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4-08-15田云岗任俊梅

山西农经 2014年4期
关键词:太谷县社员蔬菜

□ 田云岗 任俊梅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先进区域,总面积1 050km2,辖3区3镇6乡198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平原绿化先进县、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全省经济林建设十强县、全国蔬菜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绿色小康县、中国枣乡。2013年被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

1 发展概况

1.1 基本情况

太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从2004年开始发展的,最早成立的合作社是小白乡沙子地村兴谷枣业合作社(现为鑫鑫枣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6年12月底时,全县合作社发展到13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太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具有了方兴未艾的势头,到年底时总数达到了128个,以后每年的增幅都在25%以上。截止2014年6月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到703个,其中种植业197个,林果业178个,畜牧业245个,服务业79个,其他行业4个;注册总资金达到了107 405万元,入社农户15 358户,入社率达17%;25个合作社27种产品注册了商标,10个合作社17个产品进行了相关认证,并有4个合作社成为市级龙头企业。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也在日益扩大,规模在50户以上的合作社有103个,100户以上的合作社有24个。

1.2 示范社建设情况

根据山西省“358”示范社建设行动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太谷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部署,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依据建设标准,依托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

全县国家级示范社建设已有了突破性进展,自2008年以来,获得国家级示范社称号的合作社已有10个。小白乡白燕村美园农林合作社是受农业部表彰的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也是太谷县唯一的一家“全省十佳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3月,社员已由最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430户,种植苗木总面积达333hm2多,种植品种达150余个,以白皮松为主导产品,并注册了“箕子”商标,白皮松苗木是全省乃至全国目前连片种植储藏量最大的基地。产品销售市场除覆盖全省外,还远销到内蒙、北京、河北、河南、唐山等10多个省市。同时带动周边7 000余户农民,种植苗木1 000hm2,实现了联动发展。美园农林合作社发展的成功经验,2011年作为典型在全省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广泛赞誉。

全县有省级示范社18个,市级示范社57个。比较典型的是水秀乡小王堡村富民养猪专业合作社,社员14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8%,人均养猪70头,年出栏生猪5万头,养殖业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80%以上,是全国、全省闻名的养殖合作社,为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全县有县级示范社120个。侯城乡东山底村宏海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组织社员70户,流转土地46.667hm2,建蔬菜大棚108座。今年第一茬香瓜每个棚收入都在5~6万元。胡村镇小常村志杰绿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拱棚设施农业,已流转土地36hm2多,建成拱棚300个,今年一个拱棚的收入均在6万元左右,是明地种植收入的5倍,确实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3 运行特点

太谷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围绕养殖、蔬菜、苗木、红枣、水果五大支柱产业组建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3.1 依托农业特色产业的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太谷县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借助一村一品建设的东风,组建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覆盖了全县的大宗农产品和198个行政村。这些合作社数量较多,发展势头较好,既起到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又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北洸乡南咸阳村长丰农林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到108户社员,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南咸阳一带初步形成了从种植、销售、运输、园林设计到后期管护的一条产业服务体系,建起了较为专业的服务队伍,在苗木花卉销售高峰期,每天可提供500余人的就业岗位。合作社现拥有生产基地100hm2多,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形成了200hm2多的苗木花卉产业带,有效促进了当地一村一品的快速发展。又如侯城乡范家庄村佳晟农林牧合作社和金鑫农牧合作社,主要经营非免疫种鸡特种养殖,在范家庄周围建立鸡场10余个,合作社户均收入达到13万元。阳邑乡河西村的兴民牧业合作社带动河西村养鸡产业,全村蛋鸡养殖年纯收入可达1 000多万元,河西村也因此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1.3.2 依托大户和龙头企业带动的合作社经济效益明显。全县由能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带动的合作社效益较为明显。这些合作社能够利用生产加工、技术服务、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农户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品牌商标、统一市场营销,与广大农户结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帮助农户较好地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小白乡沙子地村鑫鑫枣业合作社就是依托兴谷枣业公司,建成了无公害壶瓶枣生产加工线,获得了无公害壶瓶枣产品认证,大大提升了壶瓶枣的市场竞争力,产品销售到全国的20多个省市和地区。又如韩村山西戊子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依托喜林六味酱菜有限公司,发展蔬菜种植基地133.33hm2,年销售蔬菜5 000t。带动了韩村一带2 000余户,形成千亩高菜基地、千亩萝卜基地,蔬菜种植户年收入达6 600余元。再如北洸乡农之缘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依托山西巨鑫伟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带动合作社成员及周边农户开展果蔬生产经营管理,新鲜果蔬上市以来,合作社销售已初见规模,已占有本地及周边约6.5%的市场份额,在本地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实力。

