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基督山伯爵》到《连城诀》看中西小说异同

2014-08-15谭晓渝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基督山儒道伯爵

谭晓渝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以及一些文学大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中西小说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虽然中西小说具有一定的不同,但在有些地方,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并没有对小说形成一定的阻碍,《基督山伯爵》与《连城诀》原本是两个世界的作品,但是经过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这两部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总体的中西方小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就从《基督山伯爵》到《连城诀》来看一下中西方小说有哪些异同。

一、从《连城诀》看中方小说的差异

(一)儒家文化的烙印

《连城诀》作为中国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之所以能够被广大的读者所接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具有非常深刻的儒家文化烙印。从古到今,儒家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连城诀》的整体故事来看,儒家文化的烙印比较深刻。首先,“孝悌之道”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连城诀》当中的众多主人公都在“孝悌之道”上面做足了文章,有些人物是虚伪的装假,有些人物是真性情的体现,因此对于中国小说而言,儒家的文化烙印非常的深刻。不仅仅在于《连城诀》当中,金庸小说的其它作品也有很强烈的“孝悌之道”,这就使得众多的读者对金庸的作品更加的青睐,五千年的文化造就了我国丰富的儒家文化,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儒家文化一直都起着非常重大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在汉朝。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中“义”的观念,在《连城诀》当中,也有很大的体现。对于故事当中的主人公,由于身份以及时代的特殊性,还有在江湖当中的身不由己,造就了“义”字当头的的独特人格魅力。《连城诀》作为中国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品,对于“义”字做了很好的诠释,有些人认为“义”只是义气,但在《连城诀》当中,“义”更多的展现出了人的一种内心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某种纠葛,金庸先生对儒家文化的独特理解,使得“义”字在《连城诀》当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二)儒道文化的碰撞

中西小说的不同之处,除了上述的所强调的,中方的儒家文化的深刻烙印以外,另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中方小说的儒道文化碰撞非常激烈,这就使得中方的小说不仅仅是对小说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同时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按照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进行一定的对号入座,从而让读者认为自己就是小说中的某一个人物,这样就会给予读者更好的人生体会与思想感悟。《连城诀》作为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品,有着突出的儒道文化碰撞火花。一方面,故事的主人公不能摆脱尘世的一些名利追逐;另一方面,每一个人物都希望能够获得桃花源一样的无忧生活,这样的儒道文化形成了激烈的碰撞,从而在故事情节方面造就了跌宕起伏的状态。较多的读者对《连城诀》持有肯定态度,原因之一就在于,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大起大落的感觉,而且是不断的起起伏伏。儒道文化的激烈碰撞不仅仅在于《连城诀》当中,对于整体的中方小说,儒道文化都有很强烈的碰撞火花,因此才造就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由此可见,中西小说的一大不同就在于,中方小说具有非常强烈的儒道文化碰撞,能够让读者进行更好的体验。

二、从《基督山伯爵》看西方小说的差异

(一)审美观念

当人们听到西方小说的时候,更多时候想到的是舞会、晚宴、西餐以及众多高雅的谈话。由此可见,对于西方小说而言,与中方小说有着明显的不同,西方非常崇尚高雅,即使有深仇大恨,即使为了争夺一个爱人,也可以表现的非常优雅,丝毫没有暴躁的情绪体现。这一切都要源自于审美观念的不同。西方对于审美而言,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虽然从表面上看,众多的西方人士无论从穿着还是谈话方式,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当真正和西方人接触以后,就会发现西方人遵从的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严格的阶级区分,这也造就了《基督山伯爵》的强烈时代背景,对于《基督山伯爵》来说,无论是复仇之路,还是委曲求全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审美态度在里面。这是中方小说所不具备的,或者说中方小说在这个方面比较匮乏。

(二)人物形象

西方小说的人物形象与中方小说的人物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西方小说中,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人随事转,《基督山伯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故事的主人公是随着事件的变化而变化,着重突出的是:人虽然有能力改变自己,但需要强大的外部力量作为基础,而所谓的外部力量,就是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时期所发生的事件,任何一件事对故事当中的人物都有很大的影响。这和中方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在《连城诀》当中,表现更多的是,人能够主宰事件,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这就从客观上与西方小说产生了很大的不同。对于西方小说而言,人虽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还没有到完全主宰世界的地步,就算成为世界首富,或者在某一领域非常的突出,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与他人没有太大的益处,在西方世界当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没有谁可以取代谁。因此,从《基督山伯爵》到《连城诀》,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中西小说在人物形象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欣赏中西小说作品的时候,需要良好的把握住中西小说的人物形象,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出其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三、从《基督山伯爵》到《连城诀》看中西小说的相同

