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出版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2014-08-15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丛书河南

成 艳

(大象出版社,河南 郑州450044)

受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工业化进程影响,数千年来祖先们创造的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湮灭、消亡着。中原地区是古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出博大精深、璀璨辉煌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它们先于以儒文化为核心的精英文化,并在相当的历史时期内与之平行发展。河南地处中原,是孕育和生发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地区,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理应担当重要责任。2003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会议,河南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实施省份,河南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由此展开。此项工作由河南省民协牵头,联合省文联、省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成立机构并开展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编纂等工作;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整理、审定、出版和普查资料。

一、工作现状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用文字、录音、摄影、摄像等现代技术立体地记录中国民间文化;其次,搜集和收藏中国民俗代表性实物;第三,实施以县为单位的中国民俗志的调查和出版工作;第四,全面调查、登记与出版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第五,拍摄与制作中国民俗文化音像制品,建立中国民俗图文资料库等。其中的三项内容都与出版有关,可见出版业担负着很重要的责任。

尽管今天的出版业受到数字和网络出版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与之相应的浅层次、快餐式阅读的冲击,但是从文化传承层面讲,还是传统的出版形式能够长久地担负起人类文明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任务,因为“图书在其中承担记录和保存的功能,或者在未来的使用中,提供一个底本”[1]。由于民间文化遗产的出版对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河南各出版社都高度重视民间文化遗产这一丰富的出版资源,主动承担起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这个出版界义不容辞的责任,陆续推出了不少好书,如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任鹤林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朱仙镇年画七日谈》(宋瑞祥编著)、《豫北古画乡发现记》(冯骥才主编)、《苌家拳》(陈万卿编著)、《太昊陵》(李乃庆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丛书”(王悦勤任总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河南曲剧》(马紫晨、纪俊娟、王汉伟著);黄河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民间俗语故事大观》(阎春茂、郭增明主编);大象出版社出版了《滑县木版年画》(魏庆选编著)、《朱仙镇木版年画》(张继中编著)、《淮阳泥泥狗》(倪宝成著)、《中国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康保成主编),还有中国民协组织编写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丛书”和“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以及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成果等。

以上工作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资料汇编类与理论研究类成果并重,兼顾了“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两个方面。抢救河南省的民间文化遗产首要的一步是记录,尽可能真实、全面地再现河南的民间文化。除了保存之外,挖掘其“所以然”的深层次原因同样重要,因为唯有如此后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民间文化遗存,才能更好地将这种文化传承和传播开去。

在“知其然”方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丛书”具有代表性。乔台山先生拟定的编纂方案明确了该丛书的性质:一是起到地方文化名片的作用,二是重在展示和总结。丛书是对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展示,也是对文化之乡建设成就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图文并茂,带有志书性质,具有文献价值。

在“知其所以然”方面,“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丛书堪称典范。这套丛书是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研究课题。丛书作者通过广泛的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方位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对影戏与民俗、影戏剧本的形态、影戏的渊源与地方文化的研究,无论在民间调查的精细程度,还是在理论考据的严谨和逻辑推理判断等方面都令人称道。[2]1同样值得肯定的是河南省委宣传部立项的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成果《中原民间文化资源与河南文化强省建设》,由河南省文联组织河南省民间文化学者编著。该书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民间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化建设、民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培育、民间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开发的关系,是对中原民间文化系统化、规模化、全景式的整合与梳理,是河南当代文化人与河南古老文化的深邃对话,是对中原民间文化在中原文化格局中价值与地位的科学定位和诠释,是对民间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深入思索。[3]3-4

不论是针对某种民间文化遗产的整理、挖掘、分析,还是综合论证河南省的民间文化资源,对于抢救河南省的民间文化遗产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出版民间文化遗产的一个方向,因此这些出版成果对于今后这一领域的出版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二、对策研究

如果把这些阶段性的成果作为整个工程的主体,则有明显的不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选题有所偏颇,需要进一步补充。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民间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木版年画、豫剧、太极拳、泥泥狗等都是典型的河南民间文化遗存,但田间的谚语、门头的春联、哼唱的曲艺、墙角的玩具等,同样记载着古老的华夏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智慧,默默地传承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要抢救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以图书的形式将这种文化延续下去,不能仅着眼于“重要的”所谓有“代表性”的项目,而应当开阔视野,从更加全面的视角审视河南省民间文化的整体结构,推出内容更加丰富、更能涵盖河南民间文化的系列图书。如果选题过于狭窄,将对大众了解河南的民间文化遗产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出版资源的有效利用。

除了种类不全,被列入的选题也有内容覆盖面不足的问题。在搜集资料时发现了两本有关河南省民间文化的内部资料,一是光山县文化局编的《光山花鼓戏》,一是邓州市文化局编的《邓州锣卷戏》,类似的内部资料远不止这些。但由于资金不足,这些资料仅限于内部使用,得不到公开出版。《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丛书》的出版者曾坦言,在经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出版这套书,是出于文化人的一种责任感,是为保护民族文化之根做出的努力。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我国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扶持性的出版基金相继出台,这种受经费制肘的困境近年来有较大改观。2004月4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明确了“保护工程”的必要性、保护对象和保护方式以及实施步骤等;2005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新闻出版总署在出版资源和国家出版基金方面将尽可能地提供支持与方便,并表态将配专门书号支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出版。[4]89出版社也可以通过积极了解出版动态,申请出版基金得到政策扶持。大象出版社和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丛书》、《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成果丛书》等都是相关扶持政策的受益者。获得出版资金扶持的图书,可以增加图书的印数,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宣传和销售,让内容覆盖面更广、图书的影响力更深远。

图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图书宣传和推介力度需要加大。质量是生命线,出版高水平优质的图书是河南省民间文化图书走向大众、得以传播的真正有效的途径,也是由所谓被动出版向积极出版转变的必经之路。要立足对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的深刻把握,选择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选题立项。要跳出传统出版的模式,解放思想,打开视野,探索全新的、适合新时代受众诉求的写作形式、编辑方式和出版形式,根据读者需求个性化管理作者、编者。要升华原有营销策略,通过专业化营销运作将河南民间文化遗产出版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5]20传统的书报宣传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日,已日益显得单一和有限,为适应市场,出版方应积极转型,利用数字出版和手机出版等新媒体平台,开发出对应的出版产品,配合网络进行立体化宣传,实行网上网下对接销售。比如,对民间文化遗产所在地进行摄制,提取具有代表意义的关键语,配合图书内容,制作成几分钟的小视频放在出版社的网站首页或相关的民俗网站上,无论是对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还是对出版的相关图书,都是鲜活生动的宣传方式。此外,还可以将民间文化遗产出版的市场开发同教育、邮政、旅游等产业相结合,扩大出版物市场。比如2008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有关河南文化的丛书《经典河南》就是和河南邮政联合发行的,借助于邮政的销售渠道,该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获得河南省优秀图书荣誉奖。

三、结 语

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出版工作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需正视其不足。作为出版者,应从选题的策划出发,提升图书质量,丰富出版产品,扩大营销力度和方式,提高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出版的经济效益,扩大民间文化遗产出版的影响,以实现民间文化遗产出版的良性循环,真正传承河南省的传统民间文化。

[1]谢迪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三大变化最抢眼[N].中国图书商报,2010-06-08.

[2]康保成,等.中国皮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

[3]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成果民文强省课题组.中原民间文化资源与河南文化强省建设[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4]朱芹勤.中国民协召开“出版界支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发布会”[J].民间文化论坛,2005(6).

[5]王静.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资源开发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丛书河南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