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实践维度看马克思文化解放思想的整体性逻辑

2014-08-15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资产阶级共产主义资本主义

胡 芳

(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文化解放是马克思人的解放的题中应有之义,追溯马克思文化解放思想,其实质就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确立的文化主题。但目前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文化解放思想研究还存在重大问题:一是国外理论界认为马克思没有文化理论,提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最大弱点在于没有文化理论”。①二是虽然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在对马克思的文化理论方面做了某些挖掘和尝试,但关于马克思文化解放思想的研究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结构性,马克思文化解放的思想内容(包括文本解读)、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诸多问题还有待深化研究。[1]马克思文化解放不仅强调人的文化精神的“应然”状态,更注重文化解放的“实然”实践改造。因此,马克思的文化解放思想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寻求人的本质复归”的哲学层面,②更应强调马克思所关注的把人们的精神文化从现实的重重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实践特性!揭示马克思文化解放的逻辑演进、思想内容及其未来文化的设想与构建等理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以实践维度揭示马克思文化解放思想的整体性逻辑。

一、马克思文化解放思想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指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2](P186)这样一个努力的背后体现了马克思的救世情怀,他关注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的尊严和自由。与经济解放、政治解放一样,文化解放也是马克思人的解放的重要内容。它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文化价值维度为引导,将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精神文化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并强调文化是大众所创造的,创造文化的大众应该享受创造的结果,却被小众(指特权阶级)所独占,应该将文化从小众的手里解放出来。1850年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由贵人、贤人和智者来统治”的阶级统治的荒唐性,深刻地揭露了享有经济和政治特权的阶级进而独享教育权利,以此确立文化话语权和文化价值体系,而这些特权阶级(贵人、贤人和智者)又通过文化确认获得合法性统治的依据,其阶级统治又重新得到巩固。[3](P318)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异化,即文化受资本的奴役,但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表现却不同:“有产阶级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幸福,感到自己被确证,它认为异化是它自己的力量所在,并在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而无产阶级在异化中则感到自己是被消灭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4](P261)因此,马克思文化解放就是实现大众的、具体的、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具有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扮演着双重角色,它既是手段也是目标,文化的能动性是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促进或倒退),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人们追求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在社会主义运动或将来文化发展的一种“状态”追求,是人的文化解放的归宿。文化的进步即自由全面发展的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5](P120)

马克思的文化解放思想从实践维度来看,具有整体性的逻辑,它包含丰富的内容。它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伴随着经济危机的频发、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突出,其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也日益突显。马克思力求在批判旧世界(资本主义文化)中发现新世界(共产主义文化或人的全面自由),同时对于正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等)文化进行了批判。因此,马克思文化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资本主义文化批判为核心,对其他文化内容进行了阐述。其内在逻辑为:一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揭示。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运动既发生在内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运行中的对立,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文化结构性对抗,也发生在外部——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的对立,具体指资本主义文化对非资本主义文化的侵略与扩张。这就需要对东方文化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共产主义文化是在批判资本主义文化中发现的“新世界”的新文化。这两者正如硬币的两面,是同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在“破”资本主义文化的基础上,也要“立”共产主义文化,不仅要实现政治解放,更要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的文化解放思想是具有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维度和主体向度相统一的共产主义学说。这里就包括共产主义文化探索以及无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专政时期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意识形态和政党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对抗斗争。因此,根据以上分析,马克思资本主义文化批判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资本主义文化与共产主义文化探索;四个内容,即资本主义文化、东方文化(包含资本主义文化对非资本主义文化的对抗,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双重作用)、共产主义文化、无产阶级文化(包含无产阶级政党文化、无产阶级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对抗)。而每一个文化解放内容又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具体内在逻辑分析如下:

二、文化解放的逻辑起点:资本主义矛盾的文化本质揭示与批判

资本主义文化批判是马克思文化解放思想的核心内容。[6]全方位地揭示资本主义文化的内容包括资本主义文化的阶级本质、内在矛盾、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资产阶级与文化艺术、文化介质等。