1.3.3 依托市场机制的产销结合型合作社经营情况较好。这些合作社能够内联农户、外接市场,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了保障,使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如范村镇象谷村旭沁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三晋温室大棚第一镇”的优势,三年来为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有限公司提供了50万kg多的优质草莓。又如武家堡村龙泉祥蔬菜合作社,2007年以来发展温室40座,拱棚70座,注册“泉祥”商标,2008年被选为奥运会蔬菜供应基地,2013年与通宝醋业有限公司签订蔬菜订单合同,仅此一项销售蔬菜50t多。再如阳邑乡新村昌盛中药材合作社与兽药加工企业对接,初步形成了从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条龙的产业服务体系,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促进了该村主导产业的快速形成。侯城乡杨家庄村由农大大学生黄超牵头的绿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食用菌生产、建立生产基地4个,带动10名大学生赴农村创业,理事长黄超先后获得“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三晋创业就业奖”、“山西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1.3.4 新型合作社逐渐催生,发展领域不断拓展。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推进,新型合作社开始出现。全县有35个合作社成功实现土地流转,流转面积433.333hm2。小白乡东炉村泰瑞农林专业社,流转社员土地66.667hm2,建设设施蔬菜园区,发展旅游采摘,呈现良好态势。合作社发展领域逐渐向农业生产服务、技术信息等领域延伸,尤其是农机服务合作社和农家乐旅游合作社发展较快,目前太谷县有农机合作社27个,旅游合作社12个。胡村镇胡村泰民农机合作社,占地面积2 000m2,拥有先进的各种农业机械,为成员提供农用耕作一条龙服务及农机具购销、维修、新技术培训及信息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合作社社员。北付井村光强农机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316万元,2013年单机平均服务收入达2.7万元。任村乡东贾村农家乐旅游专业合作社现有接待吃、住、采摘户150户,采摘园50处,2014年接待游客3万人。范村镇象谷村鑫和蔬菜合作社、充分发挥本村地理优势,为省城及周边市民提供休闲、观光、采摘,旅游度假的全方面服务,今年上半年合作社接待采摘餐饮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总收入800万元。北洸乡三台村三圣现代农业合作社利用春天的桃花节和秋天的果蔬采摘,观光旅游人数可达到3万人次。

1.3.5 合作层次提升,联合社出现雏形。合作社的发展正走向行业或区域间的联合,农民开展了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的合作经营,目前太谷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9个,加盟联合社的合作社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各自设备、网络、市场,协力驱动,提升效益。如任村乡布袋庄村民保种植联合社,吸收双民蔬菜合作社、绿润植保合作社两个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走出了一条流通渠道畅通、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2 主要成效

合作社通过几年的发展,在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发展现代农业中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引擎。

2.1 架起了发展桥梁 促进了农民增收

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农户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布袋庄村双民蔬菜合作社,与山西美特好超市开展农超对接,为超市供应无公害蔬菜1 500t,2013年社员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任村乡5个葡萄合作社作为怡园酒庄与农户的紧密联系的纽带,发展葡萄基地133.333hm2,形成了稳定的订单生产,社员年种植葡萄收入达1 000万元,农民增收180多万元。

