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让H7N9的阴霾继续笼罩家禽业

2014-08-15曾宪春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家禽业禽肉活禽

本刊记者 曾宪春

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关畜禽养殖业的两会提案受到了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关于扶持家禽业的声音最大、提案最多,尤其是一些代表提出的“将H7N9禽流感改名去掉‘禽’字”的提议,喊出了家禽养殖业届人士这一年来发自心底的呼声。

自2013年3月份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随着感染病例“每日一报”逐渐增多,家禽消费恐慌迅速蔓延,一时之间,老百姓谈禽色变,活禽销售量价齐跌,家禽业迅速遇冷。这一年,笼罩在H7N9阴霾下的家禽养殖业饱受打击,元气大伤,原本欣欣向荣的行业濒临崩溃,尤其在养禽业发达的两广地区,肉鸡卖不出去、价格低不见底、禽苗被大量销毁……诸如此类情形基本天天上演,家禽产业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家禽业分会统计数据显示,仅2013年上半年,家禽行业饲养环节受H7N9影响的直接损失超过600亿元,2014年1月这个损失已近200亿元,全国共有4000多万养禽农户和企业以及产业链上所涉及的近1亿人口受到牵连。

在内地就四川而言,尽管省内未暴发疫情,但受全国禽流感风波的影响,四川省的活禽产业仍然遭遇重创。四川省畜牧业协会秘书长马敏向记者介绍说,自H7N9暴发以来,四川省内的家禽养殖业也是受害颇深,艰难支撑。疫情暴发后,西南最大的活禽及禽产品交易市场——成都三联家禽交易市场的活禽销量下降60%以上,低谷时期的交易量仅为正常情况的10%~20%,且交易价格下降50%以上。还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四川绵英鸭业公司在禽流感事件前每周销售白条鸭40吨,收入344万元,而事件后销售几乎为零;隆昌顺鑫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正常情况下存栏肉鸭约20万只,但疫情暴发后因为卖不出去现仅存栏3.6万只,只占设计生产能力的18%。种禽场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H7N9事件后,四川绵英鸭场每天有10多万只鸭苗就地销毁;西昌华宁公司的近50万只鸡苗被全部活埋,70万只鸭苗无人问津;乐山嘉源种鸡场由以前的20万套种鸡锐减为5万套,每天还有3万多羽蛋鸡母雏被作为废弃品处理……

就目前禽业内人士广泛提出的给H7N9禽流感正名的建议,马秘书长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说,此次H7N9事件中,在未完全弄清楚H7N9病毒的传播途径、直接接触家禽的饲养人员为什么不见感染病例等情况下,疫情就被命名为“H7N9禽流感”有失偏颇,家禽业纯属“躺枪”式误伤,建议在公众场合只用“H7N9”或“H7N9病毒”。

作为世界上禽肉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的禽肉消费已经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2012年我国禽肉产量达1823万吨,比2011年增长6.7%,是国人餐桌上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人感染H7N9疫情的蔓延,也没有人愿意看到中国家禽产业倒掉,让中国的禽肉产品成为世界上最贵的国家。

纵观整个H7N9事件所带来的禽业巨变,我们需要认识到,眼前这场危机并不仅仅是H7N9疫情本身有多可怕,而是民众对禽产品消费已经有了戒备、抵触心理(不敢接触活禽,怕染病)。所以,提振公众对禽产品的消费信心,让公众由“谈禽色变”转向“放心吃禽”,方是振救家禽产业的治病良药。

那么,如何做到既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又不至于误伤家禽产业?

首先,提高家禽养殖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家禽养殖的集约化管理,促进家禽业的产业化发展,从源头扼杀H7N9、H5N1等病毒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应加强活禽市场的规范运营和消毒管理,杜绝流通环节因消毒防疫设施和无害化处理不规范所导致的疫情发生。最近,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有效防控病毒的措施,比如实行“一天一清洗、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休市一天”的防控制度,有的地方甚至缩短休市间隔或干脆关闭活禽交易市场。

疫情来临时,政府往往处于风暴中心,其作用举足轻重。对于受疫情波及严重的重点规模养禽场、家禽专业合作组织和禽类加工、营销、储备企业等,建议政府出面通过贴息、财政补贴等方式延长企业贷款期限,协调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优先发放贷款,以缓解禽企的资金困难;在家禽业产、供、销各个流通环节上,尽可能开辟绿色通道,减免相关税、费;对于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的经营单位或个人,当地政府要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

在此次H7N9流感风波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众多家禽养殖业者凭自身力量“孤军奋战”,脆弱的家禽产业背后,所暴露的是“风险保障体系缺失”。业界也曾一度呼吁通过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畜牧业保障机制、补贴制度以及加大禽业保险力度等方式,来增强家禽业的抗风险能力。虽然建立这些保障制度并非易事,但从行业长远发展看,是相关部门和业界必须考虑的。

此外,作为受伤较深的禽企,也不能坐以待毙,还得积极开展自救,谋求行业转型。比如正在探索的“家禽集中饲养、集中屠宰、冰鲜上市”等禽肉销售新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不能忽视的是,在任何一场疫情风波中,作为政府宣传窗口的各大社交媒体在正确引领舆论导向方面尤显重要。媒体固然有责任对疫情信息进行及时透明的公布,有义务对公众的健康负责,但要避免矫枉过正,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其间的尺度拿捏必须得当,这就需要引入专业人士的声音,让专业力量来解读公众对“禽”流感认识的误区。媒体还可以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宣传正确的吃鸡常识来引导民众理性消费,理智看待H7N9病毒。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家禽业的两会提案

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赵皖平,宣城市市长韩军:强烈要求去掉禽流感的“禽”字,停止使用“人感染禽流感H7N9”名称,建议以“H7N9流感”称呼。

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林燚:在活禽收购方面,国家应该建立类似猪肉收储一样的机制;尽快出台“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对家禽定点屠宰、销售等各个环节做出明确规定,真正做到事前有规范、事中有检查、事后可追溯。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鼓励家禽定点屠宰检疫、推行净肉入市。

阳江羽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振秋:建议家禽业实现三个“统一”,即统一养殖、统一屠宰、统一供应销售。

祐康集团董事长戴天荣,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加强对家禽养殖产业的扶持,促进转型升级;研究出更加科学和行之有效的阻断禽流感病毒源的方法;在关闭活禽市场的背景下,加快全国冷链产业的发展步伐是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家禽业禽肉活禽
禽肉进口单价超猪肉!
家禽主要疾病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
区块链技术在家禽业的应用前景
乌克兰政府批准扩大 对欧盟禽肉出口配额
H7N9流感对家禽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
小儿吃禽肉好处多
MARKETS MOST FOWL
上海大年初一起季节性暂停活禽交易
活禽的检疫管理及无害化处理
家禽业之考