第一,资本主义文化的阶级本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现象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现实延伸,发挥着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法律、道德、宗教在他们看来全都是资产阶级偏见,隐藏在这些偏见后面的全都是资产阶级利益。”[7](P42)资本主义文化是为资产阶级服务,是资产阶级为维护统治而建构的观念上的幻想。资产阶级文化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在观念与现实颠倒性的基础上,“以价值中立”的立场赋予了本阶级的文化以普遍性、人民性、永恒性的外观,是有意识的幻想和有目的的虚伪,是对现存世界颠倒性的反映。资产阶级也正是力图通过教育或教化,把绝大多数人训练成机器,变成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奴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及其矛盾本性:以虚幻的形式反映客观现实、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现实斗争的旗帜、内部结构的矛盾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演变规律:结构的多元化倾向、幻想作用的转变。

第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揭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也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内在结构性矛盾。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实质表现为资本对文化精神、文化理念及文化行为的控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是人背后的强大的资本动力系统,即围绕“商品——货币——资本崇拜”,资本实现对社会的直接统治和最终统治。资本主义时期人的理念也不是由人自己决定的,而是被“商品、货币、资本”等物所控制,其文化理念自然是“拜物教”、“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对拜物教的批判是致力于将意识形态同私有制社会结合起来批判。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矛盾不可调和,包括对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批判和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矛盾的揭露。具体表现在:经济文化的“无限扩张”(需求)与有限购买能力之间的矛盾;政治文化宣扬“平等”原则与政治官僚机构必然的等级分层之间的矛盾;精神文化“自由”原则与社会束缚之间的矛盾;这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无可调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矛盾与虚伪性。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是资产阶级为自己编造出的幻想,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只是“形式上”的平等,是没有实质内容的虚幻体;自由只是商品交换的内容体现,实际上是富人的自由,而无产阶级只有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雇佣奴隶制。

第三,资产阶级文化的历史作用。辩证地看待资产阶级文化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文化理论的重要内容。资产阶级文化的历史作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资本主义客观上为精神发展创造提供了条件。工业革命使人有充分的时间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中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文化相比古代文化的优势在于给内容的无限发展开辟道路。资产阶级文化旨在实现政治解放,消灭封建政治制度等级特权。它使精神生产成为世界性的了,但关键是“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加以进一步发展。”[8](P258)精神文化生产在全球化趋势下是西方强势文化的世界扩张与各民族“自反性”文化构建这个悖论性存在的现代事实。资产阶级文化的实质是以社会等级代替了原来的政治等级,这种等级表现在“经济暴政”。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文化对自身的对抗,主要来自两方面:资产阶级自身阻碍了文化的发展、也生产了“它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与文化艺术:艺术和诗及其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关系、资产阶级的趣味及其末路、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家的劳动、文艺创作的思想性与现实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资产阶级虚伪本性等。资产阶级的发展“首先是物质方面的,它会造成人们思想上某种程度的落后”。[9](P640)资产阶级的存在不仅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也阻碍了文化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存在,“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同样也日益成为科学和艺术发展,特别是文明社交方式发展的障碍。从来也没有比我们现代的资产者更无知的人了。”[10](P258)同时资本主义社会也产生了运用先进文化的主体——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7](P38)

三、文化解放的逻辑展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视野下东方文化的认识转变

这里的“东方文化思想”是指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中的文化问题的认识,是对东方文化的批判与肯定的辩证统一。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起,“东方”就被纳入到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总体战略,19世纪50年代起,“东方问题”引起马克思的热切关注,他对俄国、中国、印度、土耳其等东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一,东方社会理论的文化机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实际上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条是沿用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主要对西方殖民主义对东方社会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考察。另外一条就是东方社会的文化机理,主要从东方社会革命对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推动作用进行考察。随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推进,东方社会民族主义运动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双方互相补充共同推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跨越理论”——突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和文化改革的主体性。