(一)在行动中诞生的典型人物

无论是《基督山伯爵》,还是《连城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行动中诞生了典型的人物。《基督山伯爵》主人公由于被人陷害而坐牢,之后受到他人相助,最后成功复仇。《连城诀》的主人公在不断的遭受磨难之后,终于获得解脱,看穿了人世间的种种世故,回归自然。两部作品当中的主人公都是在重大的行动中,获得了一定的突破,从而成为了事件的典型人物。对于中西小说而言,虽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一定的差异,但由于中西小说都有属于文学中的小说范畴,而且作者在时代背景方面,也有一定的相同,因此造就的人物就会产生一定的共同点。中西小说在行动中诞生典型人物,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读者也是由于这个特点才被中西不同的小说吸引。

(二)具有主观色彩的人物,渲染感情和追求理想

从《基督山伯爵》到《连城诀》,中西小说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具有主观色彩的人物,一方面是有效的渲染故事人物的感情,另一方面是不断的努力奋斗,追求理想。

1.渲染感情。无论是《基督山伯爵》,还是《连城诀》,两部作品都对故事当中的每一个人物进行了大面积的感情渲染,使得无奈的时代背景,多了一丝丝的人情味在里面。即使故事的主人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够理性、积极的面对,并且努力的想出较好的解决办法,这才使得故事的主人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感情的渲染还包括个人情感,从《基督山伯爵》到《连城诀》,中西小说当中的个人情感一项都被刻画的非常细腻,由此可见,渲染感情能够有效的突出作品的整体品位,会将读者带入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渲染感情使《基督山伯爵》与《连城诀》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方面,两部作品成为了各自世界的经典之作;另一方面,对于作者本身而言,作品的成功也让作者突破了自我。

2.追求理想。理想在中西小说当中,一向都是支撑故事发展和人物奋斗的重要条件。从《基督山伯爵》到《连城诀》,追求理想成为了故事主人公的重要心理支撑,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为心中的理想而奋斗,也许是复仇,也许是称霸天下,也许是得到最高的武林秘籍。每一个理想都像一把烈火在主人公的心中熊熊燃烧,永远不会熄灭。由此可见,追求理想是《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的重要相同之处,也是中西方小说的重要共同点之一。很多的读者认为,理想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在中西方小说当中,理想的成就更多是取决于一些偶然因素,比方说《基督山伯爵》遇到了一位好的狱友,而《连城诀》的主人公狄云也是因祸得福。这种观点并不是完全错误,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对于理想而言,只有不断的追求,才能获得所谓的机遇,这些偶然因素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只有基督山伯爵和狄云这样具有强烈理想,并且付诸实践的人,才能遇到这些非常令人惊奇的“偶然因素”。所以,从《基督山伯爵》到《连城诀》,中西方小说的相同之处就在于能够让故事人物努力的追求理想,并且达到理想。

四、写实小说人物心理分析

中西小说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革,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基督山伯爵》与《连城诀》当中,两部作品的作者都对小说的人物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分析,有些部分甚至是纯心理描写,这就给读者不一样的体会。对于现今的读者而言,在阅读《基督山伯爵》与《连城诀》,或者其它中西小说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感受。心理描写对于小说而言,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从内部将小说的内涵与所要表达的东西,更加清楚和透彻的表现出来,对于中西小说而言,写实小说人物的心理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共同点。

总结

本文从《基督山伯爵》到《连城诀》对中西小说的异同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中西小说打破了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也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对于两部作品而言,都有很强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特色,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我们对于中西方小说的异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强阅读。只有不断的分析中西小说的异同,才能更好的感悟不同时代的思维方式,对现今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1]刘耀辉.教育与人生——《基督山伯爵》与《悲惨世界》中的教育思想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05).

[2]严家炎.似与不似之间——金庸和大仲马小说的比较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01).

[3]邹鹏,杨小海,谢洪亮,龚玲.金庸武侠小说用典现象初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猜你喜欢

基督山儒道伯爵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Transference of Things Remote:Constraints and Creativity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n Ping Mei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少年正是读书时
等待与希望
《基督山伯爵》复仇主题的人道主义思想解析①
“老孔同源”与儒道互通——宋翔凤解《老子》思想的文化审视
论《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艺术
伯爵山药
贾政性格中的儒道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