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意识与实践型人才培养探究

2014-08-15孙莉莉龚向哲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践型实训意识

孙莉莉,龚向哲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现阶段高职院校正处在由外延扩展向质量内涵建设转变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的人才必须既具有创新意识,又具有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即高职院校必须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放在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来[1],其教学和实训活动等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

1 创新意识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极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多变的经济形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等社会层面的诸多因素,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创新意识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社会的认可;而要想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接纳,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创新意识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也是人才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大学生个人发展角度讲,要想能够适应多变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需要,在为实现民族梦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离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切都不可想象的。

近年来,高职院校明确了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学校整体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调研中了解到那些在校期间在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的表现得到了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的好评;因此,高职院校的特点、培养目标及其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型人才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 创新意识与实践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当前确有部分高职生学习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课堂上玩手机、课下进网吧等等。究其原因如下:(1)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而生源质量却相对下降,入校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积极主动地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2)高职院校投入到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力量又相对较弱,不能因材施教、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人生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丰富的人文素养,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使得学校整体的学风建设相对落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

2.2 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规划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技术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随着技术和岗位的改变而变化,专业设置与产业行业的发展联系紧密;但在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中却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规划等[3]。主要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缺乏系统引导,课程改革深化不足,课程体系设置和企业的需求脱钩,实验实训形式化;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不协调;教学体系存在着“压缩版本科教学”的痕迹,教学模式、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等很大程度上受普通本科院校的影响,而且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没有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这种不注重过程而更多关注学生最后就业率的规划是难以想象的。

2.3 教学资源的限制

据调查显示,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形式不利于高职院校对创新意识和实践型人才的培养。部分高职院校是从原来的中等职业院校升级而来,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许多教师缺乏对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年轻教师的比例又较高,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很难有机地结合起来,师资队伍的有限性和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条件与学校的高速发展脱节,这也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所以增加实验实训教学的投入,增加实训课时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所应采取的必要措施[4]。

3 创新意识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3.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基础

人才的培养过程是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因此,这不仅要求学生自己自觉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更要求学校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素质达到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有机结合。为此,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转变人才培养方式,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教学等。

3.2 科学规划是前提

一个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高职毕业生,一定应该具有探索意识、创造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综合能力等综合素质,而要实现这些培养目标,首先应该制定一个科学的培养规划。譬如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教学、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再者,进行课程合理规划。高职学生通过对所设置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及和谐个性的形成。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全面,使必修、选修、活动课有合适的比例,不可顾此失彼。还有,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活动课程,譬如教育类课程、心理修养方面的课程、社会实践类及社会服务性课程等。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中,教师应注意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品德的教育。此外,实验实训课的设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定岗实习的安排等都应该进行合理安排。

3.3 完善教学资源是教学保障

课堂是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主阵地,因此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应该坚持以生产需求为导向、优化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1)教师知识综合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学生获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现阶段高职院校年轻教师比例较大,具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低,因此,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的理论修养、又有丰富的生产实际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学生的个性更加突出,对新事物、新问题更加敏感。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一讲授,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因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知识来源的多元化势在必行,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生产车间等都是获取知识不可缺少的舞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是不同的教学效果,理论课程重视学生理论体系的建立,而实践课在继续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实践过程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证明,生产、管理一线是高职院校学生最好的学习场所和实习基地。

(2)课程设置合理化、体系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来源于社会职业和企业岗位所需,通过明确岗位需要,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发展方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的特点,按照“厚基础、重应用”的原则,合理设置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实践实训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学生实践的参与度,使学生既全面又有重点地学习专业知识,优化技能结构。

3.4 加强工学结合是关键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实践教学的地位应更加突出,创新实践教学更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培养的重中之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产实际中,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将课堂和车间相结合,理论和生产相结合,将创新意识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等[5]。学生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实践、反复操作、反复调查、反复总结,才能从实践中总结出真知、凝练出技能、内化出素质。

4 结语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应以学生为本,营造平等、自由、开放、进取的环境和氛围,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6]。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劳动,而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内容广阔,模式多样,场所、对象各异,形势变化多样,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大学生,在参加过程中应脱离课堂和校园的束缚,活跃自己的思维,勇于实践、乐于实践,在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张晓婕.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模式的构建[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2]宋建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25(4):166-167.

[3]彭青霞.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154-155.

[4]张敬.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0(2):25-26.

[5]张耘.工学结合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1):23-25.

[6]杨兴林.人的全面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核心路径 [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2013,17(1):25-26.

猜你喜欢

实践型实训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生活实践型”任务教学在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工作室企业机制项目实践型IT特长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