授学习,轻视能力发展提升

实际教学中,应试为主的模式限定死了学生只能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上,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有可能在测验中得到高分,高分则意味着教师和家长的赞许以及同学之间的崇拜。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注重应试教育,测验命题注重于每个知识点的细枝末节,忽略了记忆以外高层能力的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

2.考试追求目的化,功利化明显

对于学生来说,成绩成为教师和家长衡量个人整体发展能力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成绩直接决定了这个学生高中生涯学习态度的走向。因此,考试的目的化越来越强,成绩成为了学习的唯一追求,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考试作弊的风气。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成绩的衡量则是评价他们教学成果的最主要的手段。

3.最终的评价结果不具有指导性

高中现行的数学课业考评是使用单一的考试手段对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进行一个鉴定性的评价。这种评价的好处是操作方便,缺点是不能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也就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及时的做出以学生内部因素为主的评价。这就会导致教师缺乏对学生今后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态度修正的指导性依据。

二、课业考评的改革

1.国外的课业考评改革经验

近十几年来,国外关于学校考试评价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概念层出不穷。国外的课业考评具有以下经验值得我们去思考:

第一,减少考试次数,强化课程作业。例如,澳大利亚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减少由地方政府举行的统一考试,降低小学校内考试的成绩、课程作业成绩,强化日常学习行为记录。第二,许多国家对考试呈现出小学阶段宽松,初中阶段次之、高中阶段相对紧绷的趋势。例如,法国在中学阶段有比较严格的考试制度,但在小学阶段一般不考试也不留级,甚至还取消了小学生的家庭作业。

以上两点经验趋势为我国的课业考评改革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但对于我国具体的改革,还要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2.我国的课业考评改革方向

根据教育部发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来看,新课程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内容:信息素养、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综合来说,我国在改革的过程中需重点突出课业考评的教育性、发展性、基础性、描述性、实质性和多样性。

三、中学数学课业考评改革的具体策略和个人看法

现存的中学数学测试中,试卷题型几乎全部为客观题。它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测量学习成就领域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广泛的学习结果,测量效率高,信息量大,信度高。

然而,就中学数学来说,客观题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主要是难以有效地、直接地测量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分析、以及创造技能方面的高级学习成就。比如,以2013年全国高考数学卷I卷中第一大题第7小题为例,假设该生只掌握了解答该题的部分知识点,不能完全解答出这道题,但由于答案已经给出,那么该生完全可以将答案倒带入原题中,一个一个进行检测,验证四个选项中的哪个答案完全符合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以上做法对于命题者来说,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但是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分数。总体来说,客观题并不能完全检测出学生间的差异性。

因此,在我看来,中学数学的课业考评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才能测量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成果。基于此,我提出以下的建议方案:

客观题评价法为主,表现性测验评价法为辅,两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具体的数学课业考评中,学生的成绩可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以客观题为主的笔试成绩,这部分成绩占到课业总成绩的55%,第二部分为论文成绩或数学建模成绩。教师在开学初让学生自己根据本学期即将要学的内容选择一个与学习内容有关并且有潜在研究价值的课题,学生自己利用整个学期的时间自己查资料做实验进行研究,最终在期末时向教师提交一篇包含研究成果的论文。这部分成绩占45%。这种方式的课业考评不仅考查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展现学生自己的表达与创新能力。客观题与开放题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共同组成一个完备的数学课业考评形式。

当然,也可以尝试客观题评价法与动态评价法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这种考评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课前教师需要设计好完备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互动评价技术,以确认学生内在的认知历程及认知缺陷,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

总之,要健康正确地进行课业考评改革,就要重视上面提到的中学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中实际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有的课业评价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发展的课业评价代替注重学生成绩的课业评价,最终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学数学课业评价制度和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2013

[2]黄光扬.学生课业考评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8(6)

[3]龙文祥. 论高校课业考评发展性功能的有效发挥[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4]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课业中学数学考试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游乐园
《电气控制与PLC》课业探索与实践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杭州市中职德育课“1+X”课业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