2.2 提升了发展档次 发挥了引领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主导产业,开始由简单的生产合作逐步向品牌、流通、加工等生产经营高层次发展。阳邑乡河西村兴民牧业合作社建设的蛋鸡养殖园区,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科学喂养,产蛋率比普通蛋鸡平均提高5%,鸡蛋品质有很大提高,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北沙河村的万荣昌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品种,提高了羊的产仔率和羊肉品质,注册“清鼎”牌商标,引进自动化屠宰生产线,实施养殖、销售、加工一条龙服务,与美特好超市达成长年供货协议,总收入达到260万元。两个合作社均获得晋中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称号。侯城乡范家庄村跑马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养殖肉牛2 000头,为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阳邑乡石象村的昌盛农牧养殖合作社,是太谷县规模化养殖的千头奶牛养殖场,与蒙牛乳业长期合作,保证了价格,稳定了收入。

2.3 加强了技术服务 提高了农民素质

合作社与农户特别是社员相联,产前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布,产中提供各项技术服务,为农业科技流向千家万户畅通了渠道,产后统一组织销售、结算,保证了价格和收入。养殖类合作社都采取统一技术服务、全程质量监控的办法,长期聘请农大、畜牧中心的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蔬菜类合作社与农业科技部门联合,开展技术讲座。如程家庄村玉梅科技专业合作社,开通了农科110服务站,建立了农民科技书屋,打造科普服务平台,为社员提供全方位服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2.4 强化了品牌意识 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户组织起来进市场,拥有自己品牌的合作社更能提高农户的获利水平,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服务功能。品牌建设也逐渐成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护身符。太谷县已有25家合作社注册了商标品牌,如“清鼎”牌羊肉、“河西”牌鸡蛋、“兴谷”牌红枣、“箕子”牌白皮松、“泉祥”牌蔬菜、“谷蜂园”蜂蜜等等。特别是鑫鑫红枣合作社的“兴谷”牌红枣,在太原、北京、深圳、长沙等地设立社区直销点30多家,有300多家超市代销和直销,建立了稳定的消费者群体,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保证了社员的收入。

3 存在问题

太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体形势良好,势头强劲,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3.1 投资资金不足是合作社发展的主要难题

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由于资金瓶颈难以放手拓展市场、扩大生产,发展规模和带动效应,长期处在较低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虽对支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做出了规定,但与之相配套的具体政策尚不明确,全县只有少数发展好的规模大的合作社能得到扶持资金和贷款,多数合作社没有经济实力,发展资金不足,没有担保很难取得贷款。如示范基地建设、厂房设施、技术培训、新产品开发等,都需要一定启动资金。

3.2 专业人才短缺严重制约合作社的规范运行和创新发展

目前,太谷县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合作社的比较少,合作社理事长和成员基本都是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取得信息技术的途径原始单一,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带领农民闯市场的人才,造成一些合作社财务管理不规范、经营制度不健全、技术推广缓慢、信息接受不积极,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前几天我们在省级以上示范社中统计了一下合作社人才需求,就有7个合作社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5名。

3.3 合作组织的规模偏小,合作层次不够高

太谷县合作社的总数虽然不少,但真正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具有地区性行业性影响力的合作社比较少。不少合作社尚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仅从事一些季节性随意收购,外销市场占有的份额少,与农户利益关系不密切,统一购买率低,市场竞争力弱,对农户吸引力不强。个别合作社的组织机构未切实履行职责,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实行民主管理、及时公布相关信息等工作做得不够好,削弱了合作社的凝聚力。

4 几点建议

今后合作社的发展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到的“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新要求,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4.1 抓规范管理,进一步提质增效

围绕太谷县主导产业和特定产业片区,引导和推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有序健康发展。

4.2 抓典型带动,促进发展升级

围绕示范社建设,构建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组建“联合社”,谋求利益最大化,使合作社建设迈上一个新层次。

4.3 合理布局品牌战略,聚合品牌规模效应

鼓励合作社发展系列品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达到产品提质、社员增收的双赢目的。

猜你喜欢

太谷县社员蔬菜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奇怪的蔬菜
蔬菜
PV100防水卷材在太谷县人民医院住院楼项目的应用
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山西省太谷县普及发展青少年乒乓球运动2016年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圆满收官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山西·太谷壶瓶枣获国家地理标志
蔬菜也“疯狂”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