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2014-08-18孙庄远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孙庄远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提高学习的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 信息技术 素养 教学方法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23-01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自主性,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需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这个标准,信息技术教师要彻底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完成课堂教学中自身角色的转换,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新型、适应新课程要求、更适合当地学生要求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科学整合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案例的选取,应当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且又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形成积极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还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来源,并选择适当的工具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同时也培养学生合法利用信息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合理重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力量的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基础。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效果就越好。教师的教学内容如果只跟着课本的结构安排走,那么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面窄,教学活动重复性多,学生对枯燥的内容很容易产生消极抵制的情绪,所以应该让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生活和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校为本,来认识并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二次开发,使教材的教学内容和顺序得到重组和优化,把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使之与实际的形象直观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以利于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教材,激发兴趣,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三、注重因材施教,努力实施分层次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课受条件的限制,使得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有差异。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明白,“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分层次备课、教学、辅导、作业布置、讲评、测试是解决这种现状的最好方法。分层次教学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任务设置的合理、恰当,能使学生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自己的学习,可以从更深层次上实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进一步实现课程目标。

四、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围绕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好每堂课要完成的任务,给予学生以明确的目标。这种目标、任务或作业要与一定的实际案例相联系。

每堂课给学生下达的任务应该是需要学生努力一下才能完成的。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化成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广泛参与,合作交流,积极探究。让学生充满兴趣、自觉自愿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实实在在地达到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与此同时,教师要认真辅导学生,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更进一步的学习。

五、注重科学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教学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它不仅能检验学生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鼓励、信心,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使用较多,特别是在学生自由创作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审阅学生的作品并及时给出科学、合理、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最大程度掌握教学内容,达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作品质量差别可能比较大,但教师要尽可能的发现亮点,肯定学生所做的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成就感,以激发学生上进心。还可选出特别优秀的作品让其他班的学生观摩,这样一定会有别样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更客观地评价别人作品的能力,让不同水平的同学在活动中都能有所发挥和创新。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如在每节课即将结束时,将学生的上传作业挑选一些,利用多媒体教室软件广播给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一线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静下心来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钻研教学之道,认真备课、上课,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以校为本,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贡士敏.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J].素教教师,2011(8)

[3]南国农.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电化[J] .教育研究, 2001(8)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