第二,马克思对东方文化特征的认识的全面考察。马克思对东方文化的认识发生了两个阶段的嬗变:第一个阶段,早期马克思认为西方文化高于东方文化,用“懒散的、不开化利己主义”、“野蛮”、“宿命论”批判性描述东方文化的落后性。马克思从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视域下出发,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是高级文明对亚洲等东方国家的低级文明实行“征服”,是推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先进物质文明和先进政治文明的改造。第二个阶段,晚年马克思,更注意从积极的意义去探索东方文化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生因素。而到晚期(19世纪70年代后期),这时马克思已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手稿,对资本主义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资本主义文化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他通过史前社会的考察,特别是在研读《人类学笔记》之后,发现了与资本主义把“物”作为生产的目的不同,古代社会把“人”作为生产的目的的文化理念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的修正,提出未来社会文化“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更高级的复活”。他在俄国农村公社中发现了“二重性”,有可能成为优于资本主义文化的“新生的因素”。

第三,西方殖民主义对东方社会的文化影响。近代以来,东方社会被卷入到“世界历史”的漩涡,西方资产阶级对东方国家进行的殖民统治势必会对东方的文化产生影响。但是产生怎样的影响?产生的效果怎样?却是值得研究的事情。早期马克思冷峻地认为,西方资产阶级对东方实行的殖民统治,将要完成“双重使命”:破坏的使命与重建的使命相统一,即西方资本主义对东方社会的文化的发展进行建设性的使命:一是为东方文化奠定物质基础,二是打破东方文化的封闭性、落后性。西方殖民主义充当了资本主义文化传播的“不自觉的历史工具”。这里“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打开了东方国家闭关锁国的大门,迫使与外界接触,促进了人们的普遍交往。第二个方面,资产阶级创造了物质基础,创造了人们普遍交往的工具以及对进行物质生产的科学知识。第三个方面是,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客观上唤醒了东方人民的民族爱国主义文化,推动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但是西方资产阶级对东方国家进行的殖民统治对东方的文化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马克思晚年修正了自己对西方殖民的所起的进步作用,已不再认为英国等西欧列强对东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是促使东方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巨大推动力量。相反,他强烈地谴责了这种侵略以及其造成的对农村公社的破坏。事实说明,西方殖民者不仅没有加速东方社会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可能使东方社会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只能使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东方农村公社解体,而且农村公社私有制因素的增长也将导致农村公社的瓦解。因此,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西方殖民主义对东方文化充当了资产阶级文化传播的“不自觉的历史工具”,但其先进性影响是有限的。

第四,东方社会的文化选择与发展。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一个民族-国家所作出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发展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受自身原有社会状况和文化历史的影响。西方率先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并导致文化从中古形态向近代形态转变。其他地区的近代转型基本上是在西方入侵和作出文明示范的情形下发生的,但又不是全然“外铄”。毫无疑问,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关注,主要是对俄国、中国、印度三个国家进行考察的,根据东方各国的殖民化程度不同,在文化选择上分为三种特征:一是完全殖民地国家,以印度为代表,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被迫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属于“植入”型。第二,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中国为典型,属于被迫开放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第三,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俄国,主动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文化,有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

四、文化解放的实践路径:无产阶级的文化解放运动

无产阶级文化是在批判资本主义文化中发现的“新世界”的新文化。无产阶级文化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和科学意识形态,包括关于意识形态和历史主体活动辩证关系、建立无产阶级科学意识形态探讨等。

第一,无产阶级文化对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作用。马克思确立了新的文化主体、文化客体和文化介质,具有鲜明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特性。无产阶级文化的性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取利益的文化运动。无产阶级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人类的文化解放。无产阶级的文化意识是同传统的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

第二,科学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境遇下,马克思文化解放运动就是由人民群众的先锋队无产阶级领导完成,它必然反映无产阶级争取民主、自由、解放的阶级意识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的文化斗争首先需要科学意识形态的建立,并通过革命斗争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从1848年的欧洲革命、东方革命、共产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的失败到俄国民主革命,马克思始终重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构建,强调科学意识形态同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的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晚年特别强调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以及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进而使无产阶级达到文化自觉,实现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以及人类的解放。无产阶级意识的一般特点:依靠科学知识,不需要任何幻想。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吸取前进的力量。

