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产业预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2014-08-15孙承运王兴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肉牛数量价格

孙承运,王兴国,李 欣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很多产业经历了从供给不足到需求不足的转变, 遭遇过市场反复和价格大起大落,造成资源浪费和闲置,供需矛盾交叉显现,价格大幅波动,急需产业发展前景预测理论和方法。 牛产业在走向规模化饲养的历程中,产业预测预警的需求不断高涨。

本文关注肉牛产业,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多年来肉牛产业发展历程,结合经济学有关理论,总结产业发展预测规律,提出了产业发展前景预测的理论模型,并根据多年发展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和参数设计,初步建立了肉牛产业发展前景预测理论体系,为编制肉牛产业发展预测信息系统提供了保障。

一、模型构建依据

产业发展前景预测模型遵循经济学有关理论,跟踪产业发展历程,结合产业生产、流通和消费实际,作出合理安排。

该肉牛产业预测模型是直接运用有关经济学理论,通过研究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间联动关系, 构建定量化、递推、逐步逼近产业发展实际的研究成果。 模型建构基于微观经济学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效益分析范式,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市场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也要在预测模型中得到体现。

二、模型基本形式

基本预测公式,P*Q=a*b+c

a 为基期购买的货币支出,为价格与数量的乘积。 b为经济发展、通过膨胀等因素形成肉牛购买的货币支出变化,c 为消费倾向、预期改变等因素形成的货币支出额变化,P 为肉牛价格,Q 为肉牛交易数量。

模型预测基于预测者的信息输入,结合数据库信息验证和数据交换,基于因素递进、时间递推、因素分析和过程控制等方法,既考虑预测者的输入数据,形成新的预测信息库;又基于预测数据库信息。

三、模型预测过程

1、初始价格的输入,输入预测基期价格,作为报告期价格。

2、成本及加成决定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因年度,时间调整,根据历史资料设定范围。均衡价格,结合市场价格,决定利润水平。

3、根据报告期价格确定报告期数量,报告期数量及利润决定下一期数量,下一期数量影响成本。

4、报告期数量决定下一期价格,进行迭代发展。

5、价格高,下一期数量缓慢上升,价格低,下一期数量快速下降。根据均衡理论和蛛网模型,形成一个动态均衡过程,均衡时间根据有关影响因素和社会环境调整。

四、模型完善

基础模型形式预测可忽略a 变化, 下一年度b 计入a 迭代,无事件可忽略c;根据输入价格、成本信息,通过模型迭代递推,输出预测成果。 价格决定数量,数量决定成本,成本决定利润,利润决定数量,数量决定价格,依次迭代。

作为行业发展的动力,利润主要来自b 和c, a 作为消费基础,是总消费的一个比例,也可看做基期行业总价值,在预测中不断更新,进行迭代,本质是购买该产品的货币总量,主要是用来确定价格数量关系。 c 的调整,在下一个报告期,计入a,进行迭代。

基本模型形式是市场的高度抽象, 预测成果相对粗略。 比较精确的预测需要不断完善和细化数量影响价格和养殖成本; 成本和利润影响养殖数量;数量和肉牛货币支出影响价格这一体系的各种数量关系,建立理论和经验模型,揭示因素联动机制。 既要考虑政策、资金、预期的作用,又要根据包括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环境事件、替代肉品价格变化等的影响和冲击。

供给能力短期内是生产潜能及其利用率, 中期可根据基期数量,结合利润情况调整,长期是利润和风险的函数, 是新增生产能力的结果。 影响因素除成本和价格外,宏观经济影响b,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等;其他因素影响c,包括替代品价格,消费偏好改变,预期,政策等。

肉牛产业包括种苗、 饲养、 深加工和营销等几个方面。 肉牛饲养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 肉牛生产产量变化慢,短期供给缺乏弹性。 饲养数量变化周期长,大幅增减不易,价格表现为激烈波动的情景多。 价格低,资源闲置和浪费,价格高,生产能力相对不足,仔牛、饲料和牛舍等因素对于提高生产潜能形成制约因素。

肉牛产业发展前景预测模型完善方向,一是注重预测周期,生产周期和价格周期均衡过程,根据市场规律,多元化反映市场实际,确保市场运行结果是模型多个运行结果中的一个。 二是不断完善因素间联动机制,细化和定量化因素作用的数量关系。 三是市场购买力波动的影响因素,偏好差异,市场周期变化,其他影响市场购买的因素。

五、 结论

产业预测模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模型设置基于预测人的身份及其掌握相应信息作为预测起点,以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作为预测依据,充分利用产业发展的动力学机制,科学地定量和定性分析因素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实际情况决定的预期变化考虑,预测模型反映了肉牛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突出了预期的作用。

预测方式科学,预测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不断逼近市场实际,通过不断增加因素和因素作用规律,不断完善预测系统的科学性,并得到历史数据的支持,修正了有关参数。 多次的预测, 全面细致地刻画了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和作用方向。

本模型建立肉牛产业预测信息系统, 通过软件实现预测, 得到历史数据的验证。 预测系统运行成果符合产业生产实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预测模型对于市场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模型一方面充分利用预测者的信息和产业数据库信息, 另一方面, 预测依据肉牛生产实际。 肉牛产业预测过程,充分考虑到肉牛产业生产实际,预测周期基于生产周期,考虑了产业预测的时间尺度。

[1] 贾银江, 肉牛养殖信息可追溯系统设计, 农机化研究,2014.8

[2]陈仕栋,我国肉牛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饲养技术顾问,2014.6

[3] 邱青瑞, 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优势及思路, 当代畜牧,2013.4

[4]郑运虎,三种预测模型的比较与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4.7

[5]何超,综合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系统开发研究,计算机工程与技术,2014.7

[6]乔金亮,肉牛产业危机待解,经济日报,2014.1

[7]刘玉凤,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农业展望,2014.4

猜你喜欢

肉牛数量价格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统一数量再比较
价格
价格
头发的数量
价格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