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2014-08-15李自军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学院

李自军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8000)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技术为核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为根本任务。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由此可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是高职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的最主要区别。

这些年来高职院校培养出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现实中也出现了企业在人才市场找不到适合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却是高职学院的许多毕业生找不着工作,即学校的“供”与市场的“需”相脱节的现象。这一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原因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有某些弊端,使得培养出的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滞后于社会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改革,发展、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改革的基本依据,准确把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关系到改革的顺利进行,对于改革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模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原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后其含义则逐渐引申为“方法”,如有学者指出“模式就是方法。或者说,模式表现为一种方法的规则,它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模式适用的环境条件;第二,模式可以解决的问题;第三,模式解决的问题”。[1]1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基于以上观点,再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体现着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如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等。其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外在的示范性;其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方式,要求各高职院校在运用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满足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再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为使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的技能素养所预设的相应的结构体系,包括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最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高职教育理念指导,确保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其核心包括高职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及要求

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核心的剖析,可以得出对其改革所要解决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业设置应具有灵活性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一方面内容即要求人才的培养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现实中许多高职院校一味地追求专业设置的稳定,造成学院的“供”与市场的“需”相脱节。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最大程度地体现出灵活性。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要“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这种灵活性体现在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要与本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紧密结合,设置的专业要面向本区域、针对本区域、服务本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技能、应用型的人才保障。即在专业设置上要具有针对性、灵活性,能实现“动态调整”。

当然这种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具体到各个高职院校就是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围绕着本学院的特色专业展开,否则一味地盲目“跟风”只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课程体系应具有实效性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的实现的系统”。[2]99其核心就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作为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在体现系统性的同时,更应当突出其实效性,即能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为使“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2]99

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直是传统的 “以学科为中心”,强调“以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走的是“模块式课程体系”道路,即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几个模块,如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等。由于这种课程设置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强调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系统性”,缺乏与学生未来职业工作的直接联系,不利于学生对技术实践及工作过程知识的掌握,即忽视了它的“实效性”。但这类知识却往往又是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理论工具”。由此决定了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如何确保课程体系的实效性?在对以前课程设置经验总结的基础上,2006年以来开始探索构建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它代表着未来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这种课程体系设置的核心是 “在对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建立一系列‘学习领域’,以‘学习情境’作为载体,对课程进行开发,并强调与企业合作开发,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3]10原本课程体系就是“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而实现,课程体系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构建”。[4]54也就是说,课程体系应该与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为标杆,以培养符合企业所需的、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的、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可以看出,这样设置的课程体系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运用这种设置模式,以确保课程体系的实效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始终是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关键,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教师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前提与基础。高职院校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学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此过程中既要重视对教师专业素质、专业技能的建设,也要加强教师队伍人员结构的合理化建设。

一方面,对于学院内部教师来说,要求专业教师应当具有“双师”资格,专业教学团队应该是真正的“双师型”团队。这种“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对此学院可以从制度上做出要求,促使“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形成,并且做到不断调整和优化。同时,为了确保专业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学院还应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参加生产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这种“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强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学院还应当从相关企业、行业聘请一批专家和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及能工巧匠兼职。这不仅是对学院专业教师队伍高素质、高水平的保障,更是教师队伍人员结构合理性的体现。由于他们直接在生产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有着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他们所拥有的这些实践经验可以真正让学生“不出学校门,尽知企业事”。如果说学院内部的专业教师侧重于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那么企业来的教师更多地则是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实践技术、技能教育。他们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有重大作用,这是校内专业教师所无法比拟的。他们不仅充实了教师队伍,更重要的是调整和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使其更具有合理性,从而有助于学院培养出适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四)校企合作应具有长期性

高职院校的目标定位就是为社会的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这在客观上要求学院同企业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以企业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实现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这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种校企合作一方面表现为学院可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条件、生产环境作为学生的实验实训基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可参与研究和制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以期培养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这种校企合作的做法是对学院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的综合利用,发挥了学院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将“课堂教育”与“生产现场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可以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岗位技能训练达到对专业理论的认识从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和升级,从而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院培养与企业实践、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有机结合。

实践中的 “订单培养式”、“项目驱动式”、“校企融合式”都属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即学院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某一专业或某一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双方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这种模式也说明了校企合作的本质是 “基于目标导向型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它是为满足企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一种办学模式。从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来看,这种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而现实中会出现诸如“校企合作的激励政策不完善、法制层面得不到保障……”[5]12-13等现象。有时学院与企业虽然签订合作协议,但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校企合作处于“民间活动的这种状态”,这使得合作不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为了这种合作培养人才模式能长远发展,能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就需要一些措施和手段加以保障。这不仅需要学院与企业之间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通过《合同法》来保障,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通过相关配套政策给予鼓励、支持,使这种合作办学模式制度化、常态化,从而强化校企合作的实际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到学生个人、学院以及整个社会。其中,作为承上启下的学院在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工作中心应围绕着学院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展开,坚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工作的中心地位,坚决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1]姜大源.职业教育:模式与范式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2]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3]李志强,匡维.“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4]韦汉昌,苏力,麻昌爱.专科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分析及重构策略[J].高教论坛,2011(5).

[5]姚恺帆.校企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职业教育,2011(12).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校企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院掠影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