第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能动作用。无产阶级自觉意识的形成过程,包括建立工人阶级政党,对工人群众进行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在批判和改造旧世界的同时进行自我批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发展的关键:“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统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因自身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消亡,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7](P43)的论断,强调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坚定性。同时提醒这种斗争的艰辛性和长期性,要求科学地把握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他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7](P592)

五、人类文化解放的归宿:共产主义文化理想

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在社会主义运动或将来文化发展的一种“状态”追求,是人类文化解放的归宿。它作为特殊的文化形式,既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理论表现,也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厘清共产主义的文化主题,需要综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学说的三个阶段的考察。

第一,“人的本质回归”的人道主义文化理念。1845年以前,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具备了哲学共产主义思想,提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2](P189)“人的类本质回归”是德国的哲学共产主义的文化解放核心理念,这种共产主义是德国人从自己的应用哲学得出的必然结论,它强调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对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进行谴责,实质是人道主义唯心主义思想。可以说,早期马克思的思想充满了人道主义,他曾指出“无神论是以扬弃宗教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则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4](P216)他把“人的类本质解放”作为革命的理论基点,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提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4](P18)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更是明确地表现了文化解放是“人的类本质回归”的人道主义文化理念。他指出共产主义是人的本质(向自身)的回归,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人,提出私有制的消灭。“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4](P185)这里人道主义就是主客体与历史相统一,共产主义就是人道主义的本质体现。人的本质包括人的社会性回归,人和外部关系的回归。而人的本质回归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论证共产主义,认为私有财产是人的异化的根本原因。私有制的本质不在异化于人的对象或物的形态里,而在主体上,即人的本身的异化里面,正因为有了人的劳动异化,才有高度完善的私有财产形式——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产生,所以,要彻底挖掉私有财产的根子,就必须扬弃异化劳动,即人的自我异化;未来的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否定或扬弃,但它并不取消私有财产运动和人的自我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成果。文中的共产主义是一个过程,实际上是起一个“中介”作用,而真正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这个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共产主义的条件和目标以及实现途径是有重大意义的。这种思维方法,虽然没有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但这时马克思已不是直接从人的本质出发,而是通过异化劳动的研究,开始从私有财产的运动规律中引出共产主义,这就为他以后扭转用人的本质来论证共产主义和创立共产主义理论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二,共产主义革命文化运动。1845年后,马克思逐渐从“人的类本质回归”人道主义文化理念转变到无产阶级革命文化观,突出文化解放的实践性。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清算了费尔巴哈的“抽象感性”的本体论,把人的“感性对象性存在”作为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根据,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突破,这就为他冲破“人的类本质回归”人道主义文化理念的藩篱,向“个人自由”的共产主义文化解放理念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人的解放的思想逻辑,立足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揭示人在现实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异己力量和虚假共同体所控制、束缚的现象,从而提出了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实现人之个性解放的理想——共产主义是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结晶。社会发展的历程就是“个人自由”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由”不是孤立的,是在共同体中得以实现,“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4](P571)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揭示共产主义“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生产,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积极扬弃,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构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自由是社会自由的前提条件,社会自由是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得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P53)他把共产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消灭一切阻碍人的自由发展的现存状况,是无产阶级运动过程和结果的辩证统一。

第三,未来社会文化旨趣的设想。客观地说,早期马克思只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是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P53)的联合体,对共产主义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是没有明确的阐述的。但是,从晚年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设想的史前论证来看,他提出了未来社会的文化发展基点:跨越资产阶级文化的腐朽性,是对资产阶级文化的积极扬弃,是建立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的“原始共产主义”文化的复活,具体表现为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更高级的复活的思想。③

