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预防多重耐药菌暴发流行

2014-08-15吴智高张胜利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专用病房医务人员

吴智高,张胜利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MDRO)是指一种细菌对3种或3种以上抗菌药物产生耐药[1]。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易造成暴发流行,其传播途径主要是交叉感染[2]。2010年01月—2012年08月,154医院共收治19例多重耐药菌患者,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未造成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及院内暴发流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54医院2010年01月—2012年08月曾出现19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均为长期住院的散发患者,其中外科7例,内科5例,ICU4例,儿科2例,妇产科1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86岁。主要疾病为重度颅脑损伤、多发伤、缺血缺氧性脑病、高血压脑出血、肺心病、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标本分别取自痰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伤口分泌物等,培养出的耐药菌主要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ESBLs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等。

2 管理措施

2.1 加强监督检测 医院建立多重耐药菌检验监测制度,临床科室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及时采样送检,检验科微生物室一旦检出多重耐药菌株,报告单标注提示后通知科室,同时报告感染控制科,感控人员迅速到科室,指导其采取隔离措施,并做好记录。

2.2 落实消毒隔离

2.2.1 隔离MDRO感染患者 病区接到报告后,及时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隔离安置在不同病房,首先单间隔离,遇有同类、同部位感染患者,可安置在同一病室,病房不足时进行床旁隔离,床与床间距应>1.5 m,在病室门口和床尾悬挂明显的隔离标志牌(蓝色),指定专人护理。当连续采样3次标本(间隔>24 h/次)均未培养出 MDRO 方可解除隔离[3]。2.2.2 病房消毒管理 对移出MDRO感染患者的病房实行终末消毒,对转入MDRO感染患者的病房,要加强卫生管理。①保持病房内空气洁净新鲜,开窗通风1~2次/d,20~30 min/次,或者放置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3次/d,2 h/次,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80%~90%;②保持室内地面清洁,地面用1%含氯消毒剂湿拖,2次/d,拖布“专室专用”,清洗消毒后干燥备用;③保持物品表面清洁,患者和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雾化器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及患者床栏杆、床头柜、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用1%含氯消毒剂擦拭,早晚各1次,做到“一桌一巾”。

2.2.3 患者用品卫生管理 患者使用的各类物品必须专用,并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以预防交叉感染。患者更换的衣裤、被套、床单等均放入专用黄色垃圾袋,经专职人员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出,由洗衣房先浸泡消毒后清洗。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使用中的湿化瓶及水每天更换,用毕进行终末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湿化瓶、接头更换消毒1次/24~48 h。

2.2.4 医疗废物管理 教育隔离室医护人员,按照医疗废物的类别进行分类收集,利器物弃置于利器盒内,使用带有警示标志的双层医疗废物包装物进行包装,扎紧袋口或密封盒盖,由专人负责收集、专车密闭运送,集中消毒处理。

2.2.5 手卫生管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就是做好手卫生这个关键[4]。医务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体格检查前后、护理操作前后或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后都要落实“六步洗手法”,确保手的清洁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先洗手再消毒;无明显污染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消毒。每例患者床头备干手纸巾和速干手消毒剂,监护室的洗手池旁贴有提醒洗手标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3 严格无菌操作 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穿刺、导尿、深静脉置管、吸痰及换药操作时,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例如,吸痰操作时,要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先吸气管深部痰液,旋转上提吸痰管,若需再次吸痰,必须更换吸痰管,一次性吸痰管必须“一用一换”,杜绝重复使用,操作轻柔,减少损伤,留取痰培养标本时操作娴熟,准确,及时送检,避免污染;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低于尿道出口水平,保持通畅,严禁尿液倒流引起感染;深静脉置管穿刺点用无菌敷料、透明胶贴覆盖,如敷料潮湿、污染应及时更换。

2.4 加强人员管控 ①隔离室内尽量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②医务人员进入隔离室前应先更换专用拖鞋,洗手,戴口罩,戴圆帽,穿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隔离衣,做好自身防护,如有患发热、呼吸道感染、腹泻、传染性皮肤病等疾病的医务人员应暂停工作,待彻底治愈后才能诊治MDRO感染患者;③严格控制患者亲属探视人数和频率,确需探视时,进入隔离室前应洗手、穿专用的隔离衣、更换专用鞋,探视期间尽量避免触摸患者周围物体表面,探视结束后,要洗手或用消毒凝胶消毒双手,不得随意进入其他病房,防止多重耐药菌在其他患者中传播,严禁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探视者进入隔离室。

2.5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对MDRO感染患者应尽早取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护士执行医嘱时严格按照医嘱或药物使用说明书,准时定量给药,保证药物在人体内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达到杀菌效果,不得超剂量、多药重复使用,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2.6 增强患者抵抗力 根据患者病情,加强免疫及营养支持,积极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准确采集血标本,及时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等,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7 加强基础护理 护士保持床单元及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为患者翻身、拍背1次/1~2 h,使痰液及时充分排出;坚持口腔和尿道口护理2~3次/d,防止继发感染。

3 体 会

目前,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病原菌,直接威胁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要预防和控制其在医院内传播流行,必须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落实病原菌监测、消毒隔离、无菌操作、人员管控、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患者抵抗力、加强基础护理等防控措施。

[1]郝少君,刘德熙,王 灵.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12.

[2]梁锦玲.神经内科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流行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2,7(2):76.

[3]杨 慧,冯秀丽,何丽萍,等.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1):71.

[4]贾会学,贾建侠,赵艳春,等.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手卫生方法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3-41.

猜你喜欢

专用病房医务人员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更正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爱它就给它专用的设备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