共产主义文化理想是人类文化解放的归宿,是以上三个阶段的统一。“人的本质回归”的人道主义文化理念是马克思文化解放的逻辑基础,这里的“人”是具体的感性对象性存在,通过“自由人联合体”实现的。未来社会文化旨趣的设想——“原始共产主义”文化的高级复活,给文化解放提供了价值参考,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其文化解放的逻辑归宿。而文化解放的实现必然要落实在“革命运动”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当中,共产主义革命文化运动是文化解放的实践途径。

第四,共产主义文化解放的实践阶段性。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提出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文化(物的人格化与人的物化)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经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文化水平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相符合的,却又是对当下的“否定”与“升华”,具有相对性。第一阶段为过渡时期,政治上只能是代表多数人利益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第一次实现多数人的民主,人们获得“公平”法权,为人的文化解放获得政治条件。第二阶段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称社会主义),它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因而它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各方面不得不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在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还存在着“旧社会的痕迹”,即还保留着“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10](P436)并指出存在许多弊病。“但是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0](P435)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社会成员完全超出了这一狭隘眼界,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从而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扬弃”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脱胎于旧社会,又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必然要经历极其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过程。

六、小结

综上所述,从实践维度看马克思的文化解放思想的整体性逻辑是:围绕“个人自由”的实现为中心内容展开,以资本主义矛盾的文化本质的揭示与批判为逻辑起点。马克思的文化解放思想是始终关切人类的生存境遇的理论自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境遇下,马克思从对哲学、宗教和政治的批判到深入资本主义文化的阶级本质,从揭示了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本质到资本主义矛盾的文化本质,充分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内在结构性矛盾,伴随着资产阶级文化的日益没落产生着新的对立的阶级文化解放——无产阶级成为新的文化解放的利益代表和实践者。因此,无产阶级的文化解放运动成为解放资产阶级文化的实践途径。马克思的文化解放思想是无产阶级文化观,它必然历史地成为反映无产阶级争取民主、自由、解放的阶级意识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完整地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意志、利益和要求,无产阶级需要科学意识形态来指导实践。无产阶级文化解放是对资本主义文化、各种“伪”文化进行彻底性批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立足于现实、通过无产阶级不断革命、实践的形式而实现的。它凸显了马克思文化解放的自身鲜明的阶级性、批判性与实践性的特征。由于资本的扩张本性,西方资产阶级必然对东方国家实行殖民侵略,因此,东方社会的文化特征也成为马克思文化解放思想的逻辑展现。随着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对东方文化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早期的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来推动东方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到马克思晚年的东西方革命“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的思考,马克思对东方文化的态度也从批判到积极探索新因素,对于西方殖民主义对东方社会的文化影响以及东方社会俄国、中国、印度等国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发展也作了一些思考。世界无产阶级文化解放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类的文化解放。而共产主义文化理想成为人类文化解放的归宿。无产阶级文化解放运动的目标是实现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未来那种“联合体”的伟大价值理想。共产主义文化理想也经过了“人的本质回归”的人道主义文化理念到共产主义革命文化的实践探索,再到这里的“原始共产主义”文化的高级复活,经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裂变与升华。共产主义文化的实现又要至少经过三个阶段的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注释:

①如丹尼尔·贝尔指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最大弱点在于没有文化理论”,因为“对马克思来说,文化只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他从来没有详细说明——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说明过——经济基础(主导的生产方式)到底是如何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文化模式的……这些不是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而是作为社会‘总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矛盾。”参见[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62页、364页。马克斯·韦伯、塞缪尔·亨廷顿等也都持相似观点。

②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文化解放思想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的抽象的文化哲学,缺少实践内容的研究,如陈晋《青年马克思论文化解放》(2008)、刘同舫《马克思文化解放的维度及其政治旨趣》(2011)、杨宏伟《马克思文化解放思想初探》(2012)。

③马克思在《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摘录道:“这(即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8页。黑体字为原文所有。

[1]胡芳.国内马克思文化理论研究综述[J].贵州社会科学,2013,(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1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卷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胡芳.批判与嬗变: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马克思理论解读[J].社会主义研究,2013,(3):10 -1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卷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资产阶级共产